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昆仑海岸,潮水带着咸腥气拍打着礁石,卷起雪白的浪花。物流堂新搭的海边驿站里,蒯迪元正对着一幅泛黄的《四海舆图》出神,图上用朱砂勾勒的航线蜿蜒如蛇,尽头标注着“龙宫”二字,旁边画着个小小的龟甲图案。
“师父,龙宫的使者真的会来吗?”林风擦了擦额头的汗,将最后一只乾坤箱搬到驿站的石台上。箱子表面特意刻了防水纹,在阳光下泛着青幽的光,“听说深海的灵力比黑风岭的乱流还凶,能把铁器都蚀成粉末,咱们的箱子真能扛住?”
蒯迪元指尖点在“龙宫”二字上,那里的墨迹微微发潮,像是刚被海水浸润过。三日前,一只背驮铜匣的老海龟爬上昆仑海岸,匣内装着龙宫的邀请函,用珍珠母贝雕刻着一行字:“愿借流通之道,通四海之谊,以龟甲为信。”
“会来的。”他望着远处翻涌的海平面,目光穿透层层水雾,仿佛能看到深海里摇曳的珊瑚宫殿,“龙族掌管四海灵力,比我们更清楚流通的重要性。只是海底的规则与陆地不同,得用他们的法子才行。”
话音未落,海面突然涌起一道水墙,水墙散去时,一个穿着银鳞甲的青年踏浪而来,身后跟着两名持戟的虾兵。青年额间有块菱形的蓝宝石,随着呼吸轻轻闪烁,正是龙宫的三太子敖青。
“蒯堂主。”敖青的声音带着水流的清润,目光扫过驿站里的乾坤箱,眉头微蹙,“这些便是你们用来‘流通’的法器?看起来……有些单薄。”
蒯迪元并不在意他的轻视,指着箱身的防水纹:“太子殿下请看,这纹路融入了龙宫的潮汐诀,能顺着海水的灵力流动,就像鱼群借洋流迁徙,不会被水压伤着。只是有一样,还得请殿下帮忙。”
他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龟甲,甲面上布满细密的裂纹,正是老海龟送来的信物。“陆地的锁灵术镇不住深海的灵力,得用龙宫的龟甲密令激活它,让箱子能跟着四海的灵脉走。”
敖青接过龟甲,指尖抚过那些裂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竟能看懂龟甲的纹路?这是我族用来稳定海眼的秘宝,寻常修士连碰都不敢碰。”
“流通之道,贵在知彼。”蒯迪元笑了笑,“来之前我研究了三个月的潮汐图,发现海底的灵脉流动与龟甲裂纹的走向一模一样,就像……就像大地的经络与因果线的纠缠。”
敖青深深看了他一眼,突然将龟甲按在乾坤箱上。龟甲的裂纹亮起金色的光,顺着防水纹蔓延,在箱身织成一张细密的网。箱内突然传来“咕噜”的轻响,像是有水流在里面循环,原本青幽的箱体竟透出淡淡的蓝光,与海面的波光遥相呼应。
“成了!”林风惊喜地拍手,“箱子好像活过来了!”
“这只是开始。”敖青收回手,银鳞甲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海底不比陆地,缩地成寸术在这里会失效,因为海水的灵力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空间节点。要去龙宫,得跟着灵脉走,就像你们在陆地上跟着江河走一样。”
他领着众人走到海边的一块巨石前,巨石上布满蜂窝状的孔洞,海水从孔中涌出,形成一道道旋转的漩涡。“这是四海灵脉的入口,漩涡中心的光带就是路。但它只认龟甲密令,寻常人进去,会被卷进时空乱流,再也出不来。”
蒯迪元看着漩涡中心那道淡蓝色的光带,果然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波动——与龟甲裂纹的灵力频率完全一致。他转头看向赵安,这孩子最近在融合术法上进步神速,尤其擅长在流动的灵力中找到平衡。
“赵安,你敢试试吗?”
赵安攥紧了手里的穿云符,符纸已经用龙宫的海藻汁浸泡过,边缘泛着湿润的绿。他想起叛逃时在黑风岭的恐惧,再看看眼前旋转的漩涡,突然挺直了脊背:“弟子想试试。”
敖青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将一枚海螺塞给他:“若遇危险,就吹这海螺,我会派人接应。但记住,在灵脉里只能顺流,不能逆行,就像你们说的‘随流纹’,得跟着它的性子走。”
赵安深吸一口气,抱着激活了龟甲密令的乾坤箱,一步步走进漩涡。蓝光瞬间将他吞没,石台上的众人只能看到箱身的蓝光在漩涡中起伏,像深海里一盏摇晃的灯。
“他……他能行吗?”林风紧张得手心冒汗。
蒯迪元没有说话,只是闭上眼,运转因果道印。丹田内的道印轻轻旋转,他仿佛能“看”到赵安正顺着灵脉前行:起初有些慌乱,脚步踉跄,差点被一股逆流冲偏;但很快,他想起了随流纹的要诀,身体渐渐放松,像一片树叶般顺着光带滑行,穿云符在他头顶展开,避开了那些尖锐的礁石虚影。
一炷香后,漩涡突然平静下来,赵安的身影重新出现,怀里的乾坤箱安然无恙,只是衣袍沾了些海水,发梢还在滴水。
“成了!”他举起箱子,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里面的灵米一点没湿,符纸也没皱!龙宫的虾兵说……说这是第一只靠‘凡俗法器’送到的包裹,龙王要亲自见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