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看见陈如玉回来了,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神色,连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道:“玉儿啊,事情都处理好了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
“祖母您放心吧,我都处理好了,一切都很顺利呢。??×秒°章>?节?小ˉ-;说?网-|^ t 更~`新?最e¨快±?=”
外祖母看着外孙女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有些心疼。
她顺手夹起一块肉,放到如玉的碗里,温柔地说道:“好孩子,快吃吧。以后这些事情就让哥哥们去做吧,你一个小姑娘家,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完了,会让哥哥们觉得自己很无能,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呀。等他们长大了,遇到事情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陈如玉越想越觉得外祖母说得有道理,她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给哥哥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处理事情。毕竟,每个人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陈如玉笑着对外祖母说:“祖母,您说得对,我以后会注意的。”这时,大哥开口道:“妹妹,其实我们也想多帮家里分担些事,只是以前你总冲在前面,我们都没机会。`看_书`屋· ¨更!新*最?快-”二哥也在一旁点头:“是啊,妹妹,以后有事儿也让我们试试。”其他几位哥哥也在旁边点头。
陈如玉看着几位哥哥认真的模样,心里暖暖的,点头应道:“好,以后咱们一起把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县令酒足饭饱之后,与陈如玉约定好了明日去看地的具体时间,便心满意足地带着师爷起身告辞。这顿饭对县令来说,无疑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历,让他在为官生涯中留下了一段独特的记忆。
用过晚餐,陈如玉也跟着家人一同回到院子里。此时,己有不少族人用过晚饭,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纷纷拿着凳子,早早地在戏台前占据有利位置,满心期待着戏班子的开场表演。
陈如玉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对看戏情有独钟,小七和哥哥自然也不例外。为了让家人能更舒适地观看演出,陈如玉特意吩咐护卫搬来西张吃饭用的桌子,放置在戏台下方,并在周围摆放了一些凳子。
距离开唱还有大约半个时辰,陈如玉回到家中稍作洗漱,便迫不及待地再次赶往大晒场。/我?的-书/城` /追-最 新-章,节¢一路上,她看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族人,或拖儿带女,或扶老携幼,都兴高采烈地拿着凳子,朝晒场走去。
当陈如玉一家人出现在村道上时,族人纷纷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大家有说有笑,边走边聊,仿佛整个村庄都被这欢快的氛围所笼罩。等到走近戏台子下面,她惊奇的发现,今天的新郎新娘,几乎都来了,这是看戏比洞房重要?
当戏班子开始唱戏时,原本喧闹嘈杂的大晒场突然间变得鸦雀无声。那些从未看过戏的陈家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他们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悲伤哭泣,时而开怀大笑。
陈如玉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她觉得这一切都非常有趣,因为她知道这只是一场戏,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当她看到祖母和外祖母哭得眼睛通红时,她不禁有些担心。
陈如玉急忙走到两位老人身边,轻声安慰道:“祖母、外祖母,你们别哭了,这只是在演戏而己,都是假的呀。”她本以为这样可以让她们停止哭泣,却没想到这两个老太太竟然不约而同地伸出手,像推开一件无关紧要的物品一样,将她拨到了一边。
陈如玉惊愕地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股失落感。她不明白为什么祖母和外祖母会如此投入,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些古人真是太多情了。
接着,她转头看向自己的娘亲,只见娘亲己经哭得泣不成声,整个人都倒在了父亲的怀里。陈如玉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着。
在众人的恋恋不舍中,戏文终于落下了帷幕。大家都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仿佛还没有从故事里走出来,一个个都显得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去。
陈如玉看着这一幕,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她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说道:“各位乡亲们,今晚的戏己经演完啦,大家都早点回家休息吧,明晚还有更精彩的呢!”
然而,人们似乎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依然围聚在戏台周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剧情。陈如玉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去找里正。
见到里正后,陈如玉将今天外面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两人经过一番商议,都认为如果把戏台搭在外面,人太多了,带小孩子的话很容易被踩踏,或者发生其他危险,实在不太安全。
经过深思熟虑,陈如玉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决定让戏班子的班主帮忙,再找一个戏班子过来,在外面搭戏台子,专门给外村的人唱戏。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外村人的需求,又能保证本村人的安全。
就这样,陈如玉和里正一块儿找到了戏班子的班主,把他们的主意和计划一股脑儿地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