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清穿福运大公主 > 第243小章

清穿福运大公主 第243小章

作者:岳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22 17:03:07

等这次表面看着欢声笑语,十分和谐的请安就要到尾声,准备结束的时候。,齐^盛-暁?税?蛧¨ `已_发?布_最_歆?璋 截·

宜嫔冷不丁笑着开口道:“臣妾在宫外得了一件有趣的东西,这会儿厚脸皮送给大格格,希望大格格能喜欢。”

云岚眨眨眼,还有她的事啊?

有宫女接过一个扁扁又宽大的锦盒呈上来,太皇太后见了也不由好奇,示意宫女打开。

等锦盒打开后,云岚发现里面像是一副棋子的东西。

说是像,因为它扁扁平平的,上面的纹路很像棋盘。

但是比起一般的棋子,这些都不是圆的,而是一个个雕刻的小东西,棋盘还凹进去的,放进这些小雕塑。

比如有一辆像是马拉车,马匹活灵活现,车轮是红色的,后边的车子甚至是敞篷的。

比如还有狮子,连鬃毛都雕刻得十分清晰,雕工相当不错了。

太皇太后笑着感慨道:“我也许多年没见着这沙特拉了。·墈`书\屋. !无.错`内?容,”

云岚睁大眼看过来,显然这礼物宜嫔说送给她,依旧还是借自己的手送给太皇太后,没见太皇太后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

见她好奇,太皇太后解释道:“这叫沙特拉,是蒙古那边的象棋,下棋的方法差不多,只这棋子有些不同。”

“棋子中的骑士相当于将,狮子相当于炮,马拉车相当于车,骆驼相当于象。”

她这么一解释,云岚就明白过来。

比起一般的象棋,因为她这么小的孩子不识字,要下象棋就难了。

但是这种叫沙特拉的棋子,每一颗棋子都形象化,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很容易辨识,哪怕不识字都能玩儿。

太皇太后说是前前朝的时候传到蒙古的,不识字的人都能玩儿,小时候孩子们特别喜欢玩。

哪怕是成年人,陪着孩子玩儿也是一件打发时间的事。*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旁边的皇太后见着这个东西,也用蒙语嘀嘀咕咕说了几句,脸上还带着笑。

太皇太后就给云岚翻译道:“她也说是好些年没见着这个,要是大格格感兴趣,以后来慈宁宫,咱们两个手把手教你怎么玩儿这个棋子。”

云岚点着小脑袋,多一种玩具,她当然乐意来学一学了。

就是她转念一想,忽然明白宜嫔送这副棋子的深意。

不但是送给自己这个大格格的,也是送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毕竟下棋的话,一个人是下不了的,就得两个人一起下。

如此一来,云岚找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下棋,她们每次下棋的时候都会想起这棋子是宜嫔送的。

宜嫔这心思明明白白的,却没人会拒绝,毕竟是真的送进她们的心坎里了。

云岚:这心眼子,她这辈子估计都很难学会了!

其他嫔妃看着宜嫔,脸上虽然笑着,但是一个个手里抓着帕子都想撕破扔她脸上了!

这人居然偷摸着准备了礼物,看样子不止大格格喜欢,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很喜欢,把其他人硬生生给比了下去!

宜嫔送完礼物,这场请安总算是结束了,云岚感觉看完了底下打了十八套太极一样,又有趣又刺激,感觉太有意思了。

她没带走棋子,只跟太皇太后说,自己以后过来学,就不用拿来拿去了。

而且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闲暇的时候,两人也能一起下棋。

皇太后从草原嫁过来,先帝却去得早,她又只会说蒙语,在后宫里也就跟太皇太后和皇帝能说几句话。

平日她能打发时间的事很少,不是跟身边会蒙语的宫女说两句话,就是在佛堂念经祈福,甚至是捡佛豆。

如今倒是多了一副熟悉的棋子,皇太后也就多了一个打发时间的东西了。

其实两位太后想要这个东西,只需要动动嘴皮子,轻轻松松就能拿到

只是有人特地找到这副棋子,送到她们跟前来,那就不一样了,显得极为用心。

而云岚她的玩具够多了,宜嫔还能从中找到自己没有的玩具,估计打听了很久,也是够厉害的。

宜嫔一出手,直接就刷了三个人的好感。

云岚心想难怪她一进宫没多久就得了皇帝的喜欢,这么个用心又周到,还漂亮会说话的人,谁能不喜欢呢!

她回到乾清宫的时候,皇帝正在御书房跟几个大臣议事。

见女儿回来了,皇帝招招手就让她过来坐在自己身边,问道:“你弄出的几个有趣的东西,罗刹国也想做这个买卖,要卖给他们吗?”

皇帝说的是拼图、鼻烟壶和扇子,罗刹国的消息还挺灵通的,这就派使臣来询问了。

他没有直接做主,而是等云岚回来再问。

云岚当然不会拒绝了,反正这些东西做出来也是打算做买卖的,换一些金银回来也不错。

不过她想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