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当年逼的少林先辈们不得不废散功的镇魔易筋经练到八转的困境吗?”
圣僧看着散发无量光与热的韦小宝,惊叹道。
没办法,此刻韦小宝可比易继风更非人。
无量光热化作白光自内而外透体而出,衬托的韦小宝仿佛传说中头顶无量福德智慧光环的神佛一般。
当然看着漂亮的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
要不是有易继风这新生的门在,只要有一点点的白光爆发。
现场除了传鹰,其他人都会死的悄无声息。
“大师,这位小宝大师他能挺得过这一关?”黄蓉闭着眼睛问道。
没办法不闭眼,毕竟只要稍微看到韦小宝身上那白光。
一股热气就由内而外的诞生,想要把整个人给焚烧掉。
“小黄蓉好好看,这是你的机缘。”
圣僧顺手一拍,一股柔易若水的武道之理流进了黄蓉的心间。
不过,这份传功对黄蓉来说,完全不亚于把它直接扔到东海的台风漩涡之中。
没办法,她的武功跟圣僧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庞大的信息流冲击之下,让黄蓉如同在惊涛骇浪中驾驭一叶扁舟,识海几欲崩裂。
心海之中,刹那间风高浪急,黑云压城,水龙卷倒卷入天。
她紧咬牙关,以自己的智慧强行梳理、消化这份大机缘。
毕竟她不痴迷武学归不痴迷,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她可不想错过。
拼尽全力思考之际,黄蓉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瞬间又被周围的高温蒸腾。
不过,就在她苦苦支撑之际,圣僧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直接传入她动荡的心神深处:
“观其势,感其流。
莫抗天威,如水随形。
渊深纳百川,至柔克至刚。
此即,道。”
这寥寥数语,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明了“柔易”的核心精髓。
黄蓉福至心灵,不再试图强行“理解”或“控制”那浩瀚的感悟。
而是彻底放开身心,让自己的意识真正“化水”。
她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融入了那无处不在的“水”之韵律中。
“我即为水。”
黄蓉睁眼之后,注视着韦小宝身上的光晕。
意识也随着光晕表面的光热洪流起伏,更随着圣僧感悟的深流旋转。
痛苦依旧存在,却不再是撕裂的酷刑,反而成了一种淬炼的灼热,一种蜕变必须经历的洗礼。
“看到了吗?”圣僧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和引导。
在圣僧的“柔易”视角加持下,黄蓉“看”清了。
她“看”到韦小宝周身爆发的无量光热,不再仅仅是刺目的毁灭之源。
它们内部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狂暴却有序的韵律。
那纯粹的能量集合,浩瀚无边,却又带着一种意志?
一种纯粹到近乎冷酷、宏大至漠视个体的意志。
黄蓉从来没想过,一个人的真劲内力。
不,这玩意儿根本不该称为内力了,它比那些狂乱的天地之气都还要狂暴亿万倍。
但这股毁灭性质的力量,此刻却在韦小宝体内保持着一种诡异的、令人心悸的稳定。
“那是什么?”
黄蓉的声音带着一丝源自灵魂深处的疑惑。
她感觉自己窥见的并非力量,而是某种宇宙的真理,或者说秩序,而且这秩序仿佛带着自己的意识。
这种事儿真的不是她在发梦吗?
“是势,天地毁灭之势,昊天降临之势。”
传鹰的声音低沉而肃穆,如洪钟大吕,穿透了光热的轰鸣,直接烙印在黄蓉的心神之上。
他的目光穿透了那层人形的光晕,仿佛直视着宇宙的核心:“昊天者,至大无极,元气本根,万物之始,亦为万物之终。”
他微微一顿,似乎在斟酌着怎么能把这个东西给说清楚。
“本来要是按部就班的镇魔易筋经修炼就会像圣僧说的一样,八转洞开自身之门之时,再以自身之门启天地之门,以人抗天。
但这种撬动天地本根之事,不要说是这种粗犷的办法。
哪怕是精细到不能再精细,都十分容易行差踏错。
所以少林先辈们凡走到这一步,功力自行运转之下,天人相合相抗,必死无疑。
“毕竟昊天何其广博,凡人之躯,妄图以自身意志强启天地本源之门,无异于蝼蚁撼山,萤火逐日。
其势浩瀚无垠,其威沛然莫御,非人力所能承载,更非意志所能强行扭转。
少林先辈们洞悉此理,知道强求无用,最终只得选择废功自保。
散去那引动天威的根基,以保全性命,也保全了少林这门传承。”传鹰感慨的说道。
武学一道当真是博大精深,如此暴力的直面天地本根的法子居然也能创造出来,真不知道第一代创始人是如何修炼的。
“但这位小宝大师很明显不想干这么凶险的事儿。
偏偏他又想借着镇魔易筋经的能力把自己身上过往的一切都给熔炼,以及彻底的脱胎换骨,重塑身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