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下城的管理层连续一个星期都在召开碰头会,会议室的灯光几乎彻夜不熄。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 同时向所有居民公布极热过后两年暴雨即将来袭的消息。他们没有选择隐瞒,而是制定了一套全民参与对抗暴雨的计划,带着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誓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
消息一经公布,地下城内先是一阵短暂的骚动,随后便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所取代。紧接着,所有的地下城都发布了新的兑换标准。
跟防汛有关的物资,像抽、排水物资中的大功率水泵、各种规格的排水管;挡水与防渗物资里的高强度防水布、防渗膜;动力与照明设备中的柴油发电机、应急灯;监测与预警设备包括水位监测仪、暴雨预警器;还有应急与救援物资如救生衣、急救箱等,兑换标准都被大幅抬高。
同时,空间兑换标准却被放低,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尽可能扩大空间来储存生存物资。
管理层考虑得十分周全,如果地下城的防汛失败,被水灌满,人类还能回到地表,在自己的空间内生存,直到暴雨期结束。除此之外,各个地下城还开始大量招募工人,投入到防汛设施的修建和防汛设备的安装工作中。
这
一系列政策颁布后,整个地下城就像一台被上紧了发条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居民们出去搜索物资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心中的恐惧感也渐渐消散,没有人退缩,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为半年后即将到来的超长汛期做着准备。
其实陆海天之前跟我透露过,四大地下城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但必须先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不然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滋生出依赖性,那对应对即将到来的暴雨灾害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保证外出搜寻物资居民的人身安全,陆海天让刘军、江威、王超、高原各带着一支小队,以地下城为中心,从四个方位向外扩散着把整个A市扫荡了几次,把遇到的大型变异生物全部消灭掉了。
随着出去搜索物资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冷兵器的需求量也直线上升。我们在昆市和苏市的铺面不得不紧急招收了不少工人,并且加班加点地赶工,每个铺面还各加设了两座炉子,以提高冷兵器的产量。
每天铺子一开门,就有不少居民涌进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冷兵器。作为地下城的一份子,我们也想为防汛出一份力。经过三个人商量,我们决定增加物资兑换的付款方式,按照官方当天公布的兑换标准计算,居民们可以用粮食或者其他物资来付款。
小思因此变得更加忙碌了,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动,不停地记录着 “姓名、物品、兑换数量……”,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擦一下。
三人行刀坊仿佛成了一个风向标,没过多久,每个地下城的商铺都开始采用相同的交易方式,给出去搜寻物资的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边,各个地下城的施工区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工程队的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安装抽水系统,巨大的管道被起重机缓缓吊起,精准地对接在预定位置。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忙碌穿梭,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后背,顺着衣角不断滴落,但他们的动作丝毫没有放慢。
陆海天也穿上了工作服,穿梭在各个施工点之间,仔细检查着每一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显然是许久没有好好休息了,但他的脚步依旧坚定有力。回到指挥部,他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
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但讨论声却异常热烈,大家都在为防汛工作出谋划策。
“排水管道的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地下岩层太硬,施工难度比预计的大了很多。” 工程部门的负责人皱着眉头汇报,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必须想办法解决,不管用什么手段,必要的时候可以调用军方的爆破设备。” 陆海天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下令。
“物资储备方面,居民们都在积极搜寻兑换,所以我们原本的库存物资消耗得并没有预计的快。” 后勤部门的人接着汇报,语气相对轻松一些。
“那就发布公告,加大相应各类物资的兑换标准,尤其是空间升级券和稀有物资,进一步激励居民们外出搜寻物资。” 陆海天迅速做出决策,确保防汛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接下来的日子里,地下城依旧保持着忙碌的节奏。但居民们外出搜寻物资的积极性更高了,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巡逻队,协助维护秩序,检查防汛设施。孩子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四处玩耍,而是跟着父母学习如何储备物资,如何在暴雨中自救,整个地下城都弥漫着一种团结一心、共抗灾害的氛围。
每当天刚一擦黑,地下城的出口处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准备外出搜寻物资的居民。他们背着各式各样的背包,准备好一天的干粮和水,戴着头灯,一手拿着强光筒,一手拿着各类武器,然后加入搜寻物资的队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