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问过工匠后记下数字,稍微算一算,很快就写完这份功课了。~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
另一头皇帝叫来武师傅,问了今天的骑射课。得知女儿第一天就选了三力半的弓,他还挺高兴的。
只是皇帝又叮嘱武师傅,不要让女儿上课太累了。
武师傅低头行礼,忙不迭应下。
尚书房其他先生也一个个来尚书房跟皇帝禀报,先是小太子和大阿哥在课上的表现如何,专不专心,昨天的功课写得如何。
昨天学的知识是不是记住了,今天问的时候能不能回答出来。
之后皇帝又问了女儿第一天在尚书房的表现,先生们一个个都赞不绝口。
小阿哥们不能随便夸,那容易让他们骄傲,又会让皇帝不喜。
但是大格格就不一样了,聪慧好学,上课一点就通,技艺超群,是先生们最喜欢的学生了,还能随便夸。′辛 丸,本`鉮_栈? !已?发?布_最?歆?漳·节′
果不其然,皇帝听后嘴角一直带着笑,显然见众人对云岚的夸赞,他心里十分高兴。
他再次叮嘱先生们,对云岚要格外照顾和宽容一些。
先生们自然应下,就听皇帝又说道:“尚书房的学生还是太少了一点,朕打算让满蒙勋贵家中适龄的孩子一起进学。”
听见这话,先生们就明白,皇帝这是打算给小太子和大阿哥选伴读了?
第102章
第102章
毕竟蒙古勋贵的孩子骑射一流,但是读书一般,进宫来当伴读就太吃力了一点。
皇帝一向不会勉强这些蒙古勋贵,毕竟很多蒙古贵族也就识字,四书五经是一窍不通。
但是之前满蒙通婚之后,有公主嫁过去,带去了这边不少好东西。
比如种植技术、织造技术、种子和书籍等等,蒙古贵族这才开始读书识字。_新¨丸 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只是比起学习汉文化的满足,蒙古贵族还是基础薄弱,根基薄一点。
不过蒙古勋贵也知道这一点,有些直接把适龄孩子送到京城来读书。
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孩子倒是比自己强上不少。
这些未雨绸缪的蒙古勋贵,这个时候就高兴坏了,他们的孩子必然能够入选。
那些只觉得读书没什么大用,又不需要科考,加上这些勋贵的孩子以后也能继承爵位,骑射不能差,但是会识字就足够了。
如今他们就开始痛心疾首,之前想岔了,没把孩子早早送来京城读书,这会儿就落后了!
一时之间不少蒙古勋贵都意动了,到处探听消息,想知道皇帝这个命令的意思。
毕竟蒙古勋贵的孩子大多会跟宫里的公主成婚,皇帝这么早让蒙古的贵族孩子进宫来读书,难不成这个时候就开始给公主们挑选额驸了吗?
等公主长大后,现成的额驸人选可能让皇帝不满意,他索性亲自培养?
这会不会太早了一点,还是说这是给大格格选的?
毕竟如今谁不知道,大格格是皇帝的心尖宠,都快宠上天了。
这位格格却不骄不躁,又聪明伶俐,给皇帝解决了不少问题,听闻一直在御书房陪伴皇帝,如今又进了尚书房跟着小太子和大阿哥一起读书。
尚书房的先生们对大格格也是赞不绝口,上课认真专心不说,还记忆超群,学得极快,叫小太子和大阿哥都比之前要勤奋了起来。
要是能跟这位大格格联姻的话,只怕额驸的家族在皇帝心里面的地位也能往上抬。
蒙古勋贵闻风而动,从家族里拼命扒拉适合的孩子,年纪不能太小,长得要端正,人也得聪明。
要是长得不好看,人还不聪明,进宫去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那还得了?
不说蒙古这边,京城的勋贵和大臣也不甘示弱,就差上折子跟皇帝疯狂推荐:皇上,看看我家孙儿啊,额驸的人选也不用限制得那么死!
云岚这边安安静静的,没谁敢打扰她。
这天午休的时候,大阿哥频频偷看她,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云岚无奈问道:“弟弟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说的。”
小太子瞥了大阿哥一眼说道:“姐姐,大哥估计不好开口。最近皇阿玛下命让满蒙勋贵送适龄的孩子进尚书房来,估计问到惠嫔娘娘这边来了。”
惠嫔哪里知道这些,就只好私下派人问了问大阿哥。
云岚疑惑道:“皇阿玛估计给弟弟们挑伴读,按照规矩送人进宫来不就好了,怎么还要打听到惠嫔娘娘那边去的?”
小太子哼哼道:“还不是皇阿玛让蒙古那边也派人来,就叫人浮想联翩。”
他也看了云岚一眼,后者一愣,忽然就明白了:皇帝不会是准备给她挑额驸,这么离谱的吗?
她才几岁大,皇帝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