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82章 渡河南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82章 渡河南下

作者:就爱啃鸡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3 18:04:42

念及于此,洪承畴立马调集麾下诸将,从四面八方赶往孟津渡口,准备给这帮反贼们来个瓮中捉鳖。

可就在这时,前线突然传来一个令众将都意想不到的消息:

钦差监军李进朝和卢有德发话了,命令洪承畴不得带兵前往孟津渡,以免破坏招降一事。

这杨进朝和卢九德,本是崇祯派往前线充当监军的太监。

两人一听说有贼寇主动前来投降,而且还孝敬了几十箱银子,眼珠子都瞪圆了。

这可是大功一件呐!

两人当机立断,根本没和洪承畴知会一声,直接答应了招降一事。

杨进朝和卢九德的权利着实不小。

在离京之前,崇祯担心他们不能慑服这群骄兵悍将,还特意给他俩头上加了个“节制诸将”的名头。

可这一加,就坏了大事。

这帮太监,嘴上喊着是为皇爷分忧,为朝廷办事,然而骨子里却都是群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之辈。

眼见官军同意了招降一事,王自用立刻派遣张妙手,贺双全等几位首领,将剩下的十几箱金银,全都抬去了彰德府,拜谒杨进朝和卢九德。

论能屈能伸,这帮起义军的首领们可谓是一绝。

为了尽可能打消官军疑虑,张妙手等人不仅奉上银子,而且姿态放得极低,每天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把两个死太监哄得一愣一愣的。

看在银子和面子的份上,这俩太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军机谋略,干脆绕过了总督洪承畴,直接以“钦差监军”的身份,代表皇帝,下令叫停了所有针对“降军”的围剿行动。

并且还严令洪承畴及其麾下各路官军,不准在农民军放下武器后,行杀降之举,务必要“以德服人,彰显皇恩浩荡。”

洪承畴接到这两道命令,气得是七窍生烟。

眼看大半年的心血即将付之东流,他气急败坏,帅帐之内,凡是能砸的东西,片刻间便被他砸了个稀烂。

“混账!”

“阉竖误国!误国啊!”

洪承畴仰天长叹,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气到了极致。

可就算洪承畴再怎么不甘心,再怎么气愤,也无能为力。

杨进朝和卢九德这两个监军太监,代表的可是皇命,头上安的是节制诸将的权利。

洪承畴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公然违抗皇权,跟皇帝的代言人对着干。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自用等一干反贼,在京营的“严加看管”下,大摇大摆的走出山区,驻扎在孟县附近。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能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小股部队,驻扎在渡口附近,防止贼兵突然渡河南逃。

而起义军这边,自从搭上了监军太监这条线,日子一下就好了起来。

不仅从山里走出来了,甚至还能驻扎在富庶的孟县周边,总算是有了一个后勤基地。

王自用、高迎祥等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宝贵的喘息之机。

各路首领严令麾下将士,不准扰民、不准劫掠,试图与孟县附近的百姓搞好关系。

义军一面假意与王朴、杨进朝和卢九德等人虚与委蛇,拖延时间;

一面派出精干人手,乔装打扮后进入孟县,向城里的百姓商贩购买粮食、棉衣、药材等物资,补充给养。

虽然义军行动隐蔽,将王朴等人骗了过去,可还是有细心的将领发现了问题。

此人正是前段时间调过来不久,负责在渡口附近协防的左良玉。

他敏锐察觉到了义军的小动作。

这帮反贼们,虽然表面上偃旗息鼓,一副等待受降的模样,但其营寨附近,却常有小股人马活动,不像是要投降的松散、懈怠模样。

而且渡口附近,经常有贼骑出没,形迹可疑,一看就是在打探地形。

左良玉心中生疑,立刻将自己的发现上报给了王朴和两个监军太监。

然而,此时的王朴和杨进朝等人,正忙着瓜分王自用送上来的孝敬呢,哪里还有心思搭理左良玉这个不识时务的边镇武夫?

