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缚虎自从看到小娃儿,就觉得特别面善,心里喜欢的紧,便笑着说道:“如此最好,大儿媳妇放心,保管给你养得白白胖胖,不叫她受一点儿委屈。/珊¢叶/屋- ~免\沸_跃/毒/”
宁氏并不清楚这调包孩子之事与她公爹有没有关系,按常理来说应该不会。可是有李氏在,谁又能说的准呢?看到公爹这样顺着李氏说话,宁氏心里也犯了猜疑。
“父亲母亲愿意吃累,儿媳有什么不放心的。”宁氏淡淡回了一句。便是粗心如程缚虎,也能听出些不对劲儿。他还没来的及细想,就听到李氏怀中的小娃儿冲着他“啊啊”的叫了起来。程缚虎只顾上逗小娃儿,也就没再多想了。
“今儿就留下吧,回头让人把清菡的东西都送过来。”李氏抱着孩子,看向宁氏,眼神中尽是得意与挑衅,笑着说道。
宁氏冷冷的应了,带着三个儿子告退,转身离开了鹊仙居。一出院门,程谨松便叫道:“阿娘……”
宁氏摇了摇头,示意儿子不要说话,程谨竹也在一旁拽了拽大哥的衣袖,在他耳边低低说了一句“回家再说。?x·g g¢d x~s\.?c~o,m′”
回到栖梧园,宁氏看着三个儿子担忧的眼神,勉强笑着说道:“别怕,娘亲没事。这样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程谨松推了推身边弟弟,小声说道:“二弟,你脑子好使,你说……”
程谨竹无可奈何的看了大哥一眼,他大哥最不爱动脑子,若他不在身边,还能勉强动一动,若他在一旁,他大哥那个脑子和摆设没什么区别。
“阿娘,您放心,儿子断不会让她借了祖父的势。”只一句话,程谨竹就将什么都说的明明白白。
宁氏欣慰的摸了摸二儿子的头,强笑说道:“好孩子,你的本事娘亲知道,只是娘亲还是不希望你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内宅之中。松儿好好练武,竹儿努力读书,将来也好给你们妹妹撑腰。”
“阿娘,还有我还有我,枫儿也要给妹妹撑腰。′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听到娘亲没提自己,程谨枫跳着脚喊了起来。
众人都被逗笑了,宁氏抚了抚小儿子的头顶,笑着说道:“对,还有我们枫儿。”
笑罢,宁氏才看着三个儿子说道:“放心,你们娘亲也不是纸糊的,不会叫人算计了一次又一次。如今还没找到你们妹妹,我们什么都不要做。等找到了你们妹妹,才是我们彻底清算的时候!”
第35章 抽丝剥茧
李氏自从顺利的将小清菡接到身边之后,就百般缠着宁国公将程清菡正式记入族谱,可是每一次都被她的丈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程家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是孩子未满三岁不可记入族谱,怕的是孩子在三岁之前夭折。只有过了三岁,这孩子算是在人间扎住了根儿,才能开祠堂正式记入族谱。
在正式记入族谱之前,初生的婴儿都会在副册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支某房媳妇生男婴或女婴,在副册上,小婴儿是不配拥有名字的。
程缚虎虽然挺喜欢这个小孙女儿,却也没喜欢到为她坏了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在程缚虎心里,孙女到底比不得孙子重要,连孙子都不能破了规矩,孙女儿就更不配了。
李氏在鹊仙居闹着要给小清菡上族谱,这事动静不小,就连鹊仙居院子里打扫的下人都听到些风声。这风声很快传进了宁氏耳中。
想想继婆婆的言行,宁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个小清菡绝对是李氏娘家的侄孙女儿,否则李氏绝不可能这样积极地上蹿下跳,急着将孩子记入族谱,记到她和程思则的名下,成为板上钉钉的国公府嫡孙女。
“夫人,要是国公爷真答应了可怎么办?”瑞雪忧心忡忡的问道。
宁氏冷冷道:“国公爷还没糊涂,断不会违背祖宗规矩。就算是开祠堂,记的也只能是枫儿。”
三公子程谨枫已经三岁多了,因为身为程氏族长的程缚虎上次回京时程谨松才两岁多,也就没提记入族谱之事。之后的一年多,程缚虎一直没有回京,也就没人有资格开祠堂请族谱,所以将程谨松记入族谱之事就一直耽误到现在。
“就是,咱们三公子都还没上族谱呢!”瑞雪气哼哼的说一句。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外头有小丫鬟禀报,“回禀夫人,大舅夫人来了……”
宁氏赶紧带人出去迎接大嫂,没过多一会儿,姑嫂二人携手进房,宁氏亲自奉了茶,只留两个心腹丫鬟服侍,命其他全部退到外面候着。
“大嫂,可有什么消息?”宁氏急切的问道。
孙夫人拉着小姑子的手,轻声说道:“也算是有点子消息。自从那日娘将你接回家,你大哥就在一直在暗中访察。他的行动已然很迅捷,可给你接生的那两个稳婆却象是在人间凭空消失一般,怎么找都找不到,两个稳婆的家人都说她们自从被接进侯府服侍你之后,就再没回过家。两家人来找,你们府里说那二人早就领了赏钱出府。那两家人要闹,被你继婆婆使人打了出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