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 第19章 人心险恶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第19章 人心险恶

作者:风疏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30 05:21:39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出发的第十天晚上,夜宿月光林的一间山脚下小庙里,看到了月光林和听到了夜半狐言,第二天清晨,我醒来后,昨晚发生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

家人们一部分煮早饭,一部分收拾行装,有序地进行了出发的准备。

这时,可能有人问,前文不是曾提及老人教导“宁宿荒坟,不住寺庙”,那为什么我们昨晚又宿在寺庙里呢?

话说起来,我们凌家子弟上黄山时,如果不住在山上的寺庙,就只能风餐露宿了。

首先,“宁宿荒坟,不住寺庙”的说法,主要是针对单身或只是数人的旅者。

皆因那些荒郊野岭的寺庙,经常是山贼和不良人藏身之处,他们如果看到单身或只有几个人的旅者,就容易起杀人越货的心思。

像我们一行百多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加上青壮年居多,贼人反而是有所忌讳,怕打不过我们。

其次,“宁宿荒坟,不住寺庙”的说法,老人是以此告诫后人,真正需要提防的不是未知的鬼神,而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一行人确很壮观,但换个角度看,这么一大群人迁居,随身财物肯定有,如果遇到鼠窃狗偷、人心不良之类,难免不被注意。

要知道,明朝初期还未有镖行,即现代人常称的收钱帮人运送钱财物资甚至人员的镖局。

镖局直到明朝正德年间才应运而生的。

我们出发时变卖家产得到的钱财以及我们在黄山上得到的巨额财富,就只能靠我们分开人携带,每人身上带一些,再在行李里藏一些;然后规定:一路上,财不露眼,仅以碎银或钞锭等较低价值的货币支付。

明初的物价水平相对低下,加上我们一路,都只是省吃俭用,低调出行,暂时还未遇上麻烦。

凌家族人敢于举家迁居,当然与历代经商、走南闯北,积累了很多江湖经验有关系了。

庆幸我们入滇的时候,恰好是明初洪武年间,战后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安居乐业;朝廷令行禁止、制裁严厉,一时间民间上还算得上清明。

不过俗话有说:人心隔肚皮。

出门在外,防人之心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曾经说过: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是啊!

世间的道路再是难行,怎么也不及人心险恶。

凌家的长辈们,在出发前,是仔细地评估沿途存在的风险的。

到达一个地方,就会跟客栈老板或饭店的老板,私聊一下,探听前路有无阻滞和危险,以及需要提防的地方;考虑在什么地方停下休息和夜宿。

像我们昨天中午在霍口停下煮食和傍晚走到月光林住宿,都是计划好的路线,长辈们预先向人了解过,知道月光林有一间庙宇,知道借住在此是安全的。

不过,在明朝,僧道的名声的确不太好。

朱元璋曾为此整顿僧道门风。在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年,太祖皇帝下令,未够40岁的民家女子,不许当尼姑、道姑;洪武20年,下令男子20岁以上,不许入寺为僧;洪武27年,下令僧人道人不许有妻妾,并且下令对有妻妾的僧道予以驱逐出门。

奇了怪了!僧人和道人怎么会有妻妾的呢?

明朝初期的时候,僧道的风气,就是这么乱,很多人只是因为生活所逼入寺和道院,换言之,在寺庙和道院里的和尚和道长,并非全都是为了修行,仅仅是为了糊口。

当明朝政局稍稳,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后,就开始求神拜佛了;百姓会请僧道下山做法事,然后会为此付出金钱,其实这都是违反僧道祖风的事。

僧道的地位和生活就开始提升,他们能拥有的金钱也开始多了,有些僧道,就不安于山门的孤寂,开始下山,到处云游,饮酒吃肉、招摇撞骗,娶妻生子,甚至嫖娼聚赌;更有僧道与士大夫相交,参与政治事务。

心不清净,就是凡人。

喜欢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请大家收藏:(ixmao)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