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东侧的杨树林里,赵大勇站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上,面前整齐列着三十多名战士。晨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他们坚毅的脸庞上,每个人都挺直腰板,眼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同志们!"赵大勇声音洪亮,"'飞虎队'是我们连最锋利的一把尖刀,专插鬼子心窝子。今天,这把刀要重新磨亮!"
李大牛站在队伍最前排,拳头攥得咯咯响。他穿着背心,左肩的伤疤非常耀眼,但他却没有一点在意,这是打击鬼子的“动勋”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身旁的李广元则眯着眼睛,已经在心里盘算赵连长的选拔标准。
"下面宣布选拔标准。"赵大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第一,参加过三次以上伏击战的;第二,能在全副武装情况下半个时辰行军二十里的;第三,枪法三十丈内十中八的。"
队伍中传来小声议论。这个标准比之前更为严格,几乎筛掉了一半人。荷花站在一旁默默记录,她不用参加战斗选拔,但需要了解每个队员的特点。
"现在,第一项测试开始!"赵大勇一挥手,"目标黑虎岭,全副武装急行军!最后十名淘汰!"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检查枪支弹药、绑紧鞋带。李大牛咧嘴一笑,朝李广元使了个眼色:"广元,咱比比?"
"怕你不成?"李广元紧了紧腰带,"输的人洗一个月衣服。"
随着赵大勇一声哨响,队伍如离弦之箭冲出营地。沉重的装备压得年轻战士王国兴喘不过气,但他咬牙紧跟李大牛的步伐。
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直把李大牛当作榜样,今天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
山路崎岖,烈日当头。不到一刻钟,队伍就拉开了距离。李大牛和李广元并驾齐驱跑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五六个老队员,再往后就稀稀拉拉分散开了。
"大牛哥...等等..."王国兴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喊。
李大牛回头瞥了一眼,脚步不停:"战场上鬼子会等你吗?"
王国兴脸涨得通红,拼尽全力追赶。他的小腿已经开始抽筋,但看着前面李大牛宽厚的背影,硬是没喊一声疼。
终于到达黑虎岭时,王国兴是第十五个冲过终点的。他瘫倒在地,大口喘气,喉咙里泛着血腥味。李大牛走过来,丢给他一个水壶。
"还行,没给老子丢脸。"李大牛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
赵大勇记下前二十名的名字,宣布了第二项测试:射击考核。靶子设在三十丈外的山坡上,十发子弹,限时一分钟。
李广元第一个上场。他从容不迫地举枪,几乎没怎么瞄准就扣动扳机。
"砰!砰!砰!"
十声枪响干脆利落。报靶员挥舞红旗,十发全中,其中七发正中靶心。
"好!"战士们齐声喝彩。
李大牛的表现也不遑多让,九中靶心。轮到王国兴时,他的手因为刚才的急行军还在微微发抖。
第一枪脱靶,他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后面的九枪全部命中,虽然只有三发正中靶心。
"心理素质不过关。"李大牛皱眉评价。
赵大勇却点点头:"能及时调整,是个苗子。"
最终,二十人中有十二人通过了全部测试。赵大勇将这十二人分成两组:由李大牛率领的六人突击组和李广元带领的六人侦察组。荷花负责后勤保障和情报联络。
"从今天开始,'飞虎队'正式重组!"赵大勇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记住我们的口号——"
"如虎添翼,一击必杀!"战士们齐声吼道,连树上的鸟儿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起。
重组后的第一周,"飞虎队"开始了地狱般的训练。每天天不亮就负重行军,回来后接着是射击、格斗、爆破等专项训练。
赵大勇亲自示范如何无声解决哨兵,李大牛则带着突击组练习冲锋战术。
这天夜里,队伍正在进行夜间行军训练。没有火把,全靠月光和记忆摸黑前进。王国兴不小心踩断一根树枝,在寂静的林中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蠢货!"李大牛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声音压得极低,"这一声响在战场上够你死十次!"
王国兴羞愧地低下头。李广元走过来拍拍他的肩:
"别灰心,我第一次夜间行军摔进了沟里。"
训练继续。他们要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哨所"——赵大勇在一棵大树下插的一面红旗。李大牛打手势分配任务:两人绕后,三人掩护,他自己负责主攻。
就在他们即将接近目标时,王国兴突然踩到一个松动的石块,整个人向前扑去。
千钧一发之际,李大牛一个箭步上前,用身体挡住了他。两人重重摔在地上,但红旗近在咫尺。
"任务完成。"李大牛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但代价是老子替你挨了一枪。"
王国兴眼眶发热:"大牛哥,我..."
"少废话,回去加练!"李大牛转身就走,但王铁柱分明看到他嘴角微微上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