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片虚空,无识无意的飘荡着,直到沉静的潭底忽然跃起一道涟漪,轻轻点破了寂静。
有一个声音一直在他的耳边呢喃轻语,起先听不分明,渐渐的,他才约莫明白了那个意思——
你不该作为“花非若”而死……
从他留意到开始,那个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切,冥冥中仿佛有一股推力,催促着他还该去做什么。
非若……
虚空里,他好像感觉到有什么人在用这个名字呼唤着自己,于是意识渐渐回笼,终于浮出静水,依稀听了分明。
“非若……”
花非若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模糊不清的视线里,只依稀瞧得见有个熟悉的人在急切的看着自己。
慕辞在他的帐中寸步不离的足足守了七日,才终于见他此刻睁了眼,却仿若无神似的,只瞧着自己而一语不发,任他如何呼唤都不见有半分反应,一时又令慕辞才刚刚迎得惊喜的心再坠冰窟。
“快去将梁太医请来!”
慕辞坐上床沿,俯下身来捺着心急如焚缓柔的轻轻抚着他的脸,“说句话呀,非若……”
良久之后,花非若才终于渐渐回过神来,瞧清了眼前的人。
“阿辞……”
直待他终于唤了自己一声,慕辞才终于松了口气,将他的手扶在自己脸侧,禁不住的落下泪来,“你终于醒了,非若……我好怕你再也不睁眼……”
花非若笑了笑,正想安慰他一句什么,先被召唤的梁笙已匆匆赶入帐来。
慕辞连忙让开,让太医为他诊脉。
虽说他的实际情况比梁笙对慕辞透露的还要严重的更多,但人还能醒过来总归是好事。
梁笙诊过状况后便亲自往而备药,慕辞便仍守在他的床边寸步不离。
花非若自己也没想到,在那绝境之下他竟然还能死里逃生,秉承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信念,此刻便是一副“活到就是赚到”的良好心态,不过片刻便能笑着逗慕辞了。
“瞧你这眼红的,不能是连哭了几天吧?”
“你知道你睡了几天吗!”
这几天捱得慕辞度日如年,更是时刻担惊受怕着,唯恐他有半点闪失。
“别怕,现在都过去了,没事了。”
也庆幸终是无事。
“过来宝贝,给我抱抱。”
慕辞依言乖巧的俯下身去将他虚拢在怀,花非若便轻轻抚着他的发,在他颊边柔吻。
“有你在这里,我可舍不得走。”
_
女帝醒转后又静养了两日,才终于能出寝帐召见军中将领谈议了。
虽然胜得了此战,但两国的损失也实在惨重,而维达的残军在主舰沉没、其王与主帅皆死后亦纷纷殉国。便如战前所言那般,此战之后,将不必再以此敌为忧了。
听闻女帝伤势好转,慕柊亦特意赶来探望,浅议过两国营务后,这位太子便也未作多扰。
帐外,慕柊远远便瞧见了慕辞的身影,于是迎上前去,先言招呼。
“几日未见,你的气色倒也恢复了不少。伤势如何?”
“已无大碍。”
从小到大,慕辞对他的态度向来冰冷,慕柊早也习惯了。
不过如今他们两终于不再对立,如此见面言谈也便轻松了不少。
“你我难得有闲一叙,可否赏个脸,陪皇兄同行一段?”
“皇兄既已开口,臣弟岂敢不从?请。”
两人便沿着海岸并肩闲步,瞧着今番两国和睦之状,慕柊心中亦生感慨良多,便浅叹道:“若非有此外敌维达共侵之乱,怕也难瞧见如此大国相辅和睦之景。”
“皇兄所言甚是。”
慕柊转头来瞧了他一眼,微为一笑,也作直言道:“一如你我相争多年,而今抛却旁杂之后再为细想,倒也从来不是不共戴天之敌。”
“同敌可为友,同筹必为争,世之所常,在所难免。”
“常卿倒是素来通透。”
慕辞垂眼一笑,“皇兄才是真通透,我却是如今才逐而明白。”
“昔年种种,皆作前尘往事,想来父皇也期望你我兄弟相睦,如今倒是可成了。”
“有皇兄在侧,便足可令父皇欣慰。”
难得慕辞也能对他说句软话,慕柊对此亦颇感欣慰。
再往前走,便是朝云之营,两人便于此交界处止步礼别。
“既见吾弟心属良缘,为兄心中亦颇感欣慰,也愿你就此常乐,莫再为旁乱所扰。”
“承皇兄吉言。”
两人又再相为一礼后,便各归了其营。
看着慕柊远去后,慕辞便又顺着朝云大营的边缘缓行,瞧见了不远处韩申的身影便打了个响哨。
那边韩申听见声音立马扭头瞧来,见是慕辞召他亦连忙赶了过来。
“殿下伤可好些了?”
“劳你挂心了,已无大碍。”
应着,慕辞从腰间取下那柄骨刃,递给韩申,“替我把他带回燕岭,落土安葬。”
韩申双手接来,落眼瞧着这段森然白骨,心中扭起伤感而痛,“眭林……是我们中年纪最小的,本来今年该是他的加冠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