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余世蓉华 > 第82章 排水渠

余世蓉华 第82章 排水渠

作者:拾叁娘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29 21:35:28

“姐,你们可算回来了!”徐玉福一脸苦相:“我们挖沟经过姜家田地。本来也没有占到他们家土地,但姜家死活不许我们挖。”

徐玉福说的是正在修建的排水沟。

为了用水方便,徐家从远处山涧引水到这边山坡修建个蓄水塘。蓄水塘的水再引到家里。但是,家里用完水不得要排出去么?所以从家到河边,他们计划挖沟修条排水沟。

一般农家挖排水沟,就是条泥沟,这样比较省事。但时间长了,这样的沟比较容易被冲击物填满,需要经常挖。

徐蓉觉得挖沟就好好挖,用石头砌一下,这样沟渠不会越变越窄。特别是到了雨季,一季雨水冲刷下来,如果是泥沟的话,可能就消失不见了。除非那沟挖得特别深、特别宽。当然,那也就不叫“沟”而叫“河”了。

他们引水的沟渠是用石头砌的,排水的沟渠也用石头砌。用石头砌,开挖时要挖得稍微宽一些,当沟渠挖到姜家田埂边时,姜家较劲,阻拦不让挖。

徐蓉问:“这事吴叔没去协调一下吗?”

吴叔就是“里正”吴合,因为帮徐蓉收竹子,两家关系不错。

“去了。”徐玉福丧着脸道:“吴叔说了也没用。姜家说我们修水沟断了他们家田里的水,反正就是不许我们挖,让我们改道,要不就把他们家那片地买下。”

种水稻,田里要放水,徐家修的水渠用石头砌,阻断了原本横向的一条水沟,之后姜家另一边田里会没水。

徐蓉道:“在那里留一道口子就行了啊!吴叔没说吗?”

徐玉福瘪嘴:“吴叔说了,姜家不同意,说那样会把他们家的地泡烂。”

徐蓉皱眉:不开道口子,说地里没水;开道口子,又说会把地泡烂。

她道:“姜家什么意思,就是不许我们挖呗?还是要我们花钱买地?”

徐玉福摇摇头:“吴叔说,等你们回来再去协商。”

少华道:“行吧,我现在去找吴叔。”

徐玉福毕竟是小孩,有些事情他说不清楚也做不了主,吴合等他俩回来,再去二次协商。

少华去了,徐蓉忙活家里的事。

傍晚,他们去姜家协商回来,少华告诉徐蓉:与姜家协商出两个方案,一是改道,绕过姜家的地;二是把断水的那块地买下来。

少华偏向买地。那块断水的地有一亩八分,姜家开口要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他怎么不去抢。”徐蓉听到这个数额,觉得贵得离谱。

“那块地在路边,吴叔说差不多也是这个价。如果绕道的话,工钱、石料钱,估计我们要多花十多两银子。”

“为了少花十多两,花一百两买块地?”徐蓉觉得这有点“为了碟醋包盘饺子”的感觉。

少华道:“村里几乎没有人家愿意卖地,难得姜家主动提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徐蓉冷笑:“一亩八分、一百两,合着五十多两银子一亩,问谁家谁家都愿意。”

少华摇头:“这可不一定,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把地卖了吃什么?”

“吃银子呗!”徐蓉没好气。

少华道:“我觉得那块地不错,难得他们家愿意卖,我们就买了吧。”

“买来做什么?”

“做磨坊。”少华道:“水车磨坊不需要多大水量,到时候我们把排水沟改一改,那里便可以建一座磨坊。”

纸坊水碓需要很大舂力,所以需要个大水车,有一定水量才能带得动。而舂米磨面的水车,不需要那么大舂力,一个小水车足矣。

徐蓉道:“一百两!我们哪有那么多银子。”

少华道:“下个月卖了纸就有了。”

昨日在百花楼,宋公子订了四百盒柔纸,李公子订了一百盒,按照给甜香的出货价,他们能卖得七十两银子。可是这七十两中还包含了要发给别人的工钱。

“卖了纸也不够啊!”徐蓉叹息。

“把盖房子的钱,先挪一些过去。反正你记账时记清楚就行。”

买地是徐家自己的支出,这钱不计入盖房账目,不过银子可以先挪过去用。

徐蓉有些无力地望了眼少华。原以为三百两银子很多,可是这左支出、右支出,三百两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当然,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修引水渠。修引水渠的钱都可以再盖九间房了。

如果不修引水渠,可以吗?当然可以,但以后他们就要天天挑水。

对来自现代、挑了半年水的徐蓉来讲,她多么渴望有自来水。即便不是水龙头到家,至少门口有水可用,不必淘米洗菜洗衣等等,要么全靠挑,要么去河边。

徐蓉道:“好吧,先挪一百两。不过做纸的事情,明天就开干,还要再找些人手。宋公子原本说订六百盒,是我们产量跟不上,才减到四百盒。”她多么希望有足够人手、加大产量。

少华点头道:“这事我也跟吴叔商量了。他说他去找几家说说,把纸坊打开,帮我们加工竹料。”

柔纸工艺,重点是后面“做柔”这一步。前面蒸煮、捣料,工艺与做皮纸是一样的。

徐蓉眼睛一亮,这是个好办法。只要关键工艺不流出,多些纸坊参与也无妨。

少华道:“我跟吴叔讲,五天加工一百斤竹料,给五百文加工钱。十天两百斤,给一千文钱。”

竹料要蒸煮,然后捣成细料,这个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所以按五天、十天算。

徐蓉笑道:“你这是不知不觉中降了工钱。”

之前他俩核算过,两人十天加工一百六十斤竹料,每人工钱是五十文,十天就是一千文。

现在不算人头,按最后出料算。十天两百斤,不管你用了几个人,反正总共就是一千文钱。钱数没变,料多了四十斤,而且还是用的别人家纸坊。这不就是变相降低成本么!

少华道:“当初你工钱给高了,现在要降不好降,只能换种方法。”

徐蓉眉开眼笑:“你数学不错啊!有做资本家的潜力。”

少华粗犷的络腮胡脸上,露出个含蓄微笑。其实他也精于计算。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ixmao)余世蓉华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