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师傅看她的姿势很标准,一百次后几乎没怎么变形,心里很满意,直接说道:“大格格可以尝试一下上箭羽来拉弓了。¢微·趣~暁~税- ^追·蕞¢新_璋.节?”
这倒是喜出望外的尝试,云岚一口答应下来,接过箭羽,按照之前拉弓的姿势。
武师傅指点道:“大格格的胳膊抬高一点,不错,就是这样。”
云岚松开手,箭羽从高处缓缓落下,然后戳在靶子上,甚至还正中红心。
她十分意外,武师傅笑着道:“大格格的运气不错。”
确实云岚第一次放箭,能碰到靶子就不错了,谁知道竟然落在正中间。
云岚也挺高兴的,看着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个弟弟开始尝试用箭羽。
小太子中了五环,不是很满意。
大阿哥差一点就在正中心,小脸上全是写着高兴,抬起小下巴说道:“姐姐,我厉害吧!”
云岚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道:“弟弟确实厉害。-s¨o`s,o/s¢h′u~. c,o,m\”
小太子眼看不高兴了,云岚也安抚道:“太子弟弟多练习,下次也可以的。”
听见她的话,这才叫小太子的脸色好看了一点。
云岚练箭之后,发现在箭亭的好处了,日头晒的时候,有亭子遮头,不说没那么热,而且也不会太刺眼。
她回去后浑身大汗,洗漱换了一身衣服,才去前头的御书房。
皇帝早就准备好点心,看着女儿吃了起来,这才说道:“朕让勋贵适龄的子弟进尚书房一起读书,想要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适龄的孩子也多,毕竟皇帝说适龄,这个年龄的差距就可以很大。
从六岁到十二岁,都能勉强算是适龄了。
皇帝让人报名,然后列了名单,才发现人数比自己想象中要多。
除了适龄的问题,勋贵的直系和旁系子孙众多,这适龄的就不要太多了。^y/u`e¨d u.d^i?.~c-o~m?
而且他们私下还猜测皇帝这是准备给大格格提前相看额驸,更是恨不能把家族里适龄又还算上进的孩子全塞过来。
要是其中一个被皇帝和大格格看中,万一呢!
哪怕不是大格格,其他格格的额驸也是可以。
除了额驸,还可能是阿哥们的伴读。
伴读的话,从小跟阿哥一起长大,情分不一样,看曹寅就知道了。
只要自己没长歪,学识和能力是有的,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阿哥的左右手,跟着办差,升官封爵是指日可待了!
光是想想,这些家族就更是积极!谁不想自家子孙进尚书房,以后光宗耀祖呢!
尚书房自然不可能进这么多人,皇帝想了想就对女儿说道:“朕打算让翰林那边出一张卷子,给这些孩子做,然后按照成绩高低进来。”
“当然了,满蒙的成绩分开。”
云岚点点头,明白皇帝的顾虑。
京城这边五六岁就开始请先生进府里教导读书,蒙古那边五六岁却是在练习骑射居多,两边要混在一起出成绩,那就不太公平,甚至是欺负蒙古那边的人了。
她好奇问道:“皇阿玛是要给弟弟们找伴读,还是跟旁人说的那样,要给我和妹妹们物色额驸了?”
皇帝有些意外看了过来:“外头这些人真是嘴巴没把门,居然叫你都听见了。那你呢?觉得是哪个?”
云岚摇头道:“给弟弟们选伴读是应该的,只是皇阿玛难得让蒙古勋贵的子弟也进尚书房来,应该别有深意。”
皇帝笑着点头,对女儿说道:“还是你看得明白,满蒙之前一直是联姻为主,但是在很多方面依旧不够。”
联姻确实能让满蒙两族的关系拉近,却也只是关系,没能更深入。
让蒙古勋贵子弟进尚书房来,那就不同了,以后他们可能成为阿哥的伴读,也可能成为格格们的额驸。
从小一起长大,这情分就更不一样了。
但是皇帝冷不丁又说道:“不过给你提前挑选额驸的事也是真的,等你长大还有很久,到时候仓促找适合的额驸,总归很难找到满意的。”
“倒不如从小看起,挑几个长得不错,家世好,又聪明勤勉的。在尚书房里督促着好好读书,以后这额驸也能跟你说得上话。”
“别是骑射不错,没怎么读书,那就配不上你了。”
皇帝舍不得女儿随便嫁人,嫁的人得样样都好才行,还不如从小盯着长大,就不怕对方不够优秀,还有其他瑕疵了。
毕竟如今京城这些勋贵子弟,很多读书骑射都不怎么样,吃喝玩乐倒是十分精通。
从小要不是被家里人宠溺长大,就是被身边奴仆给带歪,斗鸡、斗蟋蟀、玩骰子,甚至还有早早就跟丫鬟厮混在一起的。
家风好一点的,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坏习惯,但是在读书方面却都不怎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