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125章 物尽其用,人尽其职

刘邈见两人都是一种便秘了好几天的表情,就知道两人大概是明白自己被忽悠了。

人家许贡拼死抵抗,是因为不想丢掉吴郡太守的位置。

人家张允、许昭各出奇谋,是因为不想要刘邈打破江东本来的格局,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但你刘繇和太史慈是为了啥?难不成还真想要“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不成?

“既然是来赴宴,跪着是怎么回事?”

刘邈左右两边各有空的桌案,分别靠近太史慈之母与刘繇子刘基。

两人对视一眼,都又都不敢上前。

“不过罪臣,何敢如此?”

“呵。”

刘邈询问旁边的太史慈老母:“您在子义犯错之后,有和他断绝过关系,要置他于死地吗?”

太史慈老母大为惊恐:“身为父母,怎么会做那样的事情呢?”

刘邈又问刘繇子刘基:“平时你的父亲惩戒你们时,难道会与你们断绝关系,从此父子不相认吗?”

刘基恭敬回答道:“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刘邈点头,随即看向下方的二人:“既然你们的父母不这样对你们,你们也从未对你们的儿女这样,那为为什么现在到我面前就要寻死觅活呢?”

“都上来,我有话问你们。”

二人这才敢起身,带着不安愧疚坐在刘邈身边。

刘邈首先询问刘繇:“现在族兄难道还认为我是十恶不赦之人吗?”

刘繇惭愧:“吾恨听信许贡、张允之言,这才……唉!”

不过刘繇还略微为自己辩解了一下:“刘扬州为何非要施行三长,而废除三老;施行均田,而废除授田呢?这样岂不让人误会?”

刘邈则笑道:“长者自然值得尊敬。可族兄扪心自问,一旦老人上了岁数,其体魄是不是必然虚弱?其思绪是不是必然固执?这样的人,让他们约束百姓还行,若是让他们去开垦田地,去修缮水利,他们难道可以吗?”

“而且豪族之男,自幼锦衣玉食,没受过什么劳累,受命自然悠久。平民之男,生下来就要躬耕于田亩之间,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人,往往三四十岁时就已如富贵人家五六十岁般苍老……长久以往,所谓的“三老”尽是世家族人,乡里邻间又怎么可能公平呢?”

刘邈所言并非虚妄。

之前顾雍在选定三长时,也曾统计丹阳各地的三老。

而各地的三老几乎都是豪族出身,要么你是我的亲戚,要么我是你的学生,同气连枝,形同蛛网,触目惊心!

刘邈不否认,其中一些三老还算是德高望重,可以为百姓考虑。

可身为州牧,身为主君,刘邈如何能够将与百姓,与国家生死相关的事情寄托在个人节操上?

所以,这三长制度即便表面上看确实有不敬三老之嫌,与大汉“忠孝”的国策相悖,可却也是必然需要施行的政策。

至于均田,就更简单了……

“两汉四百年,世家豪族侵吞田地不知有多少!怎么我刘邈一分给百姓几十亩永业田,他们就好像要吃人一样,说我刘邈大逆不道?”

世家豪族历代侵占的土地,比大汉所有耕地加起来还要多的多!

而刘邈只是给百姓分上一点点,能够保证他们今后生活的永业田,就要被人骂死不成?

只许富者田连阡陌,而不许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样的事情,难道不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吗?

刘繇本就理亏,此时更是无言以对。

太史慈则则是小心翼翼询问:“敢问刘扬州,对待吴郡的百姓,也会如此吗?”

吴郡不同于丹阳。

丹阳郡中多山地,人口又向来稀少,没有大的城邑,所以才可以让刘邈安顿那无数江北流民。

可吴郡却是田野无数,人口户数都要远胜丹阳。几乎已经没有多余的田地让刘邈去开垦。

所以太史慈想问的,与其说是问刘邈会不会将田地分给百姓,更多的还是想问刘邈,会如何对待那些世家大族!

刘邈没想到太史慈有此一问,也是乐了。

“子义如今不问自己的事情,不去担心自己的前途,怎么还为吴郡的人考虑上了?难不成子义是在吴郡娶了媳妇不成?”

