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邈在之前了解过刘表提及的“鸿都门学”后,就常常询问之前到过雒阳,见识过鸿都门学的士人其具体是如何操办的。
可许多士人在听到刘邈询问他们这个问题时都是神色有异,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一般,不愿与刘邈细说。
刘邈只能去找刘表昔日的亲信伊籍,询问他相关的事情。
伊籍也是摇头:“刘骠骑去询问他们,却是问错人了。”
“鸿都门学,乃是孝灵皇帝在洛阳鸿都门设立的庠序。”
“其门内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的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之人,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故此他们才不愿意对刘骠骑提及此事。”
刘邈这下才反应过来。
那些个被举荐为孝廉、茂才的豪门士族子弟,就好像是通过定向委培进入重本的人上人。
而鸿都门学的子弟,则是进入专科院校中学了门手艺的贫寒子弟。
结果等到毕业,这帮贫寒子弟得到的工作却比那些人上人的工作还要好!这你让那些个人上人怎么想?
怪不得刘邈一提及鸿都门学,那些士人都是愁眉苦脸,不想与刘邈交谈,敢情是刘邈戳到他们的痛处了啊?
“啧啧,孝灵皇帝这一手玩的漂亮,怪不得世家这么恨他,竟然连“灵”这样的恶谥都给他安上了。”
刘邈明白鸿都门学是怎么个回事后,干脆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想要在荆州重新创立鸿都门学,机伯以为可行吗?”
伊籍被刘邈的话吓了一跳:“刘骠骑何至于此?”
汉灵帝置办鸿都门学,那属于是被世家豪族给逼急眼后的无奈之举。
但是刘邈如今草创基业,对军队,对政治的掌控都要远超汉灵帝,怕是没必要学汉灵帝一样兵行险招吧?
“当然,不可能是“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
刘邈给伊籍解释——
“机伯知道我之前问曹操要来一批工匠吗?”
“知道,当时还颇有非议,让人以为刘骠骑是要享乐为用。”
刘邈点头:“这么说也没错,但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赚钱。”
“张绣之前也曾来问过我此事。”
刘邈将对张绣说过的话又告知了伊籍。
“现在,找这些工匠前来,就是让他们变出【汗血宝马】还有【两千钱的布匹】来。”
伊籍认真了起来:“还请刘骠骑明说。”
“所谓【汗血宝马】,就是珍贵难得之物。”
“就比如一件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器物,就必然称的上珍贵。”
“所谓【两千钱的布匹】,即是比如今市面上都要便宜的货物。”
“前者,可以聚集起顶尖的匠人让他们研究,用心血完成。”
“后者,则是我想创立这“鸿都门学”的本意。”
刘邈指着自己与伊籍面前的矮桌:“机伯以为,一个工匠要多久才能制作这样一张桌子呢?”
伊籍也不是清谈之士,很快就给出刘邈答案——
“锯木和刨料需要一月。”
“雕刻需要一月。”
“开榫与组装需要一月。”
“打磨与上漆需要一月。”
“如此,一个匠人恐怕要四个月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一张木桌。”
刘邈点头。
“那机伯以为,若是将工序拆开,做这木桌又需要多久呢?”
伊籍先是不解,随即眼前一亮!
将工序分开,即是一人锯木和刨料,一人雕刻,一人开榫与组装,一人打磨与上漆。
如此,生产一张木桌的时间就从四个月变成了一个月!
不过伊籍很快迟疑起来。
如此虽然缩短了工期,但却并没有节省人力。
工期虽然缩短了,但人力成本并未节省。
可结合刘邈说要“开办鸿都门学”,伊籍很快就想到了其中关键。
培养一个只精通一个步骤的匠人,也比培养一个精通四个步骤,能完整做出来木桌的匠人可要容易太多了!
若要完整掌握制作一张木桌的技巧,很有可能要耗费两年、三年,甚至更多!
可若是只学锯木和刨料,只学雕刻,只学开榫,那毫无疑问可以极大节省学习的时间。
或许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培养出来四个合格的匠人,去开始制作木桌,去取得收益。
而这些精通一个技艺的匠人,又能继续向弟子传授自己的技艺,出现更多精通这一技艺的学徒,然后壮大工匠的队伍!
伊籍此时已经有些头皮发麻!
若按照刘邈的想法,荆州的作坊产出已经不是翻倍那么简单,而是直接进行爆炸!
