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61章 洪督师大掠汉中

崇祯七年冬,洪承畴率领四万秦兵精锐,风尘仆仆地开往了汉中。

这四万人马,是他从陕西三边精挑细选出来的劲旅,可即便如此,想要突破蜀道天险,人数仍显单薄。

而且为了防备蒙古人趁虚扣边和各地流寇作乱,他还不得不分出一万兵力留给陕西巡抚李乔,拱卫陕西。

只余下三万余人随他南下汉中,准备入川平叛。

汉中府衙内,洪承畴端坐正堂,面色冷峻,目光如刀。

他的案前摊开一幅川陕地形图,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三条入川栈道上的关隘位置标注得一清二楚。

堂下诸将肃立,气氛凝重。

艾万年、左光先、白广恩、贺人龙,张应昌一个个都是在陕西、山西战场上,与流寇、鞑子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悍将。

其中还有不少是江瀚的老熟人。(曹变蛟因病回乡修养)

他们个个神情肃穆,腰杆挺得笔直,但眼神之中,却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茫然。

而阶下的另外三位将领,则显得更为局促。

几人都是负责镇守汉中栈道的朝廷将领,分别是:

汾西参将邓阳率两千人,驻守阳平关,守卫金牛道;

阶州参将方国安率两千人、驻守巴峪关,守卫米仓道;

兴安参将焦博率一千五百人、驻守饶峰关、守卫荔枝道。

“诸位,”

洪承畴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整个大堂,

“蜀王告急,川省糜烂,贼酋江瀚已成心腹大患。”

“陛下震怒,严旨我等克期荡平贼寇!”

他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邓阳、方国安、焦博三人脸上停留片刻:

“朝廷严令,我等需与湖广卢象升部互相配合,南北齐发,进入蜀地!”

“我军的任务是吸引贼寇主力,为卢总理溯江而上、直捣夔门创造战机。”

“此战关乎社稷安危,尔等当戮力同心,不得有误!”

堂下诸将齐声应诺,唯独邓阳低垂着头,眼神微微闪烁。

他这个奸细在这群官军中格格不入,生怕被洪承畴犀利的目光看出端倪。

可洪承畴却不打算放过他,仔细询问道:

“贼众盘踞四川已久,本督初来乍到,对敌情不甚了解。”

“邓参将、方参将、焦参将,你等驻守汉中已久,直面贼氛。”

“江瀚逆贼,如今在川北是何动向?兵力几何?各处栈道的布防又如何?”

“细细道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阶州参将方国安为人耿直,率先抱拳出列:

“回禀军门,贼势确如蜀王奏报所言,极为猖獗!”

“贼兵部分守军盘踞于巴中、南江一带,扼守米仓道、荔枝道等入川之咽喉要地。”

“据探子回报,贼兵占据保宁府后,就在各处关隘积极构筑工事,挖深沟起高垒,戒备森严。”

“末将曾多次派出小队探查,均遭贼寇截杀,损失不小。”

“商旅几近断绝,唯有少数胆大亡命之徒,或可绕行险峻小路,但十不存一。”

他语气沉重,显然对正面强攻米仓道持悲观态度。

一旁的焦博紧接着上前补充,脸上带着愁容:

“洪督师明鉴,末将驻守饶峰关,荔枝道更为崎岖难行!”

“贼寇虽未大股集结于关前,然沿途险隘皆设卡哨,伏兵暗藏。”

“况且,荔枝道艰险难行,运粮极为困难,大军若行此路,补给线漫长,极易被贼寇切断。”

“末将以为,非奇兵不可取。”

轮到邓阳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紧张,上前一步,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禀督师,末将所守金牛道,贼寇亦在广元、朝天关一线布有重兵,扼守险要。”

“然而.”

他略一迟疑,还是说了出来,

“然而商道尚未完全断绝。”

“商道?”

洪承畴听罢,眉毛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锋锐的目光如实质般刺向邓阳,

“何处可通商?”

邓阳被洪承畴一盯,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仿佛被什么洪水野兽盯上了一样。

而一旁的方国安和焦博,则是下意识地扭头看了邓阳一眼,显然是对通商一事有些诧异。

面对众人的目光,邓阳强装镇定,硬着头皮回道:

“回督师,主要是主要是是一些往来于关中、汉中和四川之间的商帮,尚能通行于金牛道连云栈道一线。”

“哦?”

“都是些什么商帮?运的又是何物?”

“竟能在你邓将军眼皮底下通行?”

