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 第528章 大道无形

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第528章 大道无形

作者:一缕喧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6 02:29:37

“师父,我突然感觉很多人说什么福报积分,灵魂积分,天人积分的这种事儿有点好笑。”

“为啥啊?”

“因为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哪怕是儒家的一些学问中,也没有他们这种向外抓取计较得失利弊这种修行方式。”

“算你心眼没被堵死,哈哈。

那些本来就是非常可笑的话,还福报积分,灵魂积分,天人积分的。

啥叫福报?啥叫灵魂?啥叫天人?

往一起一揉,哈哈哈哈哈,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嘛,或者叫做能量。

这个能量越强,福报越大,灵魂越强,天人,也就是元神也越强。

总有些人说自己什么这积分积攒了多少,或者那积分负数了多少。

连特么养神都不会的人,你积攒个小狗der积分啦?忽悠一群不懂的人,傻傻的在那认同,去贪求自己也能如何积攒积分。

做一个真正好的人,自然就积攒的,还特么用花钱跟着他去积攒积分去?

自己给自己种因得果,自己培养自己的福报,这不牛逼?还非得上那听白话外求去得劲哈?

更何况,这东西还特么能干负数喽?若是干负数了,那特么人不早就死了嘛?

人不管如何,精气神,缺一不可。怎么也不会没有,因为一没有人就死翘翘了。

别再傻傻的去相信这种话了,好好修心保护好自己的精气神吧,别再随着贪婪心,随着**之心,在那去寻求什么外在的东西啦。

自己就是自己的天神,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心为神,身体即庙宇。还要去哪里找个外神坐在你的庙宇中,占据你心神的位置呢?

你们梦中叫我帮助,还是修我教的剑,本质都是我的炁在,我把这股炁分享给你,你学去啦。

这叫同频共振。也就是所谓的高频震低频,你愿意共振时,我将你的精气神震成阳面。

找师父学的是那些所谓的法术吗?没看过历史吧?

抱着修法术的书,修来修去几十年的,啥也没修成。为啥啊?

因为修的一直都是人的根本,也就是精气神。自身精气神都弱了,还特么修法术呢?修个毛线吧。修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大道无形,讲的一直都是宇宙万物的运转规律。

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命题,源自道德经对宇宙本源的探索。指的是宇宙根本规律超越感官认知,无法用形名具象化描述。道德经开篇即强调道无名、无相、无情的特质,是化生天地万物的终极本源?。

是说最深刻的道理无法形容,揭示其不可言喻的特性?。

道作为无的形态存在,却蕴含生成有的潜能。老子提出无中生有的创生观,认为有形万物皆由无形之道演化而来,如同父母与子女的基因传承关系?。

是超越时空的终极规律,既生成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也支配草木枯荣的自然周期。道德经以玄牝之门喻指其为天地之根,万物皆依其规律运作?。

是自然无为法则?,通过泉水自流、梨树结果等自然现象,老子阐明道法自然的特质:无需刻意作为,却能达成完美秩序。如农夫耕作顺应四时,恰是无为而治的实践典范?。

庄子延伸提出大道无形,妙不可言,强调其超越语言逻辑的维度。道家主张破除对形名的执着,正如修行者需超越打坐、念经等有形形式,直达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一直说的都是破除执念?,摒弃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如蝴蝶不慕艳丽而翩然生姿,保持本真状态即为近道?。

应守中致和?,借鉴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的理念,通过格除物欲恢复本心清明,达到阴阳平衡的生命状态?。

将日常活动如行走、劳作皆视为悟道契机,专注当下而不拘泥形式,实现无所不在的体道境界?。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出自中庸,是儒家心性哲学的重要命题。原文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未发)之(中),指人的情感(喜怒哀乐)尚未被外界触发时的心理状态。此时心性保持纯粹、平静、无偏无倚,是天然的本然状态,即天命之性。

这不是为师总讲的,不受外境影响起心动念嘛?

儒家认为这种状态是人性的根本(天下之大本),是道德实践的内在依据。

(发而中节)之(和),

是说;当情感自然流露时,若能符合礼义节度(中节),达到恰当适度的平衡,即为(和)。

这种(和)被视作社会和谐与道德实践的普遍法则(天下之达道)。

儒家文化说的也是人与自己,自己与自然的平衡之道。儒释道三家其实是一家,只是在各种的文化中生发。

什么三家斗争,根本就没有这事儿,斗的一直都是自以为是的人。

因为万物皆为道,一切言语,行为,任何方式的修行,其根本无不直指人心,以至于真心至性。这个性就是人身上那道,这个道就是与大道一般无二的状态。

都听过道是无情吧?看看为师的无情道。也听过大道无私吧?在看看为师教的有情道。

以无情之心干有情之事,就是道啊。

因掌握了道的规律,所以不以凡间情爱作为真假而论,深知一切发生,皆在变化之中,因缘和合之物也,无有恒定之属性,即无恒定,不以为真,同时不以为假,不以为永恒不变之物。

之后呢?之后以有情之心,用道的规律,定住自己心中最真的情,不贪不求不图,只做最好最爱最真的自己,以己之情己之爱,爱天下苍生,爱世间美好。

道,离人并不遥远,就在生活中。

比如呼吸,比如吃饭,比如喝水,一切皆在道中,道即万事万物自然运转之规律。

将己之一切化为自然之态,则与道无二。

喜欢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请大家收藏:(ixmao)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