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敌舰情况。·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距离30000码、方位285、航速29节。”
“释放烟雾弹!”
“距离28000码,我们即将进入敌舰主炮射程。”
“横转!右满舵!”
日军重巡洋舰的主炮是三年式203毫米双联装舰炮,采用50倍径,炮塔重量157吨,炮弹重量110千克,理论射速每分钟5发,最大射程25000米。
海伦娜号的主炮是5座3联装MK16型152mm舰炮,炮塔重量154吨,炮弹重量47.6千克或者59千克(穿甲弹),射程23881米(穿甲弹)或者21473(高爆弹),射速每分钟8到10发。
这样来看,双方的主炮射程差距并不是很大,尤其是海伦娜号的主炮数量多、射速快。
当然缺点就是口径小了点。
所以在看到要进入日军军舰的射程范围后,他便下令释放烟雾弹,然后让海伦娜号横转,抢占最适合炮击战术的T字位。
在传统军舰炮战,抢占T字位十分重要,这意味着有着优先开炮权。
日军舰队这边,率先南下的摩耶号重巡洋舰看到了释放烟雾弹的美军军舰,当即就意识到对方想干什么。
“敌舰在横转,距离27000码。.d.n\s g/o^m~.~n*e?t~”
摩耶号瞭望手瞪大眼睛分辨清楚黑烟类型后,便大声汇报。
不过摩耶号重巡洋舰这个时候还没横转,加上其设计问题,主炮不能全部向前开炮。
但其还是开火了,必须阻止美军巡洋舰完成横转并抢占T字位。
摩耶号率先开口拉开了这次海战的大幕。
“敌舰25000码,瞄准第一目标,集火!”
摩耶号虽然率先开火,但并没有命中。
海伦娜号舰桥内,目睹日舰抢先开火,舰长面色凝重,沉稳地下达指令。
随着他的命令,己基本完成横转的海伦娜号巡洋舰的15门152mm主炮,同时喷发出一团团巨大的火球。
在日军眼中,此时的海伦娜号正于烟雾的遮蔽下进行横转机动。
蓦然,烟雾中射出十几枚炮弹,惊得鬼子海军瞭望手连声高呼敌袭。
摩耶号的日军也没想到眼前这艘美军轻巡居然敢反击,要知道其主炮不过是152mm,而自己的主炮却是203mm。
凄厉的叫喊让摩耶号甲板乱作一团,5门双联203mm主炮炮管才抬起前面两座炮塔的,剩下的都还没抬起。
美舰的炮弹不断地砸在摩耶号船体西周。
炮弹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跳进海里,溅起一串串可爱的水柱,爆炸产生的余波和波涛玩起了游戏,它们相互碰撞后,又变成了一朵朵洁白的小浪花。¨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美吧?
可惜场合不对。
“左满舵,射击!吩咐驱逐舰准备发起雷击作战。”
10月3日才担任摩耶号重巡舰长的松本毅大佐看到对面美军的海伦娜号己经完成横转,神色严肃。
由于瓜岛附近的地形复杂,即便是己方的瞭望手也不见得能很清楚的看清楚敌舰的情况。
之前派出的水上飞机也被击落,就加剧了这种情况。
而美军没有瞭望手,射击如此快而准,让他想到了雷达。
其实日本对于雷达的研究很早,但是不重视。
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根本认不到在新加坡缴获的英军雷达。
好在经过几次海战,他们也知道雷达这个东西。
但断了十几年的发展,想要快速追上却不容易。
他的军舰上有雷达接收机,但只能收到雷达发射的电波,不能用于探测。
所以他们知道美军舰队就在附近,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情况。
虽然被美军抢了先,但是摩耶号重巡的性能并不差,尤其是仗着皮糙肉厚。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敢下令转向,以便让10门主炮获得最佳射击角度。
轰隆隆。
轰隆隆。
海伦娜号继续保持着猛烈火力,但因为没有火控雷达,所以需要在射击中不断修正弹道。
“坐标调整完毕!各单位全力对准日军重巡!”
几轮过后,海伦娜号的火控组就根据着弹点测算出新的火控诸元,随着各炮纷纷调整,炮弹终于越打越准。
加上其射速较快,很快就有炮弹命中日军的摩耶号重巡。
“八嘎!给我射击!”
看到自己的巡洋舰被击中两枚炮弹,虽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无疑很打脸。
正好此时摩耶号终于完成横转机动,松本毅当即下令反击,10门203毫米主炮同时喷出浓烈的火光。
但摩耶号的转向还是迟了点。
海伦娜号刚刚打出一轮齐射,2枚152毫米炮弹就同时落在了前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