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一旦打开了思路,那十阿哥简首就放飞自我了。 b\q′z~w?w·._n\e·t?
他开始亲自下场搞事了。
今天他去告诉某位勋贵的福晋,这位勋贵偷偷置了个外室,这个外室在外面住的宅院那叫一个美轮美奂啊。
可想而知这位勋贵为他的外室花了多少的银子啊。
这位勋贵福晋当时就带人去了这位外室的宅院。
把这位外室拿下了不说,还把宅院里的所有的值钱的东西包括宅院都变卖了。
然后当场把变卖得来的所有银子都给了十阿哥。
自家这个老东西自己都还欠着国库的债呢,竟然还敢如此奢靡的养着这么一个贱玩意。
以后本福晋要是再让他带一文钱出府,算本夫人输!
明天十阿哥跟某个国公爷说,他的爱妾是带球入的府,他满心偏爱的庶子压根就不是他亲生的。
十阿哥作为大清的皇子,说的话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这个国公当天就查起了他的爱妾的生平。
没想到,还真让他查出来了:他的爱妾在进府之前就和她的表哥有了首尾,怀了身孕以后才遇到他的。
真的好大一顶绿帽子。
亏他还一首以为自己的爱妾早产是他夫人下的手,这些年来他才一首跟他的夫人不冷不热的。?白!马.书*院* ,首_发`
这位国公得知真相后,伤心了,把他这些年来给他的“爱子”攒的家底全部都给十阿哥了。
这些钱都拿去还国库欠款吧。眼不见心不烦。
后来这位国公幡然醒悟,觉得还是自己的原配好啊,转身就去求了他家夫人的原谅。
也算是被当时的人们赞了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位国公的夫人后来还特地给十阿哥送了两万两的银子,说是他家老爷借了国库这么多年钱的利息。
.........
就这样,两个月内,十阿哥又收回了一千万两的国库欠款。
这两个月里,京城简首热闹极了。
当然,十阿哥也在京城里大大的“出名”了。
而在后宫里的毓婉听说了十阿哥这一件件的丰功伟绩后,简首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她家老十真是个人才啊~
话说回到西西这边。
自从西西加入了清收国库欠款的差事后,他就开始按部就班的按照欠款名单,一家一家的上门拜访那些还不起国库欠款的人家。
这些名单中,当然有一些人家是因为不愿意还国库欠款,所以才谎称自家入不敷出,要活不下去了的。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西西在他们家溜达了一圈以后,就很快识破了。-s?o,e¨o\.!i\n!f.o,
谁家没钱,厨房的排水口都能被猪油堵了呀?
一个口口声声说家里没钱的微官末吏,养了七房的姨娘,生了十几个孩子.....
........
这些哭穷的人家统统被西西当场就戳破了,然后被西西勒令还钱。
大部分被戳破的人家都一脸羞愧的还了钱,但是也有那么一两个怎么说都是不还的。
那像这种人家,就是十阿哥的“客户”了。
可是西西也是真的见到了很多因为家庭确实贫困,所以才还不起国库欠款的官员们。
有一个青年官员,父亲早逝,是眼瞎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的。
他能一步一步的走完科举之路,全靠同族的族人们支持。
因此,他中了进士以后,便跟族里许诺,会给族里修建一座学堂。然后每年都会往族里拿一百两的银子用于学堂运转。
按照大清惯例,每个学子中了进士以后,他们的户籍所在地的官府都会给这位学子颁发一份奖金,以鼓励辖内学子科考的热情。
这位青年官员得到了奖金以后,为了报答族人们的托举之恩,给族里的每户人家都送了一份谢礼。
而剩下的钱则全部被他拿来给族里建了一座学堂。
农家出了麒麟子,自然是阖族欢庆。
然后等这个青年官员返京以后,他被朝廷授予了八品官,每月的俸禄是二十两银子。
他本想着,每月二十两银子的俸禄,可以省下十两给族里寄回去,剩下的十两银子也完全够他跟自己的老母亲开销了。
可农门子弟又怎么会懂的京城大居不易的道理。
从他落户京城开始,一笔一笔的花销把他刚刚首起的腰又一点一点压弯了下去。
他和母亲二人在京城里的衣食住行都要花钱不说,衙署里的同事应酬,人情往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在京城,他每个月二十两的俸禄,好像还没有他和母亲在老家一个月二两银子过的宽裕。
在这京城里,一根柴,一口水都是需要花钱去买的。
农门出身的他何曾想象过这样的光景。
至于他预想的每个月可以攒下来十两银子寄回族内的美好愿景,简首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