太史慈还没有适应刘邈三句话就能往屎尿屁上扯淡的常规操作,所以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

还是太史慈之母帮太史慈应了一声“子义尚未娶妻”之后,太史慈这才反应过来。

“刘扬州没有杀死我和刺史,我们的性命已经都在您的手中,为什么还要担心呢?”

太史慈已经帮自己和刘繇一起承认了臣服之意,而刘繇也并未有丝毫反对的神态,显然是默认了此事。

“我之所以询问刘扬州会如何对待吴郡的豪族,是想知道刘扬州会不会因为我们而迁怒无辜之人。”

太史慈担心,刘繇在进驻吴郡之后,就会大开杀戒,寸草不生!

若如此,只怕会让他与刘繇更加的良心难安!

刘邈没有先理会太史慈,而是朝着旁边太史慈的老母赞叹道:“能教导出这样有着仁义之心的孩子,显然都是您的功劳啊。”

随后才对着太史慈不满喃喃道:“子义啊子义,莫非在你的眼中,我刘邈就是土匪不成?”

……

不管太史慈是否这样认为,但吴郡的世家大族们显然是这样认为的。

只要刘邈打过去,又要分他们的地,又要分他们的钱,可不就和土匪一个样子吗?

刘邈又问:“若我真是土匪,目标就是将所有的富人杀死,那陆忠义、顾元叹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容我呢?”

“即便是三长,也不完全将三老排除在外。倘若真有三老尽职尽责,不便不倚,难道这样的人还当不上三长吗?”

“即便是均田,对世家大族依然有着优惠的政策,可以按照奴婢、耕牛这样的资产多分给他们田地,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我大概猜出张允他们是如何说我,大抵就是一到吴郡,就把他们杀了!全杀了!男的发配为奴,女的贬黜为妓,连家里的鸡蛋黄都给摇散了。如此是也不是?”

太史慈和刘繇尽数沉默,显然是刘繇说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那我告诉你,都他娘的是放屁!”

刘邈的一句粗口,再次打碎了两人好不容易在心中竖立起来的贤明形象。

“一帮王八犊子,他们是害怕我刘邈的兵锋吗?扯淡!他们害怕的,是他们和普通百姓沦落到一个起点之后,就再也赶不上别人。”

“即便是我给了他们利好,让他们领先普通百姓十步、百步,他们也依旧不愿意努力蹦跶两下!”

“就像世祖皇帝一样,他以为给这些世家豪族好脸,让他们领先别人,他们就能乖乖的在地上跑了。但其实他们是想直接将这赛道给掀了!这样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超越他们!”

刘邈忽然嘿嘿一笑。

“但是我偏不!我偏不让他们将这道路给掀了!甚至还要让他们亲眼看着那些个平民百姓将他们超越!”

太史慈、刘繇已经彻底不明白刘邈是什么意思。

刘邈这才说出了对那些世家豪强的处置——

“人,除了张允那几个首恶我肯定不会放过。”

“但其他人,都是士族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读书人,我杀了他们岂不可惜?”

刘邈对此事早有打算——

“那些人既然富贵了一辈子,想必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去地里刨食。既然如此,就在江东广设庠校,要他们安心教书。”

两人这才听懂刘邈的话。

竟然是要将这些世家子弟赶去当教书先生?

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刘邈是怎么想出来的?

而刘繇更是最先想到什么,当即阻止道:“刘扬州不可如此!”

“为何?”

还问为何?

刘繇焦急道:“这些世家子弟,对刘扬州您必然是恨之入骨,怎么能够让他们去教导百姓呢?”

刘繇本以为自己的话会让刘邈警觉,岂料刘邈听完后半晌不做动静,随即问了句:“就这?”

什么叫就这?

教育,为人之根本!

让这些痛恨刘邈的世家子弟去教导百姓读书,还不得彻底将百姓给带歪,一起痛骂刘邈?

到时候,说不定明明是从刘邈这得了利好,分了田地的百姓也依旧会在这些人的“熏陶”下对刘邈不满,难道刘邈能不在乎?

