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周末我就约她一起去。”刘浩笑着挠挠头。
分完了票据,周旺财留着亲戚朋友们在这住一晚。
周兴国刘翠花则带着周有福三兄妹回35号院,周兴国说道,“旺财,我骑你的三轮车回去了,自行车不好载这么多人。”
“爹,您随便骑,这手电筒拿着在路上照明。”周旺财从书包摸出一只手电筒递给他。
周旺财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叫住刘翠花,“娘,等一下,您带点黄羊肉给李爷爷李奶奶还有王家尝一尝。”说着他从厨房拿了两个饭盒,各装了大半盒炖好的黄羊肉。
刘翠花接过饭盒,笑着说道:“你这孩子,总是想得周到。你李奶奶白天还给我们家送了酸菜,我还以为你忘记了。”
“那哪能忘呢,咱家虽然不差这点东西,但这是人家的心意,我也不能差事。”周旺财笑着说道。
周有福三兄妹坐上三轮车,周有福负责拿着手电筒照路,周兴国踩着三轮车走在前面,刘翠花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没一会儿就回到了35号院。
刘翠花见李家王家还亮着灯,连忙把黄羊肉送给两家人。
“李叔李婶,开开门,我家旺财带了点黄羊肉给你们尝尝。”刘翠花敲开李家的门。
李老头披着棉袄出来,接过饭盒,看见饭盒里的黄羊肉,浑浊的眼睛立刻亮了:“哎哟,旺财这孩子真是惦记人!白天我还跟他李奶奶说,这辈子没吃过黄羊肉呢!”
李老太闻声从里屋出来,热情地拉住刘翠花的手:“快进屋暖和暖和!你看你们总记挂着我们老两口。”
“不了不了,天冷,你们快关好门吧,别让热气跑了。”刘翠花笑着转身说道。
“翠花,饭盒还没给你呢。”李老太连忙说道。
“没事,您明天来我家唠嗑顺便带过来就行。”刘翠花摆摆手。
她走到王家门前抬手敲门,门轴发出吱呀声,王老太裹着棉袄迎出来,鬓角还沾着线头——显然刚放下针线活。
“翠花快进来!”王婶儿一把拉住她的手,“我正给秋雨缝花兜呢,你瞧这配色怎么样?”
“嗯,挺好看的。”刘翠花掀开饭盒盖,肉香味扑鼻而来,“王婶儿,我家旺财让我给你们送点黄羊肉尝尝鲜。”
“哎哟,翠花,你们这太客气了,我咋好意思。”王老太说是不好意思,眼睛却盯着黄羊肉舍不得离开。
“客气啥,您平时没少帮衬我们。”刘翠花把饭盒往王老太手里塞。
“那我就收下了,你进来坐会,我给你腾出饭盒来。”王老太拉着刘翠花进屋。
王老头已经躺在炕上休息了,见刘翠花进来,“翠花来啦?快坐炕上暖和暖和,你王叔我这腿疼毛病又犯了,就不起来了。”
刘翠花忙摆手:“您躺着就行,我就是送点肉过来,不打扰您休息。”
王老太端来个大海碗,把黄羊肉倒进碗里,饭盒瞬间空了出来,看见饭盒里还沾着油花,赶紧倒了些开水进去冲干净,这可不能浪费了。
王老太将冲净的饭盒递给刘翠花,忽然从炕头摸出四双鞋垫塞给她:“差点忘了,这是我新纳的鞋垫,你给旺财和孩子们试试,垫着暖和。”
碎布做的鞋垫上绣着细密的针脚,边角还缀着小朵的蒲公英。
“王婶儿,您这手艺真是没得说。”刘翠花捏着鞋垫感慨,“美丽要是见了准喜欢,昨晚还吵着要绣花儿的鞋垫呢。”
王婶儿笑得眯起眼:“喜欢就好,等我空了多纳几双,孩子们的脚可冻不得。”
“这些就够了,我那里有缝纫机,做鞋垫挺快的,就是这绣花不拿手。您要做鞋垫可以去我那里做,您自己绣花就行。”刘翠花连忙拒绝,王老太手工做鞋垫费时费力,而且他们家也不富裕。
“好好好,明天去你们家唠嗑,我带东西过去,咱们一起做鞋垫,我帮你绣花。”王老太高兴地说道。
“那感情好,就这么说定了。”刘翠花把鞋垫揣进兜里,拿着饭盒回到家。“美丽,你看看这个鞋垫喜欢不?”
周美丽凑过来一看,眼睛立刻亮了:“哇!这蒲公英绣得像真的一样!娘,我明天就要垫这个鞋垫!”
她捧着鞋垫蹦到炕头,小心翼翼塞进自己的棉鞋里,“三哥你看,比商店里卖的还好看!”
周有田凑过去瞅了瞅,撇了撇嘴:“花里胡哨的,哪有我的素面鞋垫实在。”话虽这么说,眼睛却忍不住盯着鞋垫看。
刘翠花笑着戳了下儿子的脑门,从兜里拿出其他的鞋垫:“嘴硬!这是你们三兄弟的。”
“呵呵,小妹,我也有。”周有田找出自己的鞋垫,立刻变了嘴脸,嘚瑟地说道。
“幼稚。”周有福鄙视道。
周有田梗着脖子反驳:“咋就幼稚了?这鞋垫针脚密,垫着不硌脚!”
他把鞋垫往鞋里一塞,故意跺了跺脚,“瞧,多合脚!”
周美丽笑得前仰后合,周有福则摇头晃脑地哼起小调:“有田嘴硬心不硬,鞋垫一换乐开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