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是个疯狂的家伙!
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功勋,毫不犹豫地对同一组织的伊藤下杀手,甚至铲除原本中立派系的人,可见在他心中最重要的绝对是他自己。
如今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证据,远山知道自己再挣扎也没用,已经必死无疑了。
他绝对不可能让其他人好过,只会想拉其他人一起下水,彻底完蛋。
因为他本来就是如此自私的人。
这也是白万里会选择从他这里突破的原因。
远山直接交代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份和名字,包括他们之间相互沟通的暗号和加密手段。
比如白万里在旧书院那里找到的墨水和纸,就是脚盆特别研究的隐形墨水和隐形纸,只要用那个墨水在纸上写字,过五分钟字迹就会完全消失,然后再擦上特定的药水,隐形的字迹就会显露出来。
有这些关键性的证据,其他人想要再隐瞒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了。
至于他们来到脚盆的具体任务目标,远山没有交代,大概是觉得不服气,不想承认自己完全输给保卫处了,所以想保留一部分秘密,以证明自己没有完全失败吧。
对此白万里也没跟他死磕下去,反正从这些人之前的表现来看,他们的目标大概就是轧钢厂了,而且以现有的证据也足够把他们所有人送去枪毙了。
人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只要人死了,一切自然一了百了。
整理好所有证据之后,白万里将所有事情报告给了白四海。
白四海听后大喜。
“万里!你真是又给我带来了一份大惊喜啊,这伙间谍潜伏在华夏多时,如今被一锅端了,没让他们对国家造成重大破坏,真是国家的幸事!”
“这次你又立大功了!”
“功劳不功劳的不重要,不过之后枪毙这些家伙的时候我可要到现场去看,打鬼子的机会如今可不是随时都有的。”
“哈哈哈,到时一定少不了你的位置!”
因为证据完备,这件案子上面审理地很快,没过多久就向全国公开播报了。
这些间谍的下场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全员枪毙,而且上头特地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刑场执行死刑,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去现场观看这些畜生的死刑。
就跟白万里说的一样,现在打鬼子的场面可是很少见的。
时至今日,华夏还没跟脚盆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对于华夏来说,脚盆依旧是他们恨之入骨的死敌。
以前广播里,报纸上说抓住敌特了,老百姓们虽然会拍手叫好,并且痛骂那些间谍以及他们的同伙,但所有这所有的情感,都比不上对脚盆最为深刻的仇恨。
当一批脚盆间谍要被公开执行死刑的消息传开之后,无数老百姓欢呼雀跃,不少人兴奋地想去现场观看执行。
当然,以现在华夏人员流通的封闭程度,基本上也只有四九城的人有机会去现场观看死刑执行,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只能捶胸顿足,恨自己错过了这次能看到鬼子被打死的机会。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海外的时候,脚盆的官邸立刻跳出来指责华夏制造仇恨,他们并没有派遣任何间谍人员,一切都是华夏编造的假新闻。
对于脚盆的狗叫,华夏官方直接无视。
到了执行死刑当天,刑场附近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人群几乎将周围一片山头全部占满,就为了听那一声枪响。
白万里也带着全家一起来到刑场,他作为干部,又是这次抓捕间谍的关键领导,自然不用去跟老百姓抢位置,有部队的同志给他们划了一片区域出来。
白万里和祝卿安抱着孩子,等待着执行的时刻。
白家年纪小的三个孩子还懵懵懂懂,不过最大的守诺和守睿已经明白今天这是要干什么了,两个孩子拍着手欢呼着。
“打鬼子咯!打鬼子咯!”
砰!!!
在俩孩子欢乐的笑声下,枪响声震慑云霄,然后一阵欢呼如浪潮一般向着四周扩散开来。
“打鬼子咯!”
——————
1975年夏。
自从74年铲除了脚盆的间谍组织之后,白万里就再没遭遇过类似的事情。
可能是敌人意识到了保卫处不好对付,所以隐藏得更深,或者是暂停了行动,等待更好的时机,总之白万里是彻底闲散了下来。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这个处长需要亲自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外头艳阳高照,伴着蝉鸣阵阵,白万里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打哈欠,上下眼皮不断打架。
哆哆哆。
直到有人敲门,白万里才振作了精神,搓了搓眼睛。
“请进。”
敲门者推门而入,原来是闫解娣。
“闫解娣同志,有什么事吗?”
“处长,我是来跟您打听一件事,最近我下乡的哥哥闫解旷写信回来说,他听说最近组织上对于下乡的政策有变化,他似乎可以回来了,我想知道具体的情况。”
“下乡啊……”
白万里念叨了一下,说起来闫解旷也下乡好几年了,要不是闫解娣突然提起,他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不好意思,具体的政策我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我们保卫处不是负责下乡任务的,具体的你还是去问周主任吧,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半天假。”
“哦,不用了,我下班再去问也可以,不能耽误处里的工作。”
其实保卫处多一个少一个闫解娣影响不大,不过她这个态度是领导喜欢的。
“行,那你先去工作吧。”
“是,处长。”
闫解娣走后,白万里想着她刚才说的事情。
“闫解旷要回来了……这小子倒是无关紧要,关键是国家的政策,我记得按照正常历史,在70年到73年之间有小规模的知青返乡,之后大规模知青返乡那已经是77年之后的事情了,在74到76这三年应该是政策最紧张,最难返城,很多人被迫延长下乡时间的时候。”
“如今才75年,闫解旷一个没背景没人脉的小子居然能听说返城的消息了,看来国家的政策倒真是变了不少。”
“或者说我造成的蝴蝶效应足够大?算了,反正随着知青大规模返城,有些闹剧也该结束了。”
喜欢四合院:24岁,是处长请大家收藏:(ixmao)四合院:24岁,是处长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