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了,有气无力求张月票,打打气……)
功名就手,衣锦还乡,首要做的事自然是要到祠堂祭祖,以告慰先人祖辈之灵。
不过在大塘乡,陈氏只得一家,无法建立祠堂。诸人便准备好三牲祭品,香火元宝等物,先到土地庙里拜祭社神。
拜神之际,陈晋通过“灵视”,隐约可见一尊灵韵神性凝聚而成的残缺社神出现在神像之上。
祂急忙现身而出,对着陈晋鞠躬垂首。
看这样子,显然是不敢受陈晋的跪拜,赶紧回礼。
香火神道,灵韵神性的源头在于信徒的愿力意念,而信徒分了层次级别,不仅是虔诚不虔诚的问题,更讲究身份的影响力。
说白了,一个秀才的愿力,要优胜过许多农家子的愿力。
就是这么现实功利。
如果做个比喻,将意念愿力比作食物,这就好理解了。
新鲜的、腐坏的、美味的、难吃的、寡淡的、营养丰富的……
究其本质,属于“观想感应”的认知范畴。见识多的人,有功名在身的人,意志念头确实远超常人。
除此之外,武者同样不错,更别提入道的修行者了。
而今陈晋身兼功名和道行,面对如斯人物,大塘乡社神巴结都来不及,哪里敢摆谱?
而且地方上出了杰出人物,对祂而言属于很大的利好,有陈晋的这一份香火供奉,事半功倍,可让祂获益匪浅,渐渐补上残缺。
当然这会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岁月过程,依靠目前的陈晋自是做不到那一步。
除非陈晋能继续考中,一路考上去,直至金榜题名。
然而到了那时,大塘乡还留得住他吗?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中举,成为举人,就能光宗耀祖,认祖归宗,从而搬走了。
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
不过随着陈晋的崛起,有此榜样,可以给整个大塘乡带来希望的种子,从而激发更多学童的读书兴趣和志向。
正所谓“独木难成林”,开枝散叶,蔚然成风,才是百年之计。
只是现阶段,陈晋刚考到个秀才,影响力才开始散发出来,谈那些,为时过早。
离开土地庙时,陈晋心头有明悟,对于人道与神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知理解。
志异话本中,最喜欢写些“举头三尺有神明”,“城隍告状,伸张正义”的故事,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因果报应的那一套。
但真正的现实却是,人活着都只能冤屈而死,死后又能做到什么?
人,最终只能靠自己。
只要强大起来,鬼神都得低头。
回到家里,来到正堂,开始祭祖。
供桌上,三面神主牌依照辈分陈列,井然有致。
作为一家之主,陈源此时拿出一本族谱来。
说是族谱,只得薄薄的一张,毕竟他们这一脉从州郡祖地迁出,流落在外,至今算是四代。
俗话说“四代同堂”,但那是有福荫之家,一般人家根本做不到。
他们这一支迁徙到大塘乡,为了站稳脚跟,当真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曾祖,还是祖父那一辈,皆不长寿。
而且这个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好比陈晋父母,都是英年早逝。
长房陈源单传,如今只得一个孙女,香火难继,引为心病。在传统观念中,没有男丁的话,都算是绝后断代了的;
二房剩得陈晋一根独苗;
三房陈潭同样一个,参兵上战场去了,至今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综合而言,真称得上岌岌可危,难以为继。
毫无疑问,今年陈晋考中秀才,等于时来运转,把整个家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陈源如何不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运不该绝,祖宗保佑!
众人排列开来,手持香火,恭恭敬敬地对着三面神主牌位敬香祷告。
陈晋忽有所感,依稀感受到父亲的神主牌上竟有了些气息萌生,但显得十分微弱,可有可无的样子。
这就是子孙有了出息,可以反哺父辈的现象。
因为刚刚崭露头角,故而不甚明显。
如果陈晋日后能有大成就,成家立业,家世传承,便可温养出真正的“祖宗神”来。
祭祖完毕,陈杨氏和苏素开始下厨做饭,陈源父子则陪着陈晋在厅上说话。
陈志笑道:“小郎,周明这次又考差了,榜上无名。灰溜溜地跑回家里,关在房中,任谁都叫不开门。真是活该!你不知道,在前一阵子,他们周家可坏了。”
陈晋眉头一扬,问道:“怎么个坏法?”
“去年请山神的事你还记得吧,当其实周家退了很多钱,亏了一大笔,暗地里怀恨在心。后来便找了机会,欺凌带头的那几户人家,其中刘大武就被他们打破了头,躺了一个多月。好在那时候,我听了你的话,没有出风头。”
陈志气愤地道:“过完年后,周家的人还到处唱衰咱家,说咱们陈家风水不济,都是被小郎你败坏的,弄个神童头衔消耗殆尽,所以不可能考中秀才的了。”
闻言,陈晋淡然一笑:“果然是够坏的。”
陈志呵呵笑道:“事实证明,咱家风水没问题,反而是他们周家做多了坏事,不积阴德,导致此报。我瞧周明那獐头鼠目的模样,这辈子都别想有功名了,还有其儿子,生性顽劣,蒙学几年,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居然有脸去怨怪老师没教好,可把老塾师气得不轻。”
旁边陈源忍不住道:“志儿,人家周明可是生了两个儿子的。你也得努力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陈志面皮一红,忙道:“我知道了。”
陈源又说:“要不,我陪你进城,到正元堂找大夫瞧一瞧。上次我跟郑大夫打听过了,说店里有个张大夫善于此道,有好药用。”
陈志夫妻之间,出问题的正是男方,太短,以至于生了一胎后,后面再无所出。
这些年来,瞧过不少大夫,吃了很多的药,不见起色。
可把他们一家急得不行。
当着陈晋的面,陈志被父亲说得恼羞不已,急声道:“爹,你老说这事干甚?”
就在此时,陈杨氏快步走进来:“当家的,刚才洗鱼切肉的时候,苏素不停地干呕。看样子,像是有喜了。”
听到这话,陈源猛地站起:“当真?”
陈杨氏回答:“我看着真,不过还得瞧过大夫才行。”
陈源哈哈大笑:“双喜临门!双喜临门呀!”
陈志更是欢天喜地,冲着陈晋道:“小郎,多谢你,我终于可以再当爹了。”
“嗯?”
陈源一怔,感觉哪里不对。
陈志要当爹了,干嘛去感谢陈晋?
感谢书友“pss800”的慷慨打赏!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8_178141/c467932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