这群人随口便把左良玉给打发了回去,只当他是杞人忧天,挑拨朝廷与义军的关系,意图通过杀降来升官发财。

左良玉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愈发不安,而此时,洪承畴派出的小股部队也抵达了渡口附近,领头的是都司马科。

见到马科,左良玉毫不避讳的将自己的猜测,都讲了出来。

马科看见左良玉忧心忡忡的模样,同样也很无奈:

“左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军门也正发愁呢。”

“早在陕西剿匪时,军门就已经发现了贼人狡诈,最爱诈降,只要官军一有松懈,便立刻复叛,防不胜防。”

“奈何杨进朝等人不听劝告,所以军门才特意派我带兵前来渡口,以防贼兵趁机渡河。”

左良玉叹了口气,愤然道:

“你我合兵不到两千人,拿什么抵挡贼兵?”

“该死的阉竖,迟早酿成大祸!”

两人一合计,最后也只能暗中加强防御,并且通知了同样在附近协防的河南巡抚玄默,小心戒备,以防不测。

时间很快来到崇祯五年,正月二十八日,是义军正式向京营投降的日子,也是义军准备渡河的日子。

黄河渡口,王朴、杨进朝和卢九德三人,志得意满的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帅台之上。

几人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立下大功,班师回朝接受赏赐的景象,丝毫没有警惕之心。

而下面的京营官兵们,更是松松垮垮,队列散乱,不少人甚至武器都没带,只等着仪式结束,便好回城潇洒快活。

按照事前的约定,王自用、高迎祥等义军首领,将带领麾下“幡然悔悟”的士卒代表,正式向王朴等人递交降表,并献上名册。

寒风吹过渡口,卷起阵阵白霜。

在官军期盼的目光中,几个反贼首领,果然如约而至,带着数百名手无寸铁的士卒,缓缓来到了渡口前的空地上。

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裹着厚厚的粗布棉袍,远远望去,就是一副走投无路的模样。

为首的杨进朝见状,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随即便带着身旁的侍卫,上前虚迎众人。

他接过降表,随即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一番彰显朝廷威仪与仁德的训话。

可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只听不远处传来一阵骚动,由远及近,数千早已集结好的贼兵,突然从驻地杀出,浩浩荡荡的冲破官军的阻碍,直奔京营而来。

杨进朝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是觉得外面有些吵闹,

他皱着眉头,不满地抬头看了眼营地外围:

只见地平线上喊杀声四起,数以千计的贼兵卷起漫天烟尘,朝着营寨就杀了过来。

杨进朝见状,大惊失色,转头看向前方的王自用、高迎祥等贼首。

几位首领互相对视一眼,见时机成熟,深吸一口气,厉声喝道:

“弟兄们,动手,随我宰了这帮官兵!杀出一条活路!”

话音刚落,身后数百名看似手无寸铁的降卒,立刻脱下裹得厚厚的粗布棉袍,从怀中掏出了各式武器,直奔四周的京营守卫而去。

站在最前头的数十名守卫,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便已被乱刀砍翻在地,连惨叫声都未没能发出几声,便已气绝身亡。

见此情形,杨进朝二话不说,立刻带着身旁的守卫转头就跑,准备退回中军处,再和这帮言而无信的贼人算账。

而周围的守卫们见状,也瞬间搞清楚了情况,立刻跟在杨进朝的屁股后头,疯狂逃窜。

王自用、高迎祥等人也不去追他们,反而掉转枪口,带着麾下士卒就朝营地外头冲,试图与大部队汇合。

帅台之上的王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直到身旁的卢九德提醒他,他才反应过来,立刻让旗兵打出令旗,命令麾下京营堵住路口,绝不能让贼首轻易逃出升天。

眼下怕是挡不住贼兵过河了,他只能试试看,能不能将这几个前来诈降的贼首拿下,亡羊补牢。

但是,王朴好像忘记了自己麾下部队的尿性。

那帮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勋贵子弟,看见杀气腾腾冲过来的贼兵,带着亲兵家丁转头就跑,根本提不起一丝反抗的勇气。

至于那些临时从各处抓来的乞丐兵们,更是不堪。

这群人本来就是临时凑数的乞丐,泼皮之流,看见贼兵杀来,直接一哄而散,跑得比兔子还快。

更有甚者,竟然被吓得瘫软在地,腿上根本提不起劲儿。

整个大军营地,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高迎祥手持一口厚背环首大刀,一马当先,随手便将挡在前方的官兵砍翻在地:

“弟兄们!随我冲出去渡河,等进了河南,咱们就有活路了!”

“杀啊!”

