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谨竹这次的考棚,不是上场考试中那个树下的考棚,而是挨着考院西厢房的第一间考棚。′s~o,u¢s,o.u_x*s\w*.?c?o.m!
这个棚子也挺新的,只是顶上没有遮荫之物,而且还有些西晒,看上去条件没有之前的考棚好。
程谨竹自己倒不介意,毕竟这抽考棚都是随机的,要是他两次都抽到一间考棚,必定有人怀疑这里头有人做手脚,于他反而不利。
何镌找到了程谨竹,看到那间考棚的情况,眼中闪过一抹得意。
拿着手中的号牌,何镌直直走向程谨竹上一场考试的考棚,心中暗自得意,这间考棚又新又舒服,顶上还有遮阳的树荫,这三天过起来可就轻松多了……
第310章 小南立大功
在何镌不怀好意的盼望中,天光大亮。
不想今日天上的云层特别厚,藏在厚厚云层中的太阳,根本没有太多的热度,偏偏又刮起了东风,风里还有些潮气。,小!说-宅` -勉/沸′越\渎^
有经验的老农,或是钦天监里那些专门靠观天吃饭的官员们,都知道今天必有一场雨,依往年的情形来看,这场雨怕是小不了。
程谨竹博览群书,对于观天之术也有所涉猎。他歪头看看天色,伸手试试风向风速,眼中浮起了笑意。
若是下上一场东风雨,那他这间考棚,就成了全场最好的一间考棚了。
最西边的考棚,受不到来自东方的东风雨的袭扰,而且京城夏秋季还时有雷雨,万一打个雷什么的,上回那间考棚,可就处于危险之中了。
程谨竹曾在书上看到过,打雷下雨之时,万万不可躲在树下避雨避雷,也不可以站在高处,那样都很容易被雷劈中。
果然刚发下考卷不到一刻钟时间,东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纷乱的雨点都有些向考棚中飘去。!咸.鱼?看,书- _首!发/
程谨竹的考棚檐下,也落了些雨点,还有几滴溅到小桌板的外沿口。
万幸程谨竹看完考卷就已经将考卷收起来放好,桌面上只有一份草稿底卷,就算是落了几点雨也不要紧。
看看渐大的雨势,程谨竹不慌不忙从考篮中拿出一卷四寸长的厚厚油纸。
将油纸展开,用特制的小钉将油纸密密地钉在考棚檐口,就成了个简易的挡雨檐。再大的雨点都不会打进这间考棚了。
东邻的考生看到这个简易的挡雨檐,羡慕的都快哭出来了。他家里人原本也给他准备了这种油纸卷,可他嫌重,硬是拿出来了,没想到现在还真就用上了!
进了考场,是严禁交头接耳的,考生如此,就连考官们也都是凝神静气,能不开口说话就不开口说话,非得说话不可,也是将声音压的极低。
所以考生们羡慕归羡慕,也没人敢说什么。大家都小心的保护好自己的考卷,不能让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毁于一旦。
没有任何人能想到,这一场秋雨下起来竟是没完没了,噼里啪啦下了一整天。
气温也急剧下降,甚至都有些初冬的冷意,若是穿普通的秋装,只怕已经无法抵御秋雨秋风的侵袭。
程谨竹还好,他自从习武以来,身体底子好了许多,既不怎么怕热,也不怎么怕冷。
最重要的是,在考前一个多月,他在他外公家的模拟考棚中不知做了多少次的文章,其间什么样的天气都遇到过,程谨竹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应考经验。
不过是下雨降温而已,对程谨竹以及宁家子弟来说,这完全不会造成困扰。
可许多只知埋头读书,觉得打熬身体是粗野之举的仕子们可就惨了,他们被冻得瑟瑟发抖,连握笔的手都不由自主地微微发颤。
在这些不锻炼身体的仕子中,就有对程谨竹无比妒恨的何镌。
他的考棚在大树下,左右无人,冷雨凄风全朝他一个人招呼了,不过半日功夫,何镌进场时红润的脸色就变成了惨白。
从来没有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写过文章的何镌,脑子里简直是一团浆糊,别说是让他写文章了,就是让他默写《论语》中的文章,只怕都默不全。
感受到气温骤降的考官们,小声商议一回,决定给各棚的仕子送些姜汤,若是这一场的仕子都因为感染风寒而无法完成考试,他们也没法子向皇帝交待不是。
厨下很快熬好了一大锅**辣的姜汤。衙役们拎着马勺提着着桶,挨个儿考棚送姜汤。
厨房设在考院的东南方向,衙役们从东往西发姜汤,到了程谨竹的考棚,桶里也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层。
拿马勺的衙役皱眉道:“这也舀不起来了,不如直接倒吧。”
提桶衙役应了一声,拎着桶就往程谨桌案上放着的竹杯中倒。
程谨竹眼疾手快,立刻将自己写了一多半的文章向里一划双手一环,就用上身护住了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