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八人阵型终于敲定。
第一队:
哨长:郑佑
鸟铳手:赵泽
狼筅卫:王和信、徐言恭
长枪锐士:林远、孙茂
牌刀手:王锐
镗钯游骑:林向安
第二队:
哨长:赵泓
鸟铳手:朱勇
狼筅卫:张维岳、郭镇疆
长枪锐士:徐彰、蒋信
牌刀手:徐承宗
镗钯游骑:李骁
不过,正式比试前还得先练兵。
众人先被带到西侧厅,简单整理衣饰。
玉佩、荷包、长穗之类可能被勾扯的东西,全数取下;
头发用布带束紧。
接着,宁远伯府的家丁为他们递上防护软甲,棉布缝制,无袖,前开襟以系带固定,能护住胸、背、肩等要害。
两队再在上臂缠上宽幅红、蓝布条作区分。
赵泓那队先选了红布条,郑佑他们便系上蓝布条。
最后,每人背后肩位插上一面与布条同色的小三角旗,随风轻摆,让人一眼就有了“战场感”。
几名家丁帮忙调整绑带,免得少年们自己系得松松垮垮。
换装完毕,两队便在演武场按阵列站定。
老忠叔上前,简短训话:
“鸳鸯阵非一人之勇,需要众人同心协力!
狼筅为屏,长枪为锋,牌刀护身,鸟铳制敌,镗钯策应,哨长居中运筹!
记住,安全第一,纪律第二,谁胡来,就地罚退。”
这群人中,多是调皮捣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子,不得不多提醒。
随后就是分组训练。
十六人排成两列,两位教官各领一队。
第一步,是基础布阵。
也就是静态练习。
先熟人的位置,再熟阵。
教官拿小石子在地上画出鸳鸯阵的标准队形。
位置、人员一目了然。
郑佑这一队的教官是个中年汉子,姓薛,嗓门洪亮:
“鸟铳手,站我左后!狼筅卫,前排两翼!长枪锐士,居中!镗钯手,机动位置!”
少年们刚开始还有些犹豫,跑位慢半拍,甚至还有跑错位置的。
薛教官立刻皱眉喝道:
“再来一遍!布阵!”
练习几次后,脚步就利落多了。
狼筅卫将竹竿斜举在前,长枪锐士手中木棍稳稳对外,牌刀手护在一侧,鸟铳手举“铳”警戒,镗钯手随时准备游走支援,哨长则在前方令旗一挥,环视全阵。
薛教官挨个走到面前,低头盯着眼睛问:“狼筅卫王和信,你的职责是什么?”
王和信立刻挺直腰板,大声答:“阻挡扰乱,保护长枪!”
“好!再问——长枪锐士林远!”
“从缝隙突刺,主攻杀伤!”
......
这样的问答一轮接一轮,直到每个人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职司,连犹豫的工夫都没有。
薛教官见此才点点头,又特别叮嘱:
前后距离要紧凑,狼筅与长枪之间不能有空档;
左右两名狼筅卫必须平行,间距适中;
哨长位置要保证能看清全阵;
鸟铳手务必避开冲锋路线,否则别怪兄弟们冲起来骂你。
几轮训下来,第一队的站位已初见雏形。
虽不够默契,但至少像个阵了。
相比之下,赵泓那一队要娴熟得多,动作利落,换位也更流畅。
他们不光自己练得起劲,闲下来还会往这边看,时不时压低声音笑几句。
那笑意并不算恶意,却像是在说:“你们还差得远呢。”
两个年纪最小的孙茂、王锐,被看得脸通红,手上动作更是有些乱。
王和信、林远虽然心里也不好受。
但明白问题在自己,咬牙忍着,只是更认真地听口令、照规矩做。
直到郑佑、徐言恭朝那边瞪过去。
赵泓那一伙才有所收敛。
林向安始终在阵尾,注意到那两个小家伙的窘态。
便趁空隙,拍拍他们的肩膀,语气轻松地安慰几句,又顺手指点了几个站位的小技巧。
比如脚尖微微内扣,能更稳;
握杆时手要错开半个手掌,方便变向。
两个孩子听得眼睛都亮了,连声应是,像是瞬间有了主心骨。
等到基础布阵练得差不多,薛教官一挥手,声音在演武场里炸开:
“好!站得像个样子了,接下来第二步,兵器协同训练!”
他扫了眼众人,唇角微微一挑:
“这回可不是站桩子,你们要动起来。
听哨长的口令,阵型要保持,兵器要配合。
只能练一炷香的工夫。
谁要是散了阵,别怪我盯着骂人。明白没?”
众人大声喊道:“明白!”
薛教官先把几条最常用的口令喊出来,并做示范。
“前进!”
他领着示范队小步匀速往前,边走边说:
“阵型不能乱!狼筅开路,长枪紧跟,牌刀护核心,鸟铳别跑到冲锋路线上,镗钯注意两翼和后面。”
这个还算顺利,就是步伐节奏偶尔挺乱,但大体没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