数百人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轻易地便冲出了官军营地,与赶来的大部队接上了头。

几路人马合兵一处,当即便冲向了渡口,准备渡河南下。

黄河南岸,此时的左良玉和马科,正死死地盯着北岸的状况,心急如焚。

他们这次本想跟着一起过去,可却被杨进朝等人勒令停在原地待命,扼守渡口。

说白了,杨进朝等人就是害怕左良玉带兵过去,把招抚一事给搅黄了。

“左将军!不好,出事了!”

随着马科一声惊呼,左良玉心头骤紧,连忙掏出千里镜,仔细查看对岸情况。

只见北岸烟尘四起,杀声震野,紧接着,大批士卒出现在了渡口附近。

见此情形,左良玉心里很清楚,肯定是贼兵冲破了防线,试图渡河南逃。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才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王朴的京营便被冲散了。

左良玉见状,立刻吩咐儿子左梦庚:

“快!全军戒备,让弓手和铳手守在北岸,决不能让贼寇踏冰而过!”

“另外,把几门小炮都拉出来,对准冰面给我使劲地轰!”

随即,他又看向马科:

“马都司,你带骑兵守在北岸即可,不要上前接敌。”

马科闻言有些不解:

“左将军,这是何意?”

左良玉冷冷一笑:

“我昨天已经让手下将士,趁夜凿碎冰层,只要贼兵敢大队人马过河,必然会掉进河中!”

“虽然现在冰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可你要是带兵上前迎敌,说不准冰层就塌了。”

马科挠了挠头,又提了个问题:

“左将军,即便如此,咱们恐怕也拦不住贼兵。”

“这黄河冰面这么宽,贼兵要是发现先头部队落水,只需要换个地方渡河就是了。”

左良玉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我知道。”

“那左将军你为何”

左良玉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

“这场围剿,自从那两个阉货出来搅局,我就知道注定要失败了。”

“既然如此,那我只需要看好渡口,不让贼兵从我部的防区过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到时候,围剿失利的责任,怎么着也甩不到我的头上。”

左良玉又不傻,他手上就剩下不到一千人,就算加上马科和玄默的人马,总共也才三千人。

对面的贼兵,看架势,至少有一两万人,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如今没了黄河天险阻挡,就自己手头上这点人马,根本不可能拦住贼兵。

他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防区,免得事后被那两个阉货反咬一口,说他御贼不力。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左良玉设想的一模一样。

王自用等人本来想率兵从渡口过河,可结果先头部队刚走到一半,冰面便承受不住,裂成了断断续续的好几块。

不少义军士卒,猝不及防下,直接掉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身旁的同袍想要去救,结果刚上前两步,官军的炮弹便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脚下的冰面也随之裂开,不少人都掉进了河里。

见此情景,众人也不敢再上前去救,只是不断抛着绳索,试图将落水的同袍给救起来。

可现在天寒地冻的,就连岸上的人也被冻得手脚冰凉,更何况落水的士卒?

他们一个个身体僵硬,根本抓不住绳子,只能渐渐沉入冰冷的河底

中军处的王自用得知此事,当机立断,放弃了眼前的渡口,转而让大军沿着河岸往上,重新找地方渡河。

就这样,左良玉镇守的渡口算是守住了,而义军也重新找了个口子,成功渡过了黄河,直奔河南腹地而去。

“蠢货!”

“几个贪财争功的蠢货!”

消息很快传到洪承畴耳中,得知事情经过,洪承畴气得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昏了过去。

自己和麾下将士忙活了大半年,眼看就要把反贼困死在山里,就因为这几个太监的贪婪和愚蠢,功亏一篑。

现在好了,这帮反贼溜进了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就算想剿,也要重新再组织兵马,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其实,洪承畴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满,他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剿匪剿的好好的,陛下为什么非要派几个阉货出来监军,以至于坏了大好局面?

但是,这些疑惑和牢骚,他也就只敢在心里发发而已,明面上,他丝毫不敢有半点怨言。

可这还没完,正当洪承畴准备调兵遣将,继续派兵追剿匪寇时,一名亲兵突然神色慌张的闯了进来:

“洪总督,不好了,陕西方向传来急报!”

洪承畴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那亲兵喘着粗气,急声道:

“巨寇上山虎已于三日前绕开潼关防线,兵锋直指华阴县,关中告急!”

最近敏感时期,章节一直在被屏蔽审核,搞得焦头烂额的,不好意思。

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89/c467931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