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徐蓉的店铺试营业,她将店铺取名为“滋味坊”。
试营业的第一天,豆花免费品尝,徐蓉让那兰和那白卉去门口吆喝。两个小姑娘不好意思开口,徐蓉亲自示范。
她走到门口,轻吸口气,声音洪亮的喊出:
“哎——各位街坊瞧一瞧,尝一尝咯!”
“今日小店开业酬宾!滋味豆花免费品尝!”
少华抱着小橙子坐在店里,他突然觉得徐蓉这声音有些特别,跟她平常说话不一样。
对喽,徐蓉用的是播音腔,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又不伤嗓子。
徐蓉站在门口吆喝,过往行人用奇怪的眼光打量他们店,但是没人进来。
那兰和那白卉扭扭捏捏。一方面她们觉得让东家亲自吆喝不好,一方面她们自己又有些开不了口。毕竟一个十岁、一个十三岁,正是会害羞的年龄。
周水荷走到门外道:“东家,我来喊吧!”
说完她扯着嗓子就大喊:“滋味坊开业酬宾,豆花免费吃!麻辣烫两文钱一串!烤肉五文钱一串!”
之前周水荷走村串寨卖豆腐,也是这么叫卖,她没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
不过她喊了几遍就咳嗽起来,“咳咳~咳咳~”
徐蓉道:“你这发声方法不对,学我这样,轻吸口气,胸腔共鸣……”
徐蓉在门口教周水荷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发出洪亮的声音。
别忘了,徐蓉是播音主持出身,她受过专业训练。
周水荷模仿了几下,她觉得这声音不够响亮,还是她那种扯着嗓子喊,声音要更大些。
徐蓉道:“你那样伤嗓子,喊不了多长时间的。”
周水荷道:“没关系,能让人听到就行。”
徐蓉看她实在是学不会,算了。她的播音腔也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
徐蓉走进店内,少华抱着小橙子烤火,他道:“你刚才的声音怎么跟平常不一样?”
徐蓉笑道:“是不一样,我那叫做‘广告腔’。”
少华没听明白,徐蓉也没解释,换了个可爱音逗小橙子:“宝宝,你能分辨出娘的声音吗?”
小橙子眼珠微动盯着娘。徐蓉平时经常用这个声音跟小橙子玩,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对话一样。
这个可爱音少华熟悉,当她被压在身下求饶时,就经常装可爱,不对,是装可怜。
少华回想了一下,发现其实平常徐蓉的声音也会不一样,只是不像刚才吆喝声那么明显,完全不像是她会发出来的声音。
少华道:“你刚才吆喝的那个声音,能教我是如何发出来的吗?”
徐蓉笑道:“你要出去吆喝?”
“不。我突然想到个主意。我不敢去京城,一方面是怕他们认出我来,当然,你说过可以乔装。另外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声音。就算我乔装打扮,但是声音瞒不过。”
少华有认真考虑过如何乔装,除了留起络腮胡,他可以戴草帽遮挡部分面容,或是蒙上一只眼,假装独眼龙。
徐蓉道:“算了吧,那种广播腔,听起来怪声怪气。在街上吆喝还行,但你真要这么跟人说话,别人会觉得你怪怪的,更加引人注意。”
少华叹了口气。他很想陪徐蓉去京城,但是又害怕被认出来。
徐蓉道:“你就别多想了,好好去邵州。”
关于这个问题,他俩已经讨论过无数遍。少华是一直犹豫,徐蓉则是已经放弃。
特别是少华给她画了京城地图,并详细讲解过后,徐蓉觉得自己能一个人去玩。
想当年在现代,徐蓉虽然有旅游搭子,不过她一般是负责做攻略的那个。古代没有旅游一说,也不存在旅游攻略,不过少华跟她讲的就是攻略。
少华道:“你教教我嘛,我觉得那个声音很特别,熟人一定听不出来是我。刚才你那么吆喝,我都觉得很陌生。”
徐蓉道:“吆喝可以,但是正常说话,真的不行。”
“怎么不行了?我觉得可以呀。”
徐蓉改用播音腔跟少华说话:“你是认真的吗?你觉得日常用这种腔调说话,像个正常人吗?”
少华思索了两秒,点头道:“我觉得很正常。”
“哪里正常了?!”徐蓉无语。
这就不得不说到人们对声音腔调的熟悉。现代因为广播电视看得多,所以你觉得这是播音腔。可是在一个没有广播电视的时代,压根就不存在播音腔,这对他们来讲,就好像听到一种“方言”(地方语言)
徐蓉挠头:天呐!真是颠覆认知。在她看来,生活中用播音腔是件很奇怪的事,但少华居然觉得不奇怪。无法理解!完全无法理解。
她道:“算了算了,你就别多想了。你就安心去邵州,办好那边的事。”
两人在聊天的时候,终于有客人进来。
客人问:“是什么东西可以免费吃?”
那竹荫赶忙接待:“豆花,豆花可以免费吃。”
客人望了望灶台道:“行,给我来点。”
“好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