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
这里可以说是东汉文化最为繁盛的地方。°比?^)奇?中μ文±网! 更3新.$(最a;:快?]
许多名士、大儒远离朝堂,都选择在此地广收门徒。
以至于此地的私学有很多,从而让这里的文化水平领先大汉各郡,与孔孟之乡青州同为求学之人的圣地。
其实,早在东汉最为繁荣的时期,百姓的识字率远比末期要高一些。
原因自然是因为私学的兴起,让许多有余钱的百姓也能够送孩子进去认认字。
至于读书?
寻常百姓却很难企及,原因自然是因为知识的垄断。
文言文看不懂,带有注释的书籍又掌握在大家族手中。
颍川士族扎堆,又以荀氏最盛。
荀府
专门授学的课堂上,学生们依次向荀爽起身行弟子礼。
而后便有序的离开课堂。
待得其他人都走后,荀爽才看到后排位置一名身穿旧袍的少年正在伏案沉睡。
一缕晶莹的口水滴落在桌案上,将少年压着的丝帛打湿。
年逾六十的荀爽背着手走到少年身旁,面色带着一丝不悦。
“咳咳。”
“嗯哼!”
连着递了两个动静,对方都没有丝毫反应,睡得就跟那死猪一样沉。
啪——
“即来求学,却又昏昏欲睡,是为何故?”
荀爽抬起戒尺打了一下少年的头,气恼地质问道。
“嗷嘶!”
“昨夜睡得晚,今日没精神。”
少年揉了揉头上的阵痛,低声解释道。2?完#本;神&|站?^ a?)追3§?最>|新3&?章#节¨
少年眉清目秀,身材清瘦,身上的儒袍有些大,而且旧,显然家境也不算太富裕。
不过能够在荀爽这里求学,至少简单的温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因何睡得晚?”
荀爽皱眉质问道。
“神游太虚,探索宇宙。”
“胆敢说谎?”
“在想...在想醉花楼的姑娘...”
看到荀爽发怒,青年这才低着头嘟囔道。
“小小年纪就如此孟浪,如何能成大器?”
“郭嘉,下次你就不用来了。”
听到郭嘉的解释,荀爽沉着脸训斥道。
“别呀。”
“先生,弟子知道错了。”
“弟子今年十八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若十八岁的时候不也提前及冠了嘛。”
闻言,郭嘉连忙求饶。
“哦...你今年十八了。”
“你且等着。”
荀爽有些恍惚,叮嘱了一句后,转身离开学堂。
不多时,荀爽从别处拿出了纶巾。
“先生?”
郭嘉面露不解之色的看向荀爽手中的白色纶巾。
“念你孝敬母亲,为师便为你赐字奉孝吧。”
荀爽掸了掸衣袖,旋即为郭嘉裹上头发。
“多谢先生赐字。”
在荀爽为自已戴上纶巾后,郭嘉立刻对着荀爽拜谢。
此后,他郭嘉就算是完成了及冠礼。
虽然有些简陋,但意义却完全不同,荀爽为他及冠,可远比挑个好日子要强得多。?c¢q·w_a?n′j′i^a¨.!c\o`m-
“算算时日,你在我这里也有七八年了吧?”
“你为人聪慧,想来也学得差不多了,今后就不必再来了。”
荀爽看着对自已拜倒的郭嘉,语气温和地说道。
“先生...”
“去吧。”
荀爽摆了摆手,然后迈步离开学堂。
目送着荀爽离开,郭嘉摸了摸头上的纶巾笑了笑。
及冠并非非要等到二十岁,尤其是在世道不好的年代,十七八岁及冠的不在少数。
而荀彧也并非是二十及冠,而是为了娶唐氏而提前及冠取字。
离开学堂,郭嘉来到荀府一个僻静的院落。
院内装点的极为雅致,亭内焚着一炉香,一名身材伟岸,容貌清秀,举止优雅的青年正在读书。
“嘿嘿,文若,看。”
郭嘉跑到亭内,对着荀彧指了指头顶的纶巾,笑道。
“及冠了?”
“字是什么?”
荀彧放下手中的书卷,淡笑着看着郭嘉。
自已大他七岁,或许是因为他的性格比较沉稳,使得他颇为喜爱这个性格跳脱的小弟弟。
“奉孝。”
“荀公给取的,取的真棒。”
“我这个人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孝。”
郭嘉坐到对面,给自已倒了杯茶水。
“确实不错。”
荀彧认真的点了点头。
大汉以仁孝治国,字里取孝,足以证明荀爽对郭嘉的态度。
“确实不错。”
“这茶可比以前喝的那玩意强多了。”
“就是卖的太贵了,也就来你这里蹭蹭。”
郭嘉目光一转,笑眯眯的说道。
“想要就直说,还缺你这一壶茶?”
“走之前和我夫人说一下,带半斤走就是了。”
荀彧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开口道。
“还得是我文若兄长!”
郭嘉面露感激之色的说道。
“今个过来,除了及冠一事还有其他的吗?”
荀彧淡淡一笑,随口问道。
“有啊。”
“我及冠了,我准备...嘿嘿。”
郭嘉眸子一亮,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