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余世蓉华 > 第12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余世蓉华 第12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者:拾叁娘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29 21:35:28

接下来几日,徐蓉尝试用竹屑造纸。

根据造皮纸的经验,竹屑应该先浸泡两个月,清洗干净,上锅蒸煮个几天几夜,然后捣浆、抄纸。

徐蓉觉得两个月太长,何况这已经是竹屑,不是竹子。她泡了几天就上锅蒸煮、捣浆、造纸。结果出来的竹纸硬得跟什么似的,想要将它揉软,一揉就破。

“我就说竹纸太脆。”少华对出现这种结果并不意外。

“会不会是时间泡短了?”当时竹屑捞出来还有些硬,徐蓉就上锅蒸。

“可能是吧。要不你试试泡两月?”

徐蓉拿着揉破的竹纸,冥思苦想。她要造的是卫生纸,泡那么长时间,感觉会滋生许多细菌。那么脏的纸,还是卫生纸吗?

此时她很后悔当年上学时没有好好学习,此刻她最需要的是化学知识,可是“化学”她从来没有及格过。

“用石灰水浸泡,你觉得怎么样?”徐蓉用她仅有的知识,想破脑袋想到个有杀菌作用的东西——石灰。

“我们当地没有石灰。”少华道:“你怎么会想到用石灰?”

“杀菌嘛,泡那么长时间,细菌一定很多。”

“细菌?”少华没听过这个名词。

“脏东西,非常细小的脏东西。这纸是用来擦屁股的,有细菌对身体不好。”

少华不理解:“屎不是更脏?”

“还有私处啊。男人与女人解手不一样。”

听到“私处”两个字,少华黝黑的皮肤下脸色一红,心想徐玉蓉真是个大胆的,这种词也敢说。不过想想,他俩是夫妻关系,只是在他面前说倒也没什么。虽然他俩还未成为真正夫妻。

“如果是想要清洁,草木灰也可以。”少华道。

他虽然不理解细菌是什么,不过田里庄稼如果有莫名病害,他们会在田里撒草木灰。

“草木灰?那岂不是更脏?”徐蓉一下子没想明白。

“用草木灰水嘛!”少华以前在家中见仆人给他洗衣服,有些连皂角都洗不干净的地方,他们会用澄清出来的草木灰水先泡一泡,洗出来很干净。

至于这里洗衣服,洗不掉就洗不掉,农村人没那么讲究。

徐蓉忽然想起件事:她大学女同学做手工皂,溶化掉各种油后加碱水搅拌,当时同学说,古代用草木灰水,那才是纯天然的碱水。

草木灰水是碱性……“化学”从来没有及格过的徐蓉虽然不太明白“碱”的作用,不过觉得可以一试。因为她知道草木灰有杀菌作用,只是她不明白杀菌原理。

“行!试一下。”

……

这次徐蓉做了几缸试验。一缸泡的是竹屑,一缸泡的是切小的竹片——她印象中看过一个竹浆卫生纸广告,片中出现的是火柴盒大小的竹片。另一缸,泡的是手臂长的大块竹条。

……

日子一天天过去,纸坊里的皮纸材料已经做完。数了数,有一百六十七刀。

徐蓉和少华挑了个不赶集的日子(赶集那天人太多),一人一背篓,步行四十里去县城卖纸。

现在的徐蓉,有点刘氏那味儿了——能省则省,节约至上。

不过她比刘氏强点,向少华借了一百文钱,在村里买了二十个鸡蛋,每隔几天就给大家蒸鸡蛋羹。

这段时间是收纸旺季,他们家的纸料在这时候做完,别人家也一样,基本都赶在一个时候。

徐蓉跟着少华来到县城西街,这里有许多家纸行商铺,沈记、杨记、李记……一条街上有七八家。当然,县城的纸商不止这些家。西街上的纸商,一般是针对收购他们这些小纸户的。大户纸商,直接与大户造纸坊衔接,纸一车一车直接从造纸坊拉走。

“去哪家卖?”徐蓉对这满街纸行有点无从选择。

“去顾记,当初我们是按他们家要求做的。”

“按他们家要求?还有这种说法?”

“对,每家要的纸不一样。当初与谁家说好,就卖给谁家。”

“二钱纸,不是一种标准规格吗?”他们家做的是二钱纸。

“对,但有的家主要是收四钱纸、六钱纸。”

“钱”是重量单位,一钱大约等于五克。二钱就是十克。一张纸有十克重,同时又要符合一定长宽尺寸,由此便得出一张纸的重量和面积。

用现代纸举例。用过A4纸的人都知道,A4是一种尺寸,同样都是A4纸,规格有70克、80克,甚至100多克 、200克。不同厚薄的纸有不同用处。(注意,这里说的是规格。70克、80克这些数字,是指每平方米重量。一张70克的A4纸可没有一平方米。)

总之,古代纸张的规格十分繁杂,纸商也不是什么纸都收,他们只收他们需要的。

两人来到“顾记”,徐蓉扫眼望去,感觉这里就像个废纸回收站。成捆成捆的纸,从地上一直堆到屋顶。

当然,这里收的不是废纸。另外,纸也不是直接放在地上,下面有块矮木台,大约是为了隔潮湿吧。

此时店里有两家纸户在卖纸,一家在称重,一家在等着。

“一百零六斤,你这纸不对呀!”店老板看着杆秤道。

纸行杆秤是挂在横梁上的大杆秤,可以称上百斤的东西。

“一百四十刀,刀数是对的。”卖纸的纸户道。

“刀数是对,但你这做得也太厚了。”店老板皱眉,然后道:“我还是只能按四十三给你。”

“行吧行吧!”纸户知道自己吃了亏,一百四十刀不止一百斤,也就意味着他多费了原料。多出来的几斤,他本可以再多做几刀纸,但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

这点上就体现出抄纸技术,不同人拿捏不一样。

徐蓉转头悄声对少华道:“才四十三。”她听懂了四十三是一刀纸的价格。那人跟他们一样,有一担多纸,剩下的零散刀数按四十三算。

少华没有言语。这个价格较去年少了两文钱,现在纸户越来越多,纸商收购价也在往下降。照此下去,以后造纸越来越赚不到钱。

喜欢余世蓉华请大家收藏:(ixmao)余世蓉华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