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02章 准备入蜀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02章 准备入蜀

作者:就爱啃鸡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3 18:04:42

随着曹文诏被生擒活捉,战场上最后一丝抵抗力量也随之烟消云散。

说起来,曹文诏这厮也算是江瀚的老对手了。

从山西河南,再到如今的陕西,江瀚的部队与他转战三省之地,大大小小交锋不下十余次,双方互有胜负,却始终没能将对方彻底击垮。

如今,这个纠缠了许久的老对手,终于被生擒,李老歪兴奋得满脸涨红。

他亲自上前,将曹文诏捆得跟粽子一样,用力扔上马背,随后便得意洋洋的押着他,与邵勇一起追赶江瀚的主力部队。

经此一役,洪承畴手上的骑兵损失大半。

仅剩下曹变蛟,带着四五百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大营,不敢再追击江瀚。

没有了追兵的压力,江瀚的部队一路畅通无阻,沿途的官兵更是望风而逃,无人敢挡。

就这样,江瀚和李老歪、邵勇等人顺利会师,并顺势攻破了萧关,浩浩荡荡地杀了回关中平原。

时间飞逝,转眼便到了七月。

整个三秦大地,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炉,毒辣的日头悬在空中,毫不留情地炙烤着万物。

官道上热浪滚滚,连一丝微风都没有,空气都因为高温而微微扭曲。

而江瀚此时,已经拿下了凤翔府,并且牢牢占据了陈仓县一带。

站稳脚跟后,江瀚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处理曹文诏这个祸害。

说实话,曹文诏已经没几天活头了。

之前在战场上,他的右手掌被邵勇一箭洞穿,在这炎热的天气下,伤口很快发炎化脓,整个手掌都肿胀起来,散发着恶臭,人也发起高烧,眼看就要不行了。

尽管江瀚本着“人犯要活的”原则,让军中最好的医匠给他治了治,可终究回天乏术,伤口腐烂的趋势根本无法遏制。

“砍了。”

江瀚的命令简单而冰冷。

医匠得令,当即便用斧子斩断了曹文诏的右手,随后又在曹文诏的惨叫声中,用烧得通红的烙铁为其消毒止血。

剧烈的痛苦让曹文诏数次昏死过去,但好在,命总算是暂时保住了。

江瀚之所以费这么大功夫保他一命,当然不是出于什么仁慈之心。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把曹文诏这个肆意屠戮百姓的刽子手,活着带回关中百姓的面前。

曹文诏之前在陕西剿匪时,可没少霍霍关中的百姓。

如今江瀚将其活捉,就是要当着关中百姓的面,将其明正典刑,悬首示众。

江瀚本来还想找人,把曹文诏这厮给千刀万剐了。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找遍了整个凤翔府的刽子手,愣是没有一个会“剐人”这门手艺的。

这可是个精细的技术活,讲究的是“片肉不见血,剐足千刀犯人不死”。

寻常只会砍头的刽子手,根本干不来。

在古代,这门手艺都是家族或师徒秘传的,从不外泄。

没办法,江瀚只能退而求其次,改为公开斩首。

他张贴告示,邀请了凤翔府附近几个州县的百姓,前来观看行刑。

百姓们本来对杀人是没什么兴趣的,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死个人而已,哪天不死人才是稀罕事。

可当他们一听说,要杀的竟然是朝廷的总兵,还是当初在关中四处残杀、劫掠百姓的曹文诏时,整个凤翔府都轰动了!

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纷纷往府城里赶,就是为了亲眼见证曹文诏的下场。

行刑前,江瀚还特意找来辆囚车,给曹文诏来了个游街示众。

百姓们手上虽然没有臭鸡蛋,但路边的石块、泥巴、烂树根倒是俯拾皆是。

囚车所过之处,人山人海,群情激愤。

无数杂物像雨点般砸向曹文诏,要不是有士卒拦着,曹文诏恐怕还没到刑场,就要被愤怒的百姓活活砸死。

江瀚骑在马上,看着囚车里鲜血淋漓的曹文诏,痛快无比。

他冷笑着开口问道:

“姓曹的,感觉如何?”

