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舌舔上铜镜的刹那,整座荒庙猛地一震。
那声钟鸣如钉入脑——不是从外传来,不是从镜中传出,而是从我失忆的空白处响起,像一根烧红的铁针,顺着听觉神经一路穿刺进颅骨深处。
我猛地抱紧曾瑶,向后连退三步,靴底碾碎那面小铜镜的残片,可脚心骤然传来一阵钻心灼痛。
低头一看,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那些碎片没有碎成粉末,反而像活物般嵌入皮肉,边缘泛着暗青色的光,正顺着血脉缓缓上爬,仿佛在体内生根发芽。
我用力跺地,却只听见血流中传来细微的“咔、咔”声,像是某种东西在血管里轻轻敲击节拍。
“它不是在倒计时……”我咬牙,喉头泛起腥甜,“是在种‘名种’,想把我变成下一个钟。”
荒庙死寂,唯有火焰在铜镜裂痕间游走,发出蛇信般的嘶响。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不是焦臭,不是血腥,而是一种被焚烧的“存在感”,像是无数个“我”正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哀嚎、湮灭。
我猛地撕开左臂衣袖。
昨夜“知识洞察眼”失控后的反噬印记赫然浮现:一道暗红纹路,蜿蜒如藤,自肘部缠绕至肩头。
此刻它正随心跳搏动,每一次跳动都与火焰的脉动完全同步——一息,一燃,一震。
我瞳孔骤缩。
这不是巧合。
我猛然想起曾瑶昏迷前那一瞬,手指在我胸口掐出的最后一印——三指并拢,中指微屈,正是古籍残卷中记载的“断忆引”。
她不是在驱邪,不是在封印火焰,而是在为我封脉!
怕我看穿真相后,会主动跳进那口钟里,亲手点燃轮回。
“所以你宁可自己烧成灰,也不让我知道……那钟里关着的,是我自己?”
话音未落,火焰突然暴涨,整面铜镜轰然炸裂,碎片四散如星雨,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我——持剑的我、跪拜的我、大笑的我、哭泣的我……无数个“陆尘”在镜中交错闪现,最终全部望向我,嘴唇开合,无声齐诵:
> “名火逆炉,三重共鸣——钟鸣已响,血契未断,镜碎为引。”
我死死盯着那团幽蓝火焰,脑中警铃狂作。
三重共鸣?
钟鸣已响是第一重,镜碎是第二重……那第三重是什么?
血契?
谁的血?
谁的契?
曾瑶在我怀中轻颤,睫毛微动,似有残念未散。
我低头看她苍白的脸,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她刚才推出来的那面小铜镜,并非幻象,而是真实存在的“执念载体”。
而她将它交给我,不是为了让我摧毁,是为了让我……看见。
我将匕首横咬口中,腾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曾瑶平放在地。
她指尖冰凉,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
我扯下腰带,迅速用布条把她十指死死缠住——若她残念反噬,意识回归瞬间失控,这一招能暂时锁住她对外界的感知。
然后我抓起那壶醒魂引的残酒,底部还沉淀着半颗罪核的灰烬。
我毫不犹豫,将酒与灰一同抹在眼皮上。
刺痛如刀割。
“知识洞察眼”最后一次启动的引子,是以记忆为祭品的反向点燃。
每用一次,我就要失去十分钟人生。
而这一次,我不看人心,不探阴谋,我要看——名火源头。
我闭眼,低喝:“不是看人心,是看‘名火源头’!”
刹那间,视野炸裂。
世界褪去血肉皮相,只剩下层层叠叠的名字与光丝。
火焰中浮现出三重影:一口倒悬之钟,一面碎裂铜镜,还有一扇锈迹斑斑的门环,悬挂于虚空之中。
三者之间,竟由一条由无数名字织成的脐带相连——那些名字,全是“陆尘”。
而那条脐带的尽头,直直插入我的心口。
我“看”到了。
名火逆炉不是刑具,不是祭器,它是“我”的容器。
每一个写下我名字并产生执念的人,都在为这炉添柴。
而曾瑶的共鸣,是钥匙,是引信,更是嫁接的桥梁——她不是在唤醒它,是在把火,从钟里,引向我。
可就在我即将看清那扇门环背后之物时,大脑猛然一空。
倒计时开始了。
十分钟,正在流逝。
我踉跄后退,靠墙喘息,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眼前画面逐渐模糊,记忆像沙漏般倾泻而去。
但我记得最关键的一幕——那条名字脐带,在靠近心口的位置,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结”。
不是死结,是活扣。
仿佛只要我愿意,就能解开它,让火流逆转。
“它不是要我赎罪……”我睁开眼,瞳孔深处已染上幽蓝火焰的余烬,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是要我‘认领’。”我睁开眼,瞳孔已染幽蓝。
“三百年前林昭被正名时,第一个喊他名字的人就是我——可我不记得了。”
声音从我喉间滚出,像是别人在说话,又像来自颅骨深处某个早已死去的回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