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孟群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他念念不忘的短毛军。
他伫立于轻巧的一叶扁舟之上,忍不住四处张望,映入眼帘的尽是秩序井然的船队,朝气蓬勃、纪律严明的左军士卒。
李孟群心中百感交集。
尽管他为广西清军未战先退的行为感到羞愧,是满清官员中,为数不多羞耻感尚存之人。
在近距离仔细观摩了这支宿敌情况,即使心里头很不服气。
李孟群也不得不承认,集广西全省之力,确实无法在野战中击败短毛。
周天爵和向荣,避战保全实力,来日再战,并非完全是怯弱畏战,更多的是无奈,是真的打不过。
不多时,李孟群来到由钦差大臣坐船改装而成的北王坐船,步入前舱,面见彭刚。
前舱内的人不少,五位参谋,彭刚的两位文书,左宗棠和郭崑焘都在前舱。
彭刚端坐于中央主座之上,虽只着一袭干净的土布圆领袍,以网巾裹住四五寸长的头发,着装朴素。
然彭刚气度不凡,虽未曾谋面,李孟群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位交手一年有余的宿敌。
“桂平知县李孟群,见过惟实。”
李孟群朝彭刚拱了拱手,以刚刚从谢斌那里打听到的彭刚的字相称。
李孟群出身官宦之家,又年少得志,平素自视甚高。
可面对年龄比他还要小一些的,身为创一代的彭刚,李孟群气势上还是矮了几分。
“李知县找本王所为何事?”
彭刚平时在人前很少以本王、孤自称,但在清廷官员面前,该有的架子还是要有的。
“本县此番前来,专程为送惟实一场富贵造化。”李孟群强装镇定,说道。
“你送我一场富贵?笑话?!”彭刚只觉好笑,“论富,永州府、衡州府两府财富尽归本王所有,论贵,我乃天国之王,你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能送我什么富贵?”
“你虽暂时窃据永州府、衡州府,一时得势,但我大清数十万大军已南北夹击湘南。永、衡二府,旦夕可复。至于你的王,不过是自封的草头王,做不得数。”李孟群正色道。
“我要送你的富贵,是长久富贵,非一时富贵。惟实若愿弃暗投明,周抚台和我愿保举惟实为副将,官居从二品。
昔日张嘉祥受抚,也才得了个千总。惟实,我知道你祖辈无人为官,这对于你而言已经是一步登天了。”
“可笑至极!若真如你李孟群所言,永、衡二府旦夕可复,你又何须来找本王。本王的草头王是自封的,野猪皮和黄台吉的建奴汗位,就不是自封的了?
本王不是张嘉祥,张嘉祥造反是为了他自己,我反清乃是为了正本清源,为了天下苍生,非独只为我一家一姓之富贵。
莫要说副将,满清的总督、提督,本王都不稀罕。
回去告诉周天爵,让他务必多活几年,他的项上人头,本王早晚来取。
来人,送客!”
听到李孟群给出的招抚价码居然才只是一个副将,彭刚当场没绷住。
如果不是李孟群只身前来,又一脸诚恳,他还以为清廷是在羞辱他的。
从二品的副将,听着虽然威风。
但满清文贵武贱,莫要说从二品的副将,哪怕是正二品的总兵,也未必能压李孟群这个七品知县一头。
从二品的副将,正二品的总兵并不罕见,彭刚的战俘营里都有好几位。
再者,彭刚怎么说也是个中过童生的读书人,许武职为招抚条件。
这脑回路,实在是清奇。
莫要说彭刚,连一旁的左宗棠和郭崑焘都忍不住连连摇头。
李孟群好歹是比较了解短毛的人,按理说不应该如此短视,拿一个副将武职来打发彭刚。
彭刚的价值和能耐,李孟群自然是了解的。
奈何周天爵给他的招抚价码,最高也只给到副将。
“告辞。”
李孟群本来还想再争取一下,但彭刚丝毫没有受抚的意愿,且又已经下达了逐客令,只得作罢,灰溜溜地离开了。
水塘湾附近的湘江水道疏通完毕,彭刚继续南下接应冯云山、胡以晃、石祥祯、韦志俊等人。
待两军会师,派出侦察兵侦得周天爵、向荣所部的清军已走远,遂引大军离开全州城,往零陵城方向而去。
南殿缺船,连冯云山都没有像样的坐船,彭刚送了一艘改装的大漕船给冯云山当坐船。
冯云山在彭刚的带引下登上新的坐船,乘船途经蓑衣渡,凭栏凝望着滚滚奔流的湘江水,舳舻千里,旌旗蔽日的船队,两岸如长龙一般,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
不知为何,此番盛状竟让冯云山心生感伤,泪眼朦胧:“天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可惜,朝贵再也没法亲眼看到了。”
“贵姐夫虽然走了,活人的日子总要继续过下去。”彭刚劝慰冯云山道。
虽同为“上帝子婿”,可具体到每个的“上帝子婿”之间的关系,亦是亲疏有别。
冯云山在紫荆山布道传教之初便已与萧朝贵相识,至今已有五个年头。
萧朝贵在上帝会创立之初对上帝会的贡献甚至比杨秀清还大。
冯云山是比较重感情的人,为萧朝贵的死而伤感,情理之中。
彭刚亦非铁石心肠之人,只是以他和萧朝贵之间的交情,还没到为之流泪的程度。
对于萧朝贵的死,彭刚只是觉得有点可惜,并无感伤之情。
他曾两次试图拯救萧朝贵,给了萧朝贵提醒。
奈何萧朝贵是个听不进劝告的人,彭刚也只能放下助人情结,尊重萧朝贵的命运。
冯云山当然清楚活人的日子总要继续过下去是什么意思,萧朝贵死了,西殿还存在。
西殿何去何从,是目下天国内部最为敏感的话题。
自从攻占苍梧城之后,杨秀清的专擅冯云山是看在眼里的。
及至全州,杨秀清甚至打了韦昌辉和石达开板子。
目下天国高层之中,还没有挨过杨秀清板子的,只剩下他冯云山、洪秀全和彭刚三人。
杨秀清只直接掌控东殿尚且如此独断专行,冯云山也不希望杨秀清再掌西殿。
彭刚的建议冯云山仔细考虑过,由天王暂管西殿,正中冯云山下怀。
冯云山略一沉吟,缓缓开口,表明了他对西殿未来归属的态度。
“朝贵已死,于情于制,应当封立有和为西王,有和尚在冲年,无力掌管西殿,西殿应由天王暂管,待有和成年之后,再还权于有和。”
萧朝贵的长子萧有和今年才十岁,还西殿之权于萧有和,最快也是六年之后的事情。
所谓暂管,实际上和并吞西殿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非六年之后,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仍旧心念旧恩,对萧有和这位质纯之子保持忠诚。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8_178016/c467930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