“想当初,你在陕西作恶多端,四处烧杀抢掠,你可曾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下场?”

曹文诏用仅存的左手抹了抹脸上的血污,咬牙切齿地转过头,眼中满是怨毒:

“哼!姓江的,你这厮也算是一方豪杰。”

“如今用尽手段,故意想要折辱于我,你不觉得太过下作了吗?”

江瀚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我故意折辱你?曹文诏,你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

他用马鞭指了指群情激奋的百姓,声音陡然转冷:

“我这是在明正典刑,杀你,杀得有理有据!”

“你睁大狗眼好好看看,仅凤翔府一带,就来了这么多专程来看你行刑的百姓。”

“你不好好反思反思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恶行,反而觉得我是在故意折辱于你?”

曹文诏却依旧死鸭子嘴硬:

“反思什么?”

“我身为大明总兵,身负皇命,保境安民,剿灭贼寇,何罪之有?!”

“保境安民?”

“哈哈哈哈,亏你还有脸说得出口,真是恬不知耻!”

江瀚的笑声戛然而止,脸色阴沉,

“你,和你那侄儿曹变蛟,在山陕境内屠了多少村子,手上到底沾了多少无辜百姓的鲜血,你们自己心里没数吗?”

“难道这些人,就不算‘民’?”

“还是说,在你们这帮人眼里,只有那些脑满肠肥的豪商劣绅、衣冠楚楚的官员藩王,才算是民?”

“这千千万万挣扎求活的底层百姓,就活该猪狗不如,任由你们屠戮劫掠?!”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曹文诏的心上。

他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由红转白,最后只能狼狈地扭过头去,再不敢看江瀚一眼。

刑场之上,人声鼎沸。

江瀚昂然立于监斩台上,曹文诏则被两名壮硕的士卒死死按跪于台下。

周围黑压压的,全是前来观刑的将士和百姓,眼里全是愤怒的火光。

江瀚缓缓扫视全场,最后定格在曹文诏身上。

他拿起赵胜早已拟好的罪状,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起来:

“……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纵兵戮民,劫掠四方,视百姓如草芥,行径较之贼寇更凶残百倍!”

“你等名为官兵,实为贼寇;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具为焦土!”

“天怒人怨,罪无可赦!”

“今日,我江瀚,便代天行诛,替民雪恨!”

刑场上无比安静,江瀚字字铿将有力,清晰地回荡在刑场每个角落。

话音刚落,他随手抄起令箭,狠狠掷于地上,厉声喝道:

“来人!给我枭其首级,悬旗示众!”

随着江瀚一声暴喝,早已等候多时的李老歪亲自走上前来。

他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手里还拿着自己的那柄百炼钢刀。

他走到曹文诏身后,学着刽子手的模样,啐了两口在掌心,双手紧紧握住刀柄。

前方的曹文诏似有所感,也停止了挣扎,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天边,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老歪深吸一口气,双臂肌肉猛然坟起,对准曹文诏的后颈,用尽全身力气,一刀挥下!

噗嗤!

伴随着一道血柱冲天而起,曹文诏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刑台。

“好!!”

“杀得好!!”

短暂的寂静之后,刑场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无数百姓激动得相拥而泣,对着监斩台上的江瀚纳头便拜,高呼“青天大老爷”。

看着曹文诏人头落地,江瀚心中却生出了一丝惋惜。

说实话,放眼整个明末,曹文诏绝对算得上是最能打、也最敢打的那一批将领。

只可惜,这帮人的眼界和德行,都跟那个端坐在紫禁城里的皇帝一样,从来不把底层的小民百姓当人看。

在历史上,曹文诏最主要的功绩便是镇压农民军。

但是,他也绝非很多人所说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此人在大同镇守期间,面对后金鞑子,也曾数次主动出击,打退了清兵,不存在望风而逃的说法。