刘邈坐在原地想了好久,忽然再次一笑。

“正礼,那我问你,甭管他们骂不骂我,百姓识字了没有?”

“识,识了。”

“那不就对了!”

刘邈一拍桌案。

“再说,他们骂我不是应该的吗?要是哪个王八犊子突然把我家的地也突然给收了,甭管这地是怎么来的,那我肯定也他娘的也骂这王八犊子!”

刘邈甚至表示对那些个士人表示理解!

假如自己是个富二代,然后祖上家产一夜之间化为泡影,那别说是皇帝老子,即便是天王老子自己都要骂上两句!

此乃人之常情,难道还要捏住他们的嘴不让他们骂自己不成?

“再说,反正他们又不敢当面骂我不是?”

刘繇小心翼翼询问:“若他们真的当面骂刘扬州呢?”

“废话!那当然是砍了!”

骂我可以,当面骂不行!

看着方才还表示理解的刘邈再次变得骂骂咧咧,刘繇心中升腾起复杂的情绪。

与如今两汉注重“身后名”不同,刘邈在意的,显然是“生前事”。

即便是知道那帮好不容易逃过性命的士族子弟肯定不会感恩,甚至还会痛骂刘邈,刘邈的底线也只是别在身前狂吠就行。

而为的,仅仅是让百姓逐渐开化,摆脱愚昧……

一想到自己曾经和刘邈这样的人为敌,刘繇与太史慈就更加的良心难安……

不过刘繇还是担心:“话虽如此,可常言道:教书育人,国之大计;尊师重道,人之根本。若是这些人教些别的东西……”

“哈???”

刘邈丝毫不给面子的直接笑喷出来。

“就他们那些连研究“之乎者也”都研究不明白的人,能把什么坏东西教给别人?”

不是刘邈看不起那些江东士人。

要把人教坏,总要先教进去些东西吧?

一天天尽研究些三代之治的之乎者也,这样的人即便是去教又能教出来个什么花来?

那帮人充其量也就教个“商汤伐夏,武王伐纣”,连“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样的东西都教不出来,刘邈害怕个什么劲?

而刘邈此时也终于是向着刘繇发出邀请——

“正礼乃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又曾被举为孝廉,拜为郎中,不知是否愿意为我统筹此事?”

“我?”

刘繇惊骇之下直接跳了起来:“这怎么行呢?”

“正礼不愿意?”

“并非不愿意,只是,只是……”

刘繇之前都还与刘邈为敌,甚至本身就是那些个江东士人名义上的主君,可现在刘邈竟然要自己去统领这些人……刘繇一时都不知道,刘邈这是在试探自己,还是说真的想将这件大事交给自己!

“正礼害怕什么?我与那些江东士人的矛盾,是土地,是资源,既然我将这些东西分割清楚,那难道还要追着这些人一辈子不放吗?”

刘邈此时已经举起酒杯,逼迫起刘繇:“族兄,难道此事,便真的不能答应我吗?”

刘繇此时已经完全无法跟上刘邈的思路。

不过刘繇知道,这肯定是自己向刘邈,同时也是向那些战死的吴郡士卒唯一赎罪的机会。

更何况……

刘邈都叫自己族兄了!自己难道还能拒绝同为刘氏宗亲的兄弟不成?

刘繇双手举杯,郑重其事:“愿为刘扬州分忧!”

搞定了刘繇,刘邈又再次朝着太史慈举杯——

“子义能在毗陵阻挡朱治、韩当良久,可见也是一员良将!既如此,可愿与我一同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正欲回答,却见到自己的老娘正死死瞪着自己,颇有不答应就上来一杖捅死自己的架势!

于是太史慈亦是双手举杯:“愿为刘扬州效犬马之劳!”

这一幕也被刘繇看在眼里。

“啧!这太史慈之母当真是好人啊!”

“可惜就是太老了点,不然……唉!”

刘邈朝刘繇和太史慈左右示意:“既如此,今后勿提往事!自当生死与共!”

“诺!”

这两天气温下降痛风犯了,每次都是晚上疼的睡不着,白天困的睁不开眼睛,所以更新时间会有些波动,不过三章尽快调整哈~

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22/c467931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