而产量的剧增,也就会出现【两千钱的布匹】,甚至【一千钱的布匹】、【几百钱的布匹】这样的东西。
之后荆州的商贾再将这些东西运到河北、运到蜀地,运到汉中去,换回粮食,换回马匹,或者换回其他什么更加珍贵的东西……之后这些东西就能够反哺荆州,让荆州继续壮大,然后投入产出……
伊籍震撼的看着刘邈。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刘邈不是常人。
可他从没有想到,刘邈竟然能够妖孽到这般地步!
仅仅是换了个思路,就瞬间让荆州的产出暴增!
伊籍忽然害怕起来……
“刘骠骑,你有没有想过。若是真到了那种地步,恐怕荆州本地,就将无人耕种粮食?”
如果荆州的产出真的爆炸到了恐怖的地步,那毫无疑问荆州的百姓肯定再也看不上苦哈哈种地得来的那点钱财,取而代之的会全部往手工作坊那里涌去。
到时候若是土地荒芜,伤到了根本,那又该怎么办?
刘邈却摇头道:“机伯不要想太远。”
“如今荆州百姓许多才刚刚有了土地,有了立身之所,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耕种而去当匠人呢?”
“机伯放心,我心里有数,暂时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伊籍却摇头道:“刘骠骑即便再是神人,又如何能压得住人心中的贪念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骠骑弄出来这样一个赚钱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制止天下人往里面去钻呢?”
刘邈笑道:“难道不好吗?机伯难道见不得百姓富裕吗?”
“刘骠骑这是哪里的话?民殷国富,乃是士人毕生理想……可若是动摇【粮食】这一根本,那就是好事变作坏事了。”
“所以我才要去买蜀地、汉中的粮食。”
“这不过治标不治本罢了!蜀地,汉中的粮食也不足以养活这么些人!”
“那就再去外面找!”
刘邈拍着腰间的宝剑:“如今剑在手,船在身,难道还会害怕饿死吗?”
“而且……”
刘邈看伊籍愤怒的盯着自己,忽然“嘿嘿”一笑。
“若是机伯真的担心,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
“刘骠骑何意?”
“之前交趾太守士燮来时,曾说在交趾以南的地方,有小国名为占城!”
“其中有稻谷,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便可丰收。”
“而且这占城稻为早稻,可以与江东的晚稻交错种植,如此粮食产量比之现在怕是要翻上四、五倍不止!”
“如果机伯能够寻来此稻,那以后缺粮一事自然无从谈起。”
伊籍不敢置信:“真有这样的稻种?莫不是那士燮在诓骗刘骠骑?”
“是真是假,去看上一眼不就知道了吗?”
伊籍盯着刘邈:“刘骠骑想让我去?”
“我没说过。”
刘邈确实没有强求伊籍去找占城稻。
但是一想到南面有种能够让粮食增产四五倍的作物,伊籍就忍不住浑身震颤!
若是真有人能够做成此事,那此人便是当世农圣!
这样的诱惑,对于一个有传统道德观念的士大夫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伊籍不由有些幽怨。
刘邈虽然没有强求他去,但是这和强求有什么区别?
“我想要去南面看看。”
“若是真能寻到那样的稻谷,必然会使得百姓安定,大汉昌盛!”
“这是刘荆州的愿望,同样也是我的愿望!”
见伊籍真要去南面“找仙草”,刘邈不由问道:“那我这鸿都门学之事可以仰仗谁呢?”
“南阳人韩暨,可以为刘骠骑解忧。”
刘邈寻来韩暨,发现他虽然是士族出身,但却对工匠技艺十分熟悉,便也是立即决定任用他——
“创办庠序之事,就交由您了!”
韩暨按照匠人工种的不同,将其分为冶铁、木机、纺织、陶瓷、乐师等不同专业。
按照刘邈的构想,从中挑选出技艺精湛的匠人当做导师,授予其他人技艺中的某一工序。
同时,刘邈也正式向荆州、扬州两地的士子招生——
“凡有三长举荐者,皆可入学学习技艺!”
什么经义,什么大道。
与其学那些的,出来学门手艺养家糊口不香吗?
继汉灵帝开创鸿都门学这个史上第一个文艺专科院校之后,刘邈终于是接过了他的接力棒,创办了史上第一个工匠专科院校!
只是有点可惜。
刘邈本来是想将其取名为“蓝翔”的,但是毫无疑问遭到了所有人的鄙夷。
“文昌门学。”
因为这庠序开在了襄阳城的文昌门那边,所以也就继承了灵帝他老人家的传统,统一称作“文昌门学”。
除了名字有些太过高大上,显得有些“野鸡”之外,其余的刘邈倒也还算满意。
“如此,大汉的士子也终于能够本升专了!”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22/c467930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