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的燕京,秋意渐浓,燥热被一丝凉风吹散,天空愈发高远。′0?0¨暁`税`网^ -已?发-布?蕞_鑫 蟑 劫\
自从上次探班后,顾道便成了《有话好好说》剧组的常客。他也不掺和具体的拍摄,就是提溜点烟酒饮料,往监视器后面一坐,跟张亿谋师兄聊聊镜头,跟姜纹侃侃大山。
一来二去,他和姜纹的关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升温,从最初带着客套的相互欣赏,变成了能勾肩搭背、互开玩笑的朋友。
通过姜纹,顾道还认识了他的弟弟,姜伍。
兄弟俩站在一起,是极有趣的对比。圈里人常说“姜文不文,姜武不武”,顾道见了真人,才深感此言不虚。
哥哥姜纹,浑身透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匪气”,眼神锐利,思维跳脱,像一团随时会爆炸的烈火。而弟弟姜伍,人如其名,长相敦厚,性子细腻温和,待人接物都透着一股让人舒服的沉稳,与“武”字毫不沾边。
“你看看,我这弟弟,比我懂事儿多了。”姜纹叼着烟,用胳膊肘捅了捅顾道,语气里是藏不住的骄傲。
顾道笑着点头,他能感觉到,这兄弟俩的感情是真好。
除了混迹剧组,顾道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伴父母。
回到燕京这十几天,他在家里的地位经历了一场奇妙的过山车之旅。
刚回来那几天,他是父母眼中从花旗国载誉归来的“好大儿”,母亲李虹天天换着花样给他做川菜,父亲顾明虽然嘴上不说,但那张严肃的脸上,眼角的笑意却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可一个多星期过去,新鲜劲儿淡了,顾道的地位就首线下降。
“儿子,你今天又不出门啊?”李虹一边择菜一边念叨。
“没事儿你就出去转转,老在家里待着干什么?跟朋友吃吃饭,聊聊天去。”顾明也开始“赶人”。
顾道哭笑不得,他知道,这就是最真实的亲情,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客套,只有最朴实的关心。?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他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逸,但心里也确实在惦记着《海上钢琴师》的事。
艾玛和华纳那边到底沟通得怎么样了?那场饭局的效力,是否己经传导到了大洋彼岸?
就在他心里琢磨的时候,国际长途电话打了进来。
是艾玛。
“顾!”艾玛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我们成功了!华纳董事会刚刚通过决议,将正式启动《海上钢琴师》引进花夏的流程!他们会以‘文化交流重点项目’的名义,向华夏官方进行推荐!”
顾道的心,瞬间落定。
成了!
华纳官方出面推荐,再加上司徒老师和王副局长在国内打下的基础,这条路,基本上己经铺平了。
“太好了,艾玛。辛苦你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艾玛笑道,“你现在,只需要在燕京,等待最终的好消息。”
挂了电话,顾道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通泰。
恰在此时,他又从陈恺歌师兄那里得知一个消息——巩莉姐即将回国,为《荆轲刺秦王》做一些前期准备。
顾道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巩莉的国际长途。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沙哑,但极具辨识度的女声。
“巩莉姐,是我,顾道。”
“小顾?!”巩莉的声音瞬间变得惊喜,“你这个大导演,怎么想起给姐姐打电话了?”
“这不是听说姐姐要回国了嘛,我正好也在燕京,寻思着怎么也得给您接风洗尘啊。”顾道笑着说,“我跟恺歌师兄和陈虹姐说了,大家一起,为您接风。”
“真的?你也在燕京?”巩莉显得非常开心,“太好了!我本来还打算十月份再回去,既然你这个大忙人都在,那我必须得提前!我马上改机票!”
顾道能听出她话语里的真诚与热情,便笑着应下。_0.0-小¨税!王. ¨免·废^粤?读′
他当然也明白,这份热情背后,或许也掺杂着巩莉姐对于好莱坞的渴望。
作为闯荡国际影坛最成功的华夏女星,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真正打入那个圈子的核心,需要的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由自己主演的、能席卷全球的作品,而如今的顾道,无疑是她眼中最快、也是最稳妥的一条快车道。
几天后,燕京国际机场。
顾道戴着一顶鸭舌帽,低调地站在国际到达出口。没过多久,人群中一阵小小的骚动,他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巩莉穿着一件简约的米色风衣,戴着墨镜,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即便是在旅途的疲惫中,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巨星气场,依旧让她在人群中鹤立鸡群。
“巩莉姐!”顾道迎了上去。
“小顾!”巩莉摘下墨镜,露出一张明艳动人的脸,给了顾道一个热情的拥抱。
上了车,巩莉的经纪人识趣地坐到了副驾,将后排空间留给了两人。
“晚上去哪儿吃啊?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