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滚刀肉?
这一刻的杨锋就堪称是经典的体现。
要钱没有、要人也没有、要换地方都不行,中纳土纳岛就是唯一的选择,一向野蛮、横行霸道的俄国人也终于是吃瘪了。
无奈的俄国人只能选择先站住脚,然后再想办法进行后续的渗透,谁说港口就只能租借一个了?未来扶持亲俄势力,再多租赁、乃至于割让也不是不可能。
一转头,时间到了晚上九点。
克宫方面终于给了联络,接着杨锋就把樊华给叫了过来,双方正式签订了协议。
马上万岛方面就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活动,参与谈判的众人是畅饮美酒、疯狂的跳舞,只是在同一个瞬间,杨锋已经登上极速机,风驰电掣的返回了国内。
这一次不是龙城附近、不是三王山也不是京津前线,杨锋是直接就赶到了山城,住到了老马安排的一栋房子里面。
这几天老马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上下疯狂的活动,钱财更是如流水一般的消耗,总算是取得了一些进展。
军委会拒绝美国人的要求,最大的原因就是损失、就是在秘密的备战。
这一次李长官指挥下光复沪上,表面上来看是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却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参加战役的60多万**,伤亡达到了17万人,而且是以中央军派系为主,就比方说张忠麟的74军,在最后巷战阶段就几乎是伤亡过半。
那些被困在沪上,逃无可逃、退无可退的日军,进行了疯狂又绝望的死战,不光是把膏腴之地打成了一片废墟,最后还直接在市区内大面积的纵火,以此来阻挡**的进攻。
至于平民伤亡,国府压根就没有公布数字,就听说黄浦江畔的洋房洋楼全都变成了焦黑的瓦砾。
再有就是这60多万部队,战役期间消耗的物资,基本上就掏空了山城国府的口袋,哪怕有长公子在锦城抽血都不够,于是乎各地的抗日捐又再度增加了。
当然了,这些不过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则是延州武装的状态,已经令军委会寝食难安了。
60万**鏖战沪上时,京津、关外的延州武装可没有闲着,他们顺势掀起了一波反击的浪潮,也成功给日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特别是得到三王山的资源和技术,并且效仿了杨锋的种种经验后,延州武装不敢说脱胎换骨,最起码也是实力暴增。
谁又能想象,延州武装居然和日军在京津以北进行了激烈的炮战,用2000吨最纯粹的钢铁,挫败了日军想要扫荡腹地、消灭根据地的作战目标。
这自然也是成功的牵制了敌人,为沪上之战贡献了一份力量。
据说在沪上巷战最激烈的时刻,延州方面竟然在**的眼皮底下,组织了五万多的民夫助战,一方面抬担架、一方面运动弹药,这也是让军委会、让国府大肆忌惮的激发点。
从那一天开始,**的二线三线部队不光向各大根据地运动,更是频频的挑起摩擦,双方大大小小的交火数百次,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认清了延州方面的可怕。
现在军委会已经不想再跟日军打了,反正谁都看得出来,盟军登陆上岛岛,这场战争也就自然结束了,现在**就开始蓄力,好准备在国内抢地盘了。
可问题是**想抢什么,杨锋一点都不在乎,他也相信延州可以应付,但他必须让军委会松口,允许他的部队去日本……
等待是不会有结果的,杨锋很快就开始了秘密行动。
第一站拜访美国顾问团,虽说他现在不易见光,可这件事却非杨锋不可。
结果美国人自然是非常的欢迎,可以减少他们在日本登陆的损失,这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第二站拜访国内的主战派大佬,跟这些人杨锋就说的很直白了,只有杀上日本本土,彻底粉碎日本高层的野心,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第三站就轮到了数量最为庞大的中间派。
这些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尽快结束战争,然后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对此杨锋则是扔出了另一颗重磅炸弹。
杨锋直接告诉他们,**已经在秘密备战了,同室操戈的内战随时可能打起来,他们希望中幸福、好美的小日子仍旧不会来临。
接着在所有人都震惊无比时,杨锋才讲述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只有继续派兵到日本本土去作战,才能够把国府拖住,让**无法对延州动手,而延州也出于议论的考虑,无法先一步挑起内战,这样子就成功争取到了时间。
虽说这不是什么彻底的解决之道,但杨锋却告诉中间派,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情况都会发生改变,经过日本之战将**和美军牢牢的捆绑在一块,说不定美军就会变成内战最关键的调停人。
至于**在日本攫取的利益,还能够有效的弥补抗战中惊人的损失。
要知道一战期间,中国明明是战胜国,但是却被国联忽视了应有的权益,这次出兵海外就是向全世界正告,中华民国、**也是一直不可忽视的东方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