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12章 重现汉家兵马

1848大清烧炭工 第212章 重现汉家兵马

作者:海鹞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04:02:43

伴着沉郁顿挫的鼓点声,身凛凛、貌堂堂的彭刚于百余骑的簇拥下于正北门雄赳赳、气昂昂地越过门洞,进入左军攻占的第一座府城。

护卫彭刚入城的这些骑兵其实算不得骑兵,而是来自一营一连的会骑马的步兵,骑术也一般般。

左军倒不是没有骑术精湛的骑兵,包含新近吸纳的湘南天地会成员,左军现在有六七十名骑术不错的骑手。

不过这些骑手都被彭刚放出去侦察附近城池的情况,不在身边。

由于罗大纲在黄沙关放走的军夫为左军做了一些舆论宣传工作。

有些零陵城百姓对左军也没有太恐惧,少数胆大的零陵城百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甚至来到了街边凑热闹,一睹左军风采。

彭刚身着靛蓝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悬佩刀,马步轻踏,缰绳松垂,于万众瞩目之中,前往永州府府衙。

彭刚不过二十余岁年纪,身形颀长清俊,目光温而锐,唇不语而神定。

风起处,衣摆翻飞,有儒将的风采。

初时,零陵城百姓也以为这位穿着朴素的俊后生是左军将领,直到北王大旗自后方扬起,零陵百姓这才意识到这位气度不凡的后生并非将领,而是传闻中太平天国的北王,忍不住齐声惊呼:“是北王,北王来了!”

北王入城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遍整条主街,播散向全城。

“这就是北王?年纪轻轻,怎就这般人物?”

“瞧他那相貌,那器宇轩昂,比戏台上演的文武将军都周正!活像是天神下凡咧!”

“我小时候听嗲嗲讲的宋朝岳飞、明朝戚继光都是这般风采!”

“胡说!岳飞和戚继光是将帅,眼前这位是王!能一样吗?”

“这等军纪的王……老头子我活了七十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王。”

“真乃少年英主啊!”

就连站在街尾的几个士绅,虽眉头紧锁,嘴里却也喃喃低语道:“……此人若不是逆贼,倒也是个人才。”

彭刚朝周遭的百姓点头微笑,举鞭向前,领队伍继续前行。

随着彭刚渐行渐远,消失在大多数零陵百姓的视野之中,零陵百姓将目光聚焦在了入城的左军将士身上。

起事一年有余,女营已经缝制出了上万件形制统一的军服。

现在不仅是六个老营,连暂编营都能穿上军服,做到的服装统一。

左军将士的装束和清军乃至天地会武装大不相同。

所有的左军将士都剪去了屈辱的辫子,或是头戴斗笠,或是头戴乌巾,系着红色领巾,身穿整齐划一的靛蓝色土布交领直裰,衣摆齐膝,膝盖下的小腿处打着绑腿,足蹬布鞋、草鞋、木底鞋。

鱼贯而入的左军将士,不喧哗、不乱跑、不四处张望,过街不扰商贩,驻足时必肃立,步伐齐整如量,齐如一人。

五十人左右为一小方阵,两百人左右为一中等方阵,令行禁止,有序前行。

零陵城的百姓们不由自主地地将眼前的这支军队同前些时日惯见的那些酒气熏天、喧哗抢掠、胡髭辫发、令人避之不及的绿营兵、本地乡勇对比。

虽说后面入城的左军士卒队列走得远不如先入城的士卒齐整,可比起绿营兵和乡勇,依旧强得不止一星半点。

“原来规矩的兵,连走路都这般齐整。”

“嚯,这些后生仔,杀气腾腾的,难怪钦差大人亲自统兵都败得这么快。”

“他们穿的衣服怎生这般奇怪?”

“怪是怪了些,可要比咱们身上的衣裳好看顺眼得多。”

“怪个甚?这是前明的衣裳。”

“汉家衣冠!这是汉家兵哪!”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再也见不到了……”

自南明永历以来,零陵城再未出现过如此汉风正气的兵马,走得干净、站得笔直、看得让人不由得心头有些发烫。

当然,人群之中亦不乏低声咒骂者。

这些人多是留在零陵城内的士绅胥吏,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左军的风采。

他们原以为左军太平军不过是天地会之流的反贼。

岂料这些反贼如此离经叛道,居然还剪了辫子,穿上了前明的衣裳。

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年士绅皱眉道:“这帮逆贼,剪辫改服,大逆不道!”

旁边一位瘦高胥吏嗤道:“前朝衣裳还敢穿?这是逆天的事!官军迟早把他们九族都诛灭喽!”