洪承畴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每一个问题都像重锤般敲在邓阳心上。

邓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脑中飞速运转:

“回督师,其中多是些西安、汉中本地的商贾走的秦王府、瑞王府的门路。”

“最近从四川运出了不少精美的琉璃花瓶,都送到了王府里。”

“都是王府的生意,末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府?”

洪承畴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缓缓点了点头,既然是朱家王爷们的生意,那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是他不再看邓阳,转向众人:

“根据三位所言,贼寇扼守要道,布防严密,强攻并非上策。”

“此事,容本督再仔细思索一二。”

“你等先回去吧。”

就在洪承畴要转身离开时,阶下的方国安却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方国安一脸愁容,支支吾吾地回道:

“军门!”

“这马上就要入冬了,弟兄们的粮草还没个着落。”

“再加上开春又要往四川进兵,您看.是不是先把粮饷发下来,让弟兄们过个舒坦的冬天。”

洪承畴听完点点头,解释道:

“陛下有明旨加派,想必粮饷年前便能运抵汉中。”

“但远水难解近渴,这段时间所需的粮秣军资,还需要各位自行设法筹措。”

“时局艰难,还望诸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是!”

众将听罢齐声应诺。

“自行筹措”四个字背后的含义,在座的各位将领都心知肚明。

就这样,汉中府内外,官军四处出动,以“清剿贼寇余党”为名,肆意劫掠乡邻。

江瀚入川时曾经路过汉中,而且还在各地发起了不少毁庙灭佛的运动,这便给了官军可乘之机。

以贺人龙为首的将领,带兵下乡,见村即入,百姓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

甚至连一些小富之家都无一幸免,田间地头的粮食、牲畜被洗劫一空,百姓哭声震天。

邓阳和黑子驻守在阳平关,望着汉中府外鸡犬不宁的景象,心中暗骂洪承畴无耻。

他们麾下的两千兵马,军饷都是由江瀚从广元县秘密运来的,所以他们不需要参与劫掠。

但邓阳却敏锐地察觉到,要是他们始终按兵不动,恐怕会引起洪承畴的怀疑。

夜深人静,邓阳与黑子在营帐中密议。

邓阳低声道:

“方将军,眼下各部都在四处搜刮粮草,咱们若一动不动,姓洪的迟早起疑。”

“到时他如果查咱们粮草来源,你我拿什么搪塞?”

黑子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你是说咱们也得去劫掠乡邻?”

他挠挠头,试探道:

“要不就说粮草是通商买来的?”

“金牛道商帮来往频繁,买点粮食不算离谱吧?”

邓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方将军,你是不知道汉中粮价现在有多离谱!”

“一升米快卖到五钱银子了!”

“咱们现在可是官军,哪来那么多银子买粮食?”

“那姓洪的精明得很,怕是不好糊弄。”

黑子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嘶,一升米五钱?这么贵?”

“这么说大帅养咱们这小两千人,岂不是每个月都得花几千两银子?!”

“那你说咋办?难道真跟贺人龙那帮人一样,下去抢?”

“军中可是有规定,私自劫掠者斩。”

邓阳沉吟片刻,目光坚定:

“此一时,彼一时。”

“咱们身在敌后,为完成大帅交代的任务,适当妥协也在所难免。”

“大帅费尽心思将咱们安插在官军当中,绝不能因小失大。”

黑子皱眉道:

“要不我带人去村里逛一圈,天黑就回来,糊弄过去?”

邓阳断然否决,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前些天在府衙时,姓洪的问起商道,我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这人不好糊弄,要做就做真点!”

“必须闯进村子,翻箱倒柜,闹得越乱越好。”

“大不了你提前跟兄弟们交代,搜的时候留一手,别真把百姓的口粮抢光。”

黑子听的是将信将疑:

“这样做……能行?”

邓阳耐心地分析道:

“只要咱们带兵闯进去,其他官军见村子已被搜过,大概率不会再来。”

“眼下当务之急,是将洪承畴的部署传到保宁府,让大帅早做准备。”

黑子听罢,终于点头:

“好!你我兵分两路。”

“我带人下乡做戏,你派人去保宁府送信!”

次日清晨,黑子率领三百兵马,浩浩荡荡开往西坪村。

西坪村是汉中府附近一个不大的村落,村民多以种田为生,平日与黑子这帮阳平关守军有些生意往来,彼此颇为熟络。

村里的里正老王头见黑子带兵前来,还以为又是来买吃食的,笑呵呵迎上前:

“方将军,您老又来照顾我们村的生意?”

