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京城一别,华兰两人时不时的会有书信往来,只不过是借着甄嬛和白氏的信件往来打掩护,一月倒也能收到一封。^0 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 章*节.
昨日刚收到一封,顾廷煜说京城春节格外热闹,只是颇为想她。
这话说的露骨,只是两人到底定亲了,也不算逾矩。
华兰细细想着。
还有一年半……
寿安堂内。
甄嬛带着几个孩子来给盛老太太请安,正闲聊着,一个丫鬟进来说墨兰和枫哥病了,今日便不来请安了。
病了?
两个孩子昨日还好好的,今日便一起病了?
怕不是林噙霜给老太太脸色看吧。
甄嬛见老太太神色不改,便问道:“都病了,别是染上风寒了吧?彩环,快去请个大夫来瞧瞧。”
只听那丫鬟答道:“不劳大娘子费心了,我们姨娘己经请了大夫看了,小毛病而己,不打紧的。”
盛老太太忽的开口:“回来让老爷去看看,孩子大了就别住在一起了,没得一个病了传染给另一个。”
甄嬛有些微愣,盛老太太一向是不管事的,今日竟然发话了。
“既然孩子病了,主君看看也是应该的,彩环,下午你就守在门口,主君若回来便带他去林栖阁瞧瞧。?~/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
“是,大娘子。”彩环连声应道,见那丫鬟似是还要开口,便拉着她出去了。
一阵小插曲过后,明兰被妈妈领着去看新房间,如兰蹦蹦跳跳也非要跟去,就剩甄嬛和华兰继续和盛老太太说话。
甄嬛养了明兰这些时日,现下要把她送走,心中十分不舍,将明兰的起居、喜好跟房妈妈说了个明白。
“祖母,你看母亲这担心的,生怕祖母照顾不好明儿似得。”盛华兰玩笑道。
盛老太太心情终于好了些,说道:“你这小丫头,竟然逗弄起你母亲来了,当心她克扣你的嫁妆。”
盛华兰闻言又羞红了脸。
盛老太太又转头跟甄嬛说道:“华儿到底从小在泉州长大,家里也宠着些,散漫惯了,可侯府却不同,规矩大,路数多,没得让华儿吃亏。”
盛华兰也有些紧张,侯府到底高她家太多。纵使白氏是个疼自己的,可也没有什么都不学,都指着白氏从头教导的道理。
盛老太太继续道:“自打华儿订下婚事,我就写信给京里以前的老姐妹,托她们荐个稳重的教养嬷嬷来,那种从宫里出来的老人儿,有涵养懂规矩的又知书达理,让到我们府里来,帮着教华丫头些规矩,只希望大娘子不要怪我多事才好。!d,a′k!a~i\t?a~.\c-o?m¨”
甄嬛自是欣喜地,她虽然对各种规矩都了解,可那都是清朝的规矩,入乡随俗,若是有嬷嬷来教导,华儿也不至于吃亏了。
“母亲也来调侃我,若有嬷嬷教导,我自是万分愿意的,何来介意之说。我倒觉得母亲跟华儿学坏了呢。”甄嬛笑道。
盛华兰眼中蓄泪,母亲这么温柔,祖母这么贴心,她实在是舍不得,情绪再也克制不住,跪服在老太太身前:“祖母……”
盛老太太将华兰抱在怀里,哽咽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你母亲为了你的婚事,千里迢迢赶到京城为你说亲,寻到这样好一门亲事,你父亲也是到处打听那小子的脾气秉性。
你上头有顾侯夫妻,下边有夫婿娘家,将来要懂事听话,等过几日那嬷嬷来了,你好好跟她学规矩,学行事做派,将来到了婆家也能有个尊重。
啊……想那会儿你还没一个枕头大,这会儿都要嫁人了……”
盛华兰不忍老太太伤心,宽慰道:“祖母可要养好身子,孙女还要时常来看望祖母呢……”
一大一小说完到更是伤心了,甄嬛调整好情绪,说道:“母亲不必忧心,主君官运亨通,保不准两年以后就能胜任京官了,说不定我们一起跟华儿去京城呢。到时也不必两地分离,可以常常相见了。”
两人听着也有道理,又不是成亲以后就见不到了,当下也不再伤心。
只是盛华兰到底舍不得祖母,抱着老太太不肯撒手。
盛老太太朝房妈妈使了个眼神,房妈妈进屋拿了个首饰盒子出来。木质看起来有年头,但是周围的金带环纹却华丽生辉,房妈妈把盒子送到炕上。
盛老太太把它递给了华兰道:“华儿,你的嫁妆自是不必我操心,你父母亲自会准备,这是我的陪嫁之物,今日便添到你的嫁妆单子里。”
盛华兰将盒子打开,屋内顿时一片金灿流光,红宝硕大闪亮,每颗都有拇指那么大,大红火热,耀眼夺目,连甄嬛都暗暗吃惊,没想到盛老太太能拿出这样的好东西给华兰,华兰更是怔住了一口气。
房妈妈笑道:“大小姐快收下吧,这上面的红宝石可是当年老候爷从别国弄来的,打成一整副头面给老太太做嫁妆的。
从头上的,身上的,到手上的,足足十八颗,用赤足金仔细镶嵌打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