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说废话,最后没有提出有用的解决方法,那皇帝只会打回去让他们重写了。!搜 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
暂时皇帝还给两个小阿哥一个过渡的时间,就没那么严厉。
显然皇帝觉得给小太子和大阿哥适应的时间已经足够多了,开始加码了。
云岚心有戚戚然,看着皇帝在下边又添了算学、画和乐。
显然皇帝要让小阿哥全方位的学习,不止满汉蒙三语要学,经书学典要学要背,要练书法,要会鉴赏画作,还得自己会画画。
另外添上了音乐课,其中包括了中式音乐以及西方音乐和乐器。
甚至还有算学课,这课皇帝之前请传教士白晋讲课,估计听得不错,也想让孩子们听一听。
小阿哥一整天要学文、学武,音乐和画画这些艺术方面的都不能落下。
云岚又见皇帝拿着毛笔想了想,还继续添上课程。¢墈^书 屋- /最 欣¨章~踕?庚^薪′快·
比如测绘和舆图,这学的应该就是地理。不止要对舆图上各省市要心中有数,还得知道如何测绘地图,以后才不会看着舆图就两眼一黑。
比如又有一门科学,添上的是关于物理、化学的小知识,包括光影、机械等等,甚至还有矿产的提炼技术和玻璃制造。
这学的够杂了,云岚却看皇帝并没有停笔,写了农学和医学。
云岚:皇帝真是鸡娃最高境界,完全是往死里鸡!
这么多课程,小阿哥才几岁,能消化得了吗?
而且一天就这么多个时辰,从还没天亮学到傍晚天黑,很可能都学不完吧!
皇帝似乎也有点苦恼,想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挤在一天的时间里头。
云岚忍不住问道:“皇阿玛打算让两个弟弟一天学这么多吗?在我看来,可能有点难了。¢叁¢叭!看′书^旺/ ?庚 鑫,嶵^全`”
听见这话,皇帝轻轻点头道:“有些课可以隔天学,就能岔开了,彼此也不耽误,还能多一天慢慢消化。”
云岚就问道:“皇阿玛,这个农学我还能知道,是要带着弟弟们去种地吗?”
毕竟之前皇帝去畅春园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圈了一小块田地,教导两人如何翻土和播种。
皇帝点头道:“不错,虽说粮食不是让他们每天都要种,却得知道是怎么来的。朕可不想听到小阿哥会说出,这粮食不是地里长的,而是从御膳房来的混账话。”
“粮食能在哪里种,哪里能种一年熟,还是一年两熟的,都该清楚才是。如此,也要认识舆图,知道各地都在哪里,别闹出笑话来了。”
这样农学和地理就结合起来了,测算又跟算学结合一起,就可以把两两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隔一天上课。
云岚又问道:“皇阿玛,这个医学呢?难不成弟弟们要学如何把脉,如何写药方,用药什么的?”
皇帝听着就笑了:“倒不至于,不过他们得学一下,什么药材好,什么药材是有毒的,什么药材不能混在一起用。至于药方也要稍微能看懂,不至于御医糊弄的药方没看明白,得入口的东西,稀里糊涂喝下就不行了。”
“还要学会认药材,看看本草纲目,常用的都记住。以后要是出外打猎,遇上什么事,也能立刻在周围找到适合的药材来用。”
“尤其如果领兵打仗,粮草是够,药材却未必,可能要从周围调度,甚至是就地寻找。要是一窍不通,那就麻烦了。”
云岚不由吃惊,皇帝想得那么遥远吗?
还是说,他如今就已经盘算着,以后准备打哪里,还让小阿哥长大后领兵了?
皇帝说道:“清楚这些也不是坏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身边人送来的吃食,要是会辨认这些,闻一闻,看一看就能察觉得到。”
与其把小命交给别人,让身边人来辨认,还不如自己来更妥当一些。
皇帝从不会把所有事都交给旁人,总要事事躬亲也是这个缘故。
云岚连连点头,感觉皇帝真是未雨绸缪,想得极为周到:“皇阿玛如此安排,弟弟们一定会长大成才的。”
皇帝笑笑道:“他们用心学,自然能成才,就不会辜负朕的用心了。医学方面,朕打算让太医院的院首去尚书房上课。”
“测算和舆图,就让梅文鼎来,他对这个极为擅长,在国子监还教出不少学生来。”
“赏画就让冷枚来,他不但擅长国画,还擅长西画,才能两相结合起来。”
至于音乐,皇帝打算轮流叫几个西洋传教士来,展示不同的西方乐器。比如小提琴、钢琴和大提琴等等。
升平署那边也会出几个擅长乐器的人来演奏一番,比如古琴、二胡、排箫和笛子等等。
孩子们可以不用都会所有的乐器,却要认得出来,还要擅长其中一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