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局长陈平坐在办公桌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拨通了溪头镇党委书记刘鹏的电话。/k\a/y?e¨-¨g\e`.·c o m`
“刘书记,农户动员得怎么样了?县长可是一首惦记着这事呢。” 陈平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电话那头的刘鹏叹了口气:“陈局长,我这刚铺开架势动员,阻力不小啊。很多农户对新作物心里没底,都抱着观望态度,说啥也不肯轻易尝试。”
“刘书记,这可是叶县长主抓的第一个项目,咱们必须拿出成效来。” 陈平语气加重了几分,“我还等着靠这个项目在县长面前好好表现呢,你可不能掉链子。”
刘鹏苦笑:“我何尝不想做好?可县长特意交代了,第一次种植不能贪多求快,得尊重农户意愿。”
“话是这么说,但你的优势就在‘第一次’啊!” 陈平连忙点拨,
“这次你要是能做出规模、见了效益,后面其他乡镇跟风种植时,你溪头镇就是标杆!要是起步慢了,等别人追上来,你的先发优势就没了。”
顿了顿,抛出诱惑,“农业局的技术员就这么多,这次我可以全部调到溪头镇搞培训、做指导,后面其他乡镇再想争取这待遇,可就难了。¨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刘鹏心里一动,陈局长的话点醒了自己 —— 必须抢占先机,才能在后续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你说得有道理,我再想想办法,加大动员力度!”
挂了电话,刘鹏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琢磨着,农户犹豫的核心无非是怕担风险,只要解决了 “后顾之忧”,动员工作肯定能打开局面。
这个西兰花种植排头兵自己是当定了,就是以后全县都种植了西兰花,我也要让所有人知道是溪头镇最先种植的,其他乡镇都是从溪头镇学习的经验。
当即决定召开全镇干部大会,把所有村支书都召集到镇政府。
镇政府大礼堂,刘鹏看着台下神色各异的村支书,开门见山:
“今天开会就一个主题 —— 全力以赴动员农户种植西兰花。这不仅是县里的重点项目,更是咱们溪头镇增收致富的好机会。”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村支书面露难色地开口:“刘书记,动员种植没问题,可真要是种出来卖不出去,农户闹起来堵门,我们可招架不住啊!” 这话道出了所有人的顾虑,不少人纷纷点头附和。\优-品·小~税*网/ -耕^歆_嶵¨全^
刘鹏看着大家迟疑的神情,咬了咬牙,郑重承诺:“大家放心!这次种植西兰花,县里和镇里都会给补贴。
更重要的是,种出来的西兰花由镇里统一负责销售!真要是卖不出去,镇里出钱全部收购!相当于只要你种,就包赚钱!”
“书记,这话算数?” 有村支书激动地追问。
“我刘鹏说到做到!出了问题你们首接找我!” 刘鹏一拍桌子,语气斩钉截铁。
这个承诺如同一颗定心丸,彻底打消了村支书们的顾虑。大家立刻热情高涨起来,纷纷表示回去后立刻入户动员。
散会后,各村迅速行动,统计种植面积、登记农户信息,溪头镇的西兰花种植动员工作真正驶入了快车道。
几天后,统计结果报上来时,连刘鹏自己都吃了一惊 —— 全镇共有一千五百亩土地确定种植西兰花。
叶怀民接到汇报后更是惊讶,连忙指示:“规模上来了,更要把好技术关、种苗关,每个环节都得安排到位,绝不能出岔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怀民三天两头就往溪头镇跑,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准备情况;
农业局的技术员更是全员上阵,手把手给农户做培训;
陈平亲自盯着种苗采购,确保 “喜盈门” 品种按时送达。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奋战,在三月底前,一千五百亩西兰花幼苗全部完成定植,整齐的田垄上冒出嫩绿的新芽,为丰泰县的乡村振兴画卷添上了充满希望的一笔。
叶怀民正在批阅溪头镇西兰花种植的进度报告,办公桌上的私人电话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 “季微微” 的名字。
笑着接起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老婆开心的声音。
“怀民!告诉你个好消息!刘启铭和姑父的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了,他们真的是父子!” 季微微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透过电流都能感受到她的开心。
叶怀民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虽然早己凭借异能预知到这个结果,但亲耳听到确认消息,心中还是涌起一阵暖意。
“太好了!” 语气里难掩喜悦,“这个消息还有谁知道?”
“目前就我知道结果,还没告诉姑姑和姑父,想先跟你商量下该怎么处理。” 季微微的声音沉稳了些,显然知道这件事需要谨慎对待。
“做得对,这事儿急不得。” 叶怀民沉吟道,“你先别声张,我这边先找机会和刘启铭沟通一下,看看他的想法再说,
毕竟这对他来说太突然,需要点时间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