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60章 铺路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第60章 铺路

作者:百柒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5:09:27

“不叫你小名了,你还不习惯?”

林秋兰好笑地看着林向安,想起这孩子小的时候叫他小名,还害羞的样子。

“没有,只是诧异您怎么改口了?”

“你奶提醒我了,说你读书了,不要再叫小名。今天娘找你,是有两件事和你说。”

这段时间,因为二姨林夏枝的去世,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重。

说实话,之前二姨选择借100两还钱,说是保证有办法解决赵二,他还在琢磨二姨是要为孩子终于崛起了?

他记得二姨离开前的样子,看着很正常,结果传来火灾,两人都被烧死了。

尽管说是意外,不知为何林向安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听父母简单说了几句,唯一的蹊跷点就是赵二的银子从何而来?

如今人都走了,也找不踪迹了。

“以后,阿桥和阿远,改成了林姓。阿桥让阿远给你书童,那孩子也愿意,你怎么想?”

愣了一下,林向安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书童。

毕竟在他心里读书都是自己的事,亲力亲为,要别人干什么?

若是以后有需要了,那再说。

现在压根不需要,找个小孩子书童来,还得他照顾人家。

你让他一个成年人的心理,被小孩子照顾,怎么过意的去?

林向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娘,我暂时不用书童,既然他俩成为林家人,我们兄弟间相互照应就是。”

“我和你爹商量了,阿桥现在一边跟着你认字,一边跟着你爹学做豆腐,你爷俩不是一直想把豆腐铺子做大吗?肯定需要人手,这孩子品性好,人沉稳,就是话少,以后让他帮你分担些。”

林秋兰考虑了很多这两个孩子的事,毕竟是二姐的遗孤。

“阿远,现在小,但他愿意给你当书童。你未来出门,我想着他一起,你俩有个照应,我也安心些。”

明白了林秋兰话里的意思,就是让两兄弟在背后辅助他。

不过也是,忠心,又从小一起长大,这关系自然亲近,未来他不管读书还是生意,都是需要人的。

“娘,我懂你的意思,那就听您的安排。等明年家里安稳些了,娘,您把阿远送去镖局跟着刘教头学武,后面学成了,让他在镖局里磨练几年,到时候大了,我再让他跟着做事。”

镖局教学武有两种方式,是为了培养能够可信任又忠心的手下。

第一种,只交一年学费,之后不用交。但学好后,得跟着镖局跑镖,至少五年时间,学费相当于从月银里抵扣。

第二种,每年都交学费,学好了,可以选择留不留在镖局。

不过一般都会跟跑镖,虽然危险,但赚的比一般人多,严格说来也算高薪行业。

一个小孩子他要着没什么用,但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能忠心林家,那就不一样了。

林秋兰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点点头,“行,这件事我会安排的。”

“另一件是什么?”

“你不是想让弟弟跟着你爹姓吗?我和你奶商量了,同意这事了。”

还以为这事还得等些时间,没想到竟然同意了。

林向安有些不敢相信,露出惊喜的表情,“娘,奶奶真的同意?”

“同意了,这事你和你爹去说吧。他心里一直有想法,但被我和你奶牵制着。你虽然年纪小,但心思多,想做什么,就和你爹商量!”

林向安见母亲想法这么豁达,便扬起笑脸,笑眯眯地说道。

“娘,咱家做的吃食,也是离不开您的手艺,未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您。”

林秋兰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孩子,还真是个小滑头,怪会讨人欢心的。

......

既然家里同意了,于是林向安就跑去询问他爹的意见,毕竟王家族里的人和事,他爹更清楚。

“你问王家族人?是有什么打算吗?”

王四顺知道林向安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事,便好奇问他原因。

于是林向安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爹。

家里的豆渣越来越多,养的牲畜根本吃不完,尤其是家里只能养两只猪,再多也不方便。

多的豆渣只能贱卖,挺不划算的。

如今铺子也找到几位销售员,销售的渠道也没有过去那么单一了,长此以往,残留的豆渣会越来越多。

“爹,小姨父家就有喂猪,咱们向他们请教养猪。我想着若是王家那边族里合适,咱们就圈个地养猪,这样既能喂猪,也能增加家里的收入,还能给稻田施肥,让王家那边也能有其他收入。”

“猪肉,除了卖,还能做成腊制品,让娘多研究些口味,还能找一些手艺好的人,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运输出去,可以卖往其他地方。”

豆腐这玩意就只能周边卖,到其他地方只能重新开豆腐坊,别无他法。

但肉类不一样,古人为了保存,研制出了:腊肉、腊肠、熏肉、熏肠等等。

这时候的猪都是黑土猪,没有现代红皮猪长得快,除了长的慢,最多长到200斤左右。

不过黑土猪的味道更美味。

王四顺听明白儿子的意思,既能循环利用豆渣,还能拉着王家族人一起赚钱,也能给田地带来好处,能多方得利。

“嗯,我懂了,族里的长辈,有几个比较明事理,可以试一试。”

林向安点点头,这事只要管理者们明事理,就好办。

一个族里,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好人,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若是族老们处理公正,那这个村子就有希望,能够把劲使到一处,比如集中资源供出一个秀才或者举人。

然后再一一拉上年轻一辈,几代下来经营沉淀,族里定能出当官的。

这才是古代宗族社会能够壮大,以及延续下去的原因。

“正好,这个月中家里的晚稻就要收了,我让五哥和五嫂到时候回去收稻子,若有人好奇,就让他们透露些赚钱的事,引起其他人的羡慕,也好为以后铺路。”

“嗯嗯,爹,就是这个理,咱们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

先铺垫着,至于弟弟的名字,以后再给爹一个惊喜。

“对了,儿子,有个姓杨的人寻来咱们铺里,说是和你认识,过来询问有没有事干?”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请大家收藏:(ixmao)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