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晚晚和郑东开了个短的讨论会。
要想帮何秘书,不对,现在是何副县长,就得从农业下手。
“收割机,拖拉机,化肥都是农业发展必备的。沐县那边,地势平坦,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用收割机,拖拉机这些大机器,会方便很多。”虞晚晚开口。
“农业需要的,不就是那些东西吗?咱们可以在那边投资,开化肥厂,拖拉机厂!就是现在冰箱厂抽不开身,再怎么样,也得等咱们冰箱厂生产出冰箱再说!”
他们刚借了三百万商业贷款。
还有一百五十万美金的生产线。
可以说,他们现在算是负债累累。
万不能再着急扩张了。
虞晚晚:“你说的对!不过何秘书那边,咱们也不能完全没表示。
锦上添花算不得什么,雪中送炭才是情谊!万一他以后又被调回来了,咱们也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郑东:“那顶多开个化肥厂,投资规模不能太大。”
虞晚晚也是这么想的。
拖拉机一台就多少钱了,一批下来,不见得比冰箱便宜。
“五月份之后吧,我们俩去一趟何秘书那儿。”虞晚晚开口。
“行!”
何秘书的事儿,先放在一边。
虞晚晚和郑东去市委办公室,见了许副市长。
上次见面,还是在蚕丝厂的时候。
虞晚晚和郑东虽有意维系关系,可也深知,他们如果真这么做了,那才叫真正的得罪了领导。
真正的大人物,一定要在非用不可的时候,才能用。
虞晚晚和郑东准备了一个计划书,还有资料。
郑东将自己在东南亚拍的照片全装在资料里,一并拿给许副市长。
一堆材料里,多了一叠照片,许副市长的注意力吗,瞬间被吸引了。
“这些是……?”
“我在东南亚寻求合作时那边有专门的照相师拍照记录!这张,是在冰箱厂总部。
领导,我们从那边买的生产线,是一条二手的,对我们来说,产能已经算很好了,可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可见两边的技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他们的冰箱,量大管饱,除了销往本地,还销到了全世界各地。赚了很多的外汇!
我和小虞想做冰箱的初衷,是想让老百姓都能用上平价的冰箱。而不是因为一张冰箱票,拦住千千万万的人。”
郑东对许副市长,那叫一个真情流露。
等他打完感情牌,许副市长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虞晚晚和郑东两个,大气不带喘的。
态度谦卑的,恨不得低到尘埃里。
求人的态度,他们俩是真有。
“你们有什么计划吗?”
“有的,领导,我给您讲。”
虞晚晚给许副市长讲起他们的商业计划。
冰箱从生产,到售卖,再到冰箱牌子的扩大。
许副市长听完,很是满意。
只是,冰箱厂设在临市,对他的政绩没有太大的帮助。
自然而然,他要拨钱,那就不能走政府这条路子。
“你们那冰箱厂,能搬到咱们市里吗?”
一句话,就是王炸。
好在,虞晚晚和郑东来之前,已经想好了许副市长会不会问这件事。
作为商人,任何情况,都要预料到。
不能别人问,才开始想。
“领导,这冰箱厂,是一个朋友介绍我们买的。买之前,冰箱厂的厂长周玉明,已经坚持了三年。他们的环境,比我们现在差远了,没钱,只能买别人的冰箱,一比一复刻。
缺少零件,他们自己去研制。我们接手之前,冰箱厂已经欠薪很久了,周玉明可以说,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耗费在里面了。
所以,在听完周玉明的故事之后,那会儿我们答应了周玉明,厂址不能迁走,必须在原址将冰箱厂发扬光大。”
说到这里,虞晚晚停顿了一下,“但是领导,我们可以建分厂在这边!同时,在这边建一个维修厂!只要是我们的客户,三年内,免费维修!”
虞晚晚说完,还不忘观察一下许副市长的表情。
如果分厂和维修厂都不能说动领导,那她和郑东只能另外再想办法了。
就在虞晚晚和郑东都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许副市长终于发了话,“分厂三年内建,至于维修厂,两年内建。没问题,我帮你们联系能借你们钱的人。”
虞晚晚和郑东两人眼底都是不可置信。
随后,又化成对许副市长的感激。
“谢谢您,谢谢!”
许副市长笑了笑,“你们俩没让我失望,不声不响,做了大事!”
“也得领导愿意给我们机会才行!没有领导给我们机会,我们不可能成功。”虞晚晚有些不好意思。
“机会我每年给出很多,但能够抓住的寥寥无几!好好干吧!让我看看,一个厂长坚持多年后的绝地反击!”
许副市长是个比较感性的人。
郑东在东南亚的经历,他感兴趣。
虞晚晚说的周玉明的故事,他同样喜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