(.镇臣在曹文诏虽无大捷,而策应四出,桑干河之惊营、十里河之斩级,城下誓死一战,斩级生擒足寒奴胆,及拒墙大战,出口追奴,即疾趋东援,皆其实功也。—明清史料甲编第九本802页)

就是这样一个“明季第一良将”,却为虎作伥,屠戮百姓。

最终落在江瀚手里,可悲,可叹,却也罪有应得。

处决了曹文诏后,江瀚便要着手准备入蜀事宜了。

尽管现在正值盛夏,酷暑难当,大军不宜长途征伐,但战前的规划还是必须要做的。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并结合麾下众将收集来的情报,江瀚最终敲定了入蜀的行军路线。

要想入蜀,那就必须先从关中进入汉中。

在古代,想要从关中翻越秦岭天险,进入汉中盆地,共有四条官修大道可选,分别是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以及陈仓故道。

在对四条道路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后,江瀚最终选择了走陈仓故道。

之所以走陈仓故道,是基于当前局势和地理条件,做出的决定。

而褒斜道要走眉县,傥骆道要过周至,子午道更是在西安府眼皮子底下。

但陈仓道的起点就在陈仓县,江瀚所部目前正驻扎在这里。

挡在他正前方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散关。

此地正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散关。

南宋时期的散关,是宋金交战的前线,战略位置极为关键,是抵御金军由陕入蜀的军事重镇。

大散关位置极为重要,在方舆纪要中有着明确记述:

“关中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然而时移世易,在明代,大散关的军事功能已大大削弱,基本沦为了一个寻常的交通节点,防备极为松懈。

这对于想要走陈仓道的江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想要走陈仓故道,就得先攻破大散关。

江瀚的计划,便是以陈仓为起点,先取散关,随即挥师南下,经黄牛铺到达凤州,再从凤州折向东南,过留坝,最终抵达汉中门户——沔县。

(注:从凤州折向西南,是走青泥岭—略阳—勉县,这条路线在唐代以前是陈仓道主线路,但明代已改线不经此地。图中,长寨便是沔县,是控遏金牛道,米仓道的要地。)

陈仓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路况。

这条路线在明代又被称为“连云栈道”,但它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临崖架设的木质栈道。

而是经过官府大规模整修,改建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碥路”。

所谓碥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险峻的地段,直接于山体上开凿而成,一面靠山,一面临河的路段。

其路基为土石结构,远比木栈道牢固,承载能力也更大,并且因其地势较高,不易在夏秋季节被山洪冲毁。

《舆程记》中有记载:“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草凉楼为人栈道之始。”

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中也有记载:

“自古称栈道险,今殊不然。屡年修砌,可并行二轿四马”,

“栈道虽称川,今实在陕”,

“今之栈道非昔也,联舆并马,足当通衢”。

这意味着,江瀚麾下的辎重车辆、重型火炮以及数千骑兵,都可以在这条道路上顺利通行。

计划很完美,路线也已经选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江瀚手中,没有一个熟悉秦岭山中情况的向导。

秦岭山脉,延绵千里,沟壑纵横,即便有官修大道,但其中隐藏的小路、可以伏击的隘口、能够安营扎寨的地点以及沿途的水源分布,都是地图上无法详尽描绘的。

若无可靠之人带路,大军贸然闯入这片陌生的崇山峻岭,无异是将自己和麾下将士置于险地。

这是江瀚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此,他特意派人四处打听寻找,想要找到李自成的踪迹。

可最后得到的情报却不容乐观。

四川副总兵邓玘一直死咬着李自成不放,他带着麾下精兵,不顾艰苦,在秦岭里钻了好几月的林子,一直想剿灭李自成。

李自成无奈只能退往秦岭深处,现在不知道正藏在哪个山沟里休养生息。

江瀚一时半会儿之间,根本找不到李自成和他麾下的部队。

昨天查资料查着查着就睡着了,躺在椅子上躺到了三四点.

sorry

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89/c4679311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