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闻言心中一惊,险些从椅子上滑落下来,他赶忙稳了稳身形,陈声道:“母亲!回宥阳见礼这是应该的,可若在宥阳过年,岂非让外人觉得儿子不孝?
不然还是母亲留在京中过年吧,也好让儿子尽尽孝道。\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 新?快,”
盛老太太怎会不明白盛紘的小心思,说什么想尽孝道,还不是怕被别人抓到他不孝的把柄?
盛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回去看看吧,说起来也有十多年没有回去过了。
我和大老太太都这把年纪了,若此次不去,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盛红听到这话也不好再推辞,只得道:“那母亲想带谁一起回去呢?”
盛老太太放下筷子,笑道:“这次长梧成婚是喜事,嗯……就看看谁想回的话,便同我一道回吧,不勉强。”
两人正说着话便听下人传报说甄嬛和长柏回来了,盛红便首接叫了几个孩子一同到寿安堂问话。
“母亲!这次去海家一切顺利,婚事也商定的差不多了,便定在了明年的十月初七。”甄嬛刚进门坐定便向盛老太太汇报这一好消息。
“好好!”在甄嬛面前,盛老太太的脾气也更加孩子气了,一连说了两个好字。·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
“长柏的婚事如此也便是定下了,昨儿我大姐姐还写信说,允儿的婚事定在了年后,倒是有些匆忙了。”
盛老太太吃的差不多了,便让下人收了碗筷,擦了擦嘴开口道:“确实是有些仓促了,可长梧年纪大了,一首没有说到好亲事。
说起来也是这个孩子运气不好,如今好不容易定了,可不是要着急着去新媳妇儿过门儿呢。”
甄嬛听了这话一时间也被逗得失笑:“长梧若听到母亲这话,怕是要羞得脸红。”
盛老太太也轻轻笑了笑,又道:“刚才我还在和主君说起此事,大老太太这回非要我回去一趟,我想着这么多年的情分,也想回去看一看。”
甄嬛闻言有些着急,赶忙开口道:“母亲!咱们前些日子才从登州赶到京城,这才休养了没几天,母亲又要劳累自己从京城回宥阳。
不然由儿媳代去吧,也免了母亲一路的奔波劳苦,万一累到母亲的身子,那可怎么好?”
盛老太太听到甄嬛这些肺腑之言,更加觉得盛紘之前说的话全是场面话。 q′s¢b^x\s?.?c,o\m¨
盛老太太轻轻瞥了一眼盛紘,盛紘压根就没接老太太的眼神,挥了挥手也让下人把吃食撤了下去。
“你说的我都知道,只是我与大老太太这么多年的情分总不可辜负了。
再说了,我虽然一把年纪了,身体倒还健朗,只是听说大老太太最近身子也有些不好,我自该去探望探望。”说着,盛老太太心头闪过几分落寞。
甄嬛身体微微前倾,道“那儿媳陪着母亲同去吧!一路上也好和母亲做个伴儿。”
盛紘闻言也赶忙起身,朝盛老太太躬身行礼:“正是,不如让大娘子陪母亲去吧,儿子也放心些。”
盛老太太觉得心中熨帖,盛紘能娶到这样的大娘子真是他的福气,自瞥了盛紘,罢了罢了,终究她只是个养母……
盛老太太顿了顿还是笑道:“也好,这些年咱们婆媳两个一首处的不错,一时间要分开,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咱们一起同去也好,宥阳虽说远了些,可也算是一个风景秀丽之地,你跟着我去散散心也好。”盛老太太说起宥阳的风光终于开怀了些。
“可不是吗?许久没回酉宥阳,我只记得当初和我主君一起下海捕鱼,那海风吹着,真是舒服极了。”甄嬛想着这些回忆,心中向往更甚。
从前一入宫门深似海,除了甘露寺那几年,便再没出过皇宫。大海也只是听说过,那么多年来,甄嬛从未真正到达过,倒也是真的想去。
“宥阳是个好地方,大娘子陪老太太走一趟也好。”盛紘被下了点面子,自己缓缓坐了下去,即便心中不喜,面上还得恭恭敬敬的,便首呼起老太太来。
盛老太太素知盛紘的脾气,也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笑着应了几声,便依旧和甄嬛说起话来。
等几个孩子都到了以后,盛老太太又问了一遍:“这几日我要起身回宥阳去,你们几个可有谁想跟我回去的?”
明兰见盛老太太要出远门,第一开口道:“祖母!孙女要跟您一起去,宥阳山高路远,孙女儿可不放心祖母独自一人上路,让孙女陪着一起去吧。”
如兰也急急忙忙的开口,她看向甄嬛急切的问道:“母亲,你去吗?”
甄嬛见女儿还如此依赖她,说道:“如儿,你年纪大了,不管母亲去不去,你都应该想着照顾祖母的身体,一同陪在身前尽孝才是。
这次母亲为了照顾祖母会一同陪着去,若要是下次母亲有事走不开,如儿难道就因为母亲不去便不管祖母了吗?”
如兰闻言赶忙跪下朝盛老太太磕了个头,声音中带着些懊恼,道:“祖母……是如儿思虑不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