“剪辫子怎么了?”人群中一位身材魁伟,已萌生加入左军念头的铁匠开口高声反驳道。

“咱老祖宗几千年都没扎过辫子,是谁强逼咱们剃发易服忘了?现在好了,不用留辫子了,见祖宗咱也有脸了!”

他话音刚落,周围的人齐刷刷向他们这边看来。

这些零陵士绅怕动静闹得太大,引起左军的注意,没有开口争辩。只是冷哼一声,拂袖回自家宅院。

永州府城零陵是湖南境内面积相对较大的府城,也是左军迄今为止打下的最大规模的城池。

彭刚走了骑马走了有段时间才抵达永州府衙署。

此时永州府知府黄文琛一家子的尸体都在衙署,还没来得及处理。

彭刚命人清理了黄文琛一家子的尸体,入驻府衙。

左军存粮无多。

太平军主力的粮食情况比左军还不乐观。

太平军主力粮食本就不多,沿途所经州县彭刚左军已经走了一遍,太平军主力无法沿途就地补充粮食。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太平军主力转移的时候辎重部队被清军偷袭了。

虽说彭刚还不知道太平军主力此次遭清军偷袭损失多大。

不过连素来好面子的杨秀清都让人写信问彭刚要粮接济,损失肯定不小。

彭刚自己存粮也不多,只留了四千石粮食在全州城。

四千石的粮食对于十七八万人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主力那边得知左军拿下零陵,肯定会来问他借粮。

零陵城的粮食多寡,说是关乎太平天国生死存亡也不夸张。

彭刚入城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了解零陵城的各个官仓有多少存粮,让黄大彪把负责管理仓廪的仓大使都找来问话。

黄大彪办事很利索,彭刚刚刚于府衙正堂坐定,黄大彪已经押解来几位负责管理仓廪的仓大使问话。

湖南是漕八省之一。

漕八省即需要交纳漕粮的八个省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永州府又是湘南军事重镇,永州镇总兵驻地。

零陵城的粮食系统比过往彭刚打下的城池要复杂不少。

主要有常平仓、社仓、义仓、漕仓、军仓五个大仓。

其中军仓又分为镇标大仓和各汛塘的分仓。

略略审问了一遍几个仓大使,零陵城的存粮还算乐观。

零陵存粮的大头是永州府常平仓。

永州府常平仓的定额储量为十五万零两千石,实际储粮十三万四千二百六十八石。

亏空率居然只有百分之十!

这在亏空率动辄百分之四五十的大清官仓中,简直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当然,这并不是永州知府黄文琛多么廉洁能干。

而是因为原本用于协济广西的粮饷因为彭刚进入湘桂走廊,断了湘桂两省的粮道,湖南没来得及运去广西的粮食都囤积在了零陵。

新入库的很多粮食都是刚刚摊捐收上来的新粮。

等于是黄文琛、李星沅提前为彭刚征了一遍粮。

社仓、义仓加起来也有三万八千五百五十五石粮食。

此外漕仓中有九千八百二十一石粮食,镇标大仓有两万七千三百三十三石粮食。

如此算来光是从清廷的仓廪,彭刚就能得二十一万石粮食,算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入城的左军大多驻扎于零陵城城西原来的镇标营地,彭刚下令循象州城之例在城西的永州镇镇标营地开设粥棚施粥,给城内饥民日施一碗粥。

同时发榜招兵买马,招纳贤良。

义兵开始粥棚施粥的消息传开,零陵城内民众对左军的印象愈发好了。

在零陵开设粥棚施粥,主要目的是为了扬名。

虽说发榜要招兵买马,彭刚招兵的主要对象不是零陵城的市民,而是永州府境内的矿工。

永州府以及临近的耒阳县多煤矿,这些煤矿场上的矿工是比零陵城市民更为优质的兵源。

这些人才是彭刚在湖南的主要的吸纳对象。

李星沅所部的湖南清军主力全军覆没,李星沅不知所踪,左军进入湖南地界的消息很快在潇湘大地上传开。

湖南各级官员、清军以及各地乡绅惶惶不可终日,有如天塌。

即使没有亲眼见过,接触过传闻中的粤西教匪。

但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清楚,先败林则徐,再败李星沅,连续两位钦差大臣举全国之力都未能剿灭的教匪绝非乌合之众。

对教匪最恐惧的当属湖南绿营的各级军官,要知道去年连素有南方绿营第一名将的张必禄都兵败身死于教匪之手。

他们的前任上司湖南提督在教匪手中亦是难求一胜。

连这两位都不是教匪的对手,更何况是他们。

不多时,永州府城零陵不战而陷的消息接踵而至。

最先收到零陵城陷落消息的是与永州府相邻的衡阳府。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8_178016/c467931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