“这次想要点啥?”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往日里还算和蔼的黑脸将军,今天却一脸强硬,语气冰冷:

“闭嘴!”

“我等是奉洪督师军令,清查通匪奸细,筹措平叛军粮而来!”

“限你西坪村半日内,交出五百斤粮食!”

“敢有隐匿、抗拒者,以通贼论处,格杀勿论!”

听了这话,老王头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五五百斤?”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将军,您高抬贵手啊!”

“今年收成不好,又逢大旱,村里哪有这么多粮食?”

“您行行好,放咱一条生路!”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跪下,哀声一片。

黑子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一横,猛地转过头,对着身后的副将下令道:

“搜!”

身后的副将冯老二心领神会,带着士卒就冲进民宅,将屋里的男女老少全都驱赶到了屋外的空地上。

一行人在屋内翻箱倒柜,动作粗野,锅碗瓢盆被随意掀翻,被褥衣物被扔得满地都是。

整个西坪村被搅得是鸡飞狗跳,一片狼藉。

可就在这混乱之下,屋内士兵的目光却飞快地在床下、灶台、柴堆等隐秘处扫过。

当看到藏在稻草堆下、被破布盖着的半袋杂粮,或是塞在水缸下的几串铜钱时,他们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故意用刀鞘、枪杆将其往更隐蔽的地方拨弄拨弄。

甚至有人在翻找时,会故意背对着藏匿点,挡住外面可能投来的视线。

为首的冯老二在掀开米缸盖时,发现缸底浅浅一层糙米下面似乎有东西,他立刻盖上盖子,大声骂道:

“空的!晦气!”

然后一挥手,带着身后的士卒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屋子。

这场声势浩大的搜查持续了将近大半天,可最后黑子带走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等村民们战战兢兢回到家中,准备收拾残局,却惊喜地发现粮食大多还在。

当晚,劫后余生的村民们趁着夜色偷偷溜出了家门,准备将幸存的粮食藏起来。

刚爬到半山腰,里正老王头却撞见邻居李三也鬼鬼祟祟地在藏东西。

两人怀里各抱一袋粮食,面面相觑。

李三压低声音:

“里长,你这粮食?”

老王头一愣,低声道:

“早上那帮官军走后,我回去收拾,发现屋里还剩不少。”

“你莫非也是?”

李三一脸惊讶:

“我也是,娃娃发现的。”

“难道.那帮狗日的留了一手?”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丛生,但眼下不是细想的时候。

他们赶紧将粮食埋进岩洞,用枯枝掩好,约定谁也不许声张,生怕官军杀个回马枪。

果然谨慎是对的,不出两天的功夫,西坪村又迎来了一队官军,为首的正是贺人龙。

他带着副将郭浩,气势汹汹找到里正,开口就要一千斤粮食。

可里正早就把粮食藏好了,理直气壮地推脱道:

“军爷,您来得不巧。”

“前些天已经有官军来过了,村里的粮食都被征走了!”

贺人龙眯起眼睛,半信半疑:

“阳平关?邓阳那厮的人?”

他朝身后郭浩使了个眼色,

“去,带人搜搜看!”

郭浩领命,带着十几个兵丁闯进民宅,翻箱倒柜。

可村民早有准备,粮食都藏进了山洞,屋里只剩些破烂家什。

郭浩搜了半天,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逼问村民,得到的回答全是如出一辙,都被官军抢走了。

贺人龙得知消息后,也只得悻悻带队离开。

待官军走远,村民们聚在村口,总算是长舒一口气:

“得亏是前头那帮军爷留了情,否则咱西坪村这冬天可真过不下去了!”

就在汉中各地被官军搅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邓阳已经派出心腹,快马加鞭,把消息送到了保宁府的江瀚手上。

信中详细阐述了洪承畴的兵力以及作战计划。

汉中三万人走陆路,吸引江瀚主力,湖广的卢象升则自夔州率军入川,东西夹击。

可江瀚接到信后却一脸诧异,朱由检莫非得了失心疯?

高迎祥和张献忠可还没死呢,怎么就突然来找他的麻烦了?这是真不把闯王和大西王放在眼里啊。

眼下,成都府出了府城外,就只剩下几个州县在苦苦支撑了,没想到朝廷突然想起他来了。

无奈之下,江瀚也只能下令兵分两路,自己带兵前往夔州防守卢象升。

至于汉中那头,他则是让董二柱一个人全权负责。

在江瀚看来,三条入川的道路都已经被锁死,洪承畴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三万人也休想从汉中入蜀。

回来晚了,先发再改!

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89/c467930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