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现言 > 鸿缘的新书 > 第88章 马六甲古城 丽丽感受华侨的坚韧与顽强

丽丽没有想错,虽然是同胞,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何况是开放的初期,南北中国的思想潮流迥异。尤其广东,即使是在文革时期,广交会也并未中断。这里的百姓发财的梦想是刻进骨子里的。而北方人,大多习惯在一个国企干到退休,觉得那是最完美的人生。他们嘴里的“倒爷”、“万元户”是一种不屑与嘲讽。也是彰显天子脚下臣民身份的一种表达。

岑浩说的,让丽丽和乌达尔假装夫妻,给大副一些小费,一起上岸港岛,的确是不难办到的一件事。换做别人,这是难得的机会。在广州,与黑人结合的女子不在少数。有些男人也找黑人女子结婚,就是图她们们能干,事少。可在丽丽看来,这是一种屈辱。她甚至想,沿途要与乌达尔保持距离,以免岑浩误会。

外国人通过广交会认识中国,在那个时代是民间的有效渠道,当然,其中黑人的数量最大,因为中外友好交流中,中国和非洲建交的国家数量多。丽丽听过《医疗队员到坦桑》这首歌,还有一首《当牛皮鼓敲响的时候》,那种节奏的律动跟中国民间音乐迥然不同,她被深深吸引。在勺园,当她唱给乌达尔听,乌达尔一边打着鼓,一边含情脉脉地望着她,歌声未完乌达尔竟丢下鼓,一下把她拥入怀中。两人长久地亲吻对方。

进北大两年了,无论此行内罗毕成绩如何,丽丽都已经坚定了做对外汉语教学与相关研究的决心。这样,乌达尔是最佳合作伙伴。她于是想知道乌达尔在这漫长的旅程中怎样安排。她从甲板上回到舱里,见乌达尔坐在下铺上,手里编着一种软软的草,已经有一个编好的草帽放在桌子上了。岑浩靠床站着,似乎在想什么,又似乎在看乌达尔编草帽,一边聊着什么,丽丽进门,两人都不言语了。

“你们刚刚在聊什么呢?”丽丽微笑着问。

“下面就是马六甲了,想着上岸去转转,可想不好要不要住两天。正好你来了,你想上去看看吗?“岑浩说道。

”当然想啊。“丽丽很激动。课本上读过这个地方,一下变成现实了。

”再往前面斯里兰卡也是个停靠点,那里值得待上一段时间,就怕把你内罗毕的事情耽误了。“乌达尔手里编着草,一边对丽丽说道。

”是呀,我呢,闲人一个,他就更没人管了。只要不耽误你的正事就好。“岑浩补充着,语气很诚恳。

”咱们想停留就可以停留吗?不会赶不上船吗?“丽丽不解地问,眼中满是疑惑。

”住一两天的话,就赶下一班船喽。“岑浩说,他点上一支烟走出船舱,到甲板上去看没有尽头的海。

”你说,他不会生我的气吧?刚刚他是不是想上岸,去转转香港。“丽丽问乌达尔。

”才不会呢,他只等着回归以后再去。“乌达尔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丽丽定睛看着乌达尔,觉得这里面有故事,更让她感动的是,岑浩和他这个黑人兄弟的情感这么深。

其实,岑浩和乌达尔在商量斯里兰卡之后的路线,岑浩想走索马里,直接到岸蒙巴萨。乌达尔则觉得风险太大,但两人又不愿意兵分两路。岑浩第一次问了乌达尔,和丽丽是什么关系。乌达尔说自己把丽丽当成女神,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岑浩似乎很替他担忧,觉得丽丽很难接受他这个酋长的儿子,未来的酋长。

丽丽坐在下铺床上,看见岑浩的这个铺上,有几本毛笔手写的书,说是书,其实是裁得很整齐的宣纸,上面用红圆珠笔画出了竖线,小楷字写得工整又飘逸。

丽丽禁不住拿起这书,嘴里轻声嘟囔着:”乌达尔,这是岑浩的书吗?“

”嗯,是的。他总是看不够。“乌达尔笑着说道。

丽丽一看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心想,这字是岑浩写的吗?无论是不是她都知道什么叫高手在民间了。

乌达尔放下编了一半的草帽,从床铺下面拿出一只椰子,开始剥给丽丽。

”渴了吧?“乌达尔笑着问。

在芽庄,丽丽在岸边看见头戴斗笠的越南人,感觉他们和广西人没什么区别,只是语言不通。乌达尔买了六个椰子,那些人争先恐后地往乌达尔手上塞,都想让他买自己的。丽丽劝他说拿不动,也吃不完。乌达尔却让她给邱枫发个短信,说之后再联系就难了。

丽丽嘬着椰汁,乌达尔继续编着草帽。”我陪你在内罗毕演讲,之后你跟我回家吧。“乌达尔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丽丽。

丽丽想,既然都来了,就去看看吧。于是微微点点头。

乌达尔把手里的草帽一丢,一下抓住丽丽的肩头:”你答应啦?“

船到马六甲时已近黄昏,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低矮的中式房屋,屋顶的砖是橙红色的,像极了福建的红土地,广东也随处可见这种颜色。墙壁是白色,但不知因为潮湿,还是风雨,大多斑驳。有意思的是,不像中国,喜欢高门大户,门一般都装潢得大气,门面嘛,要的是气派。这里的门都是窄窄的,就像是家里居室的门一样。

丽丽跟在岑浩身后,摇摇晃晃地走下船。感觉站在平地上,不知是脚不利落,还是头昏,走起来总控制不住地想摇摆。岑浩带丽丽上了台阶,走到一排窄门面前。

”岑老板,这都是一家的吗?“丽丽问。

”叫我浩哥就行。这一个门进去就是一家。走吧,我们进去看看。“岑浩说着,就走过去敲门。

果然,听见有人敲门,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就过来开门了。他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操着福建口音,一脸和善的笑容,跟岑浩打着招呼。原来这位周先生祖籍福建泉州,走进他的家,是一长条的格局。厅里的摆设都像国内的富庶之家,八仙桌、太师椅,厅里虽然窄,却在一面墙上挂满了书法、国画。再往里走,还有一个天井,阳光从高高的墙上泻下,墙头的一蓬杂草映在地面,靠墙放着条案,上面摆着兰草,菊花,文竹,奇石。

丽丽想:今天无论如何也得住下了。她太想了解这些华侨的生活了。周先生告诉她,不是不想把门做大一点,是因为葡萄牙管理者,是按进深的宽度收税的,所有这里的房子门口都较窄,但向纵深发展,里面倒别有洞天了。

的确不假,丽丽看到通向二楼的楼梯都是包金楠木的,华丽,高贵。不久以后,蒋耀先来周先生家里拍摄了华侨生活的纪录片。

喜欢鸿缘的新书请大家收藏:(ixmao)鸿缘的新书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