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被拉下马,最着急的是三皇子。
三皇子府中,茶盏碎了一地。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
三皇子气得胸膛起伏。
他好不容易将人拉拢过来,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落马了。
楼三站在一旁,劝慰道,“三殿下,此事或许不是个坏消息!”
三皇子掩下心中的怒气,抬起眸子看向他,“说下去!”
楼三说道,“这李江,本就是个贪图享乐之人,能被我们拉拢,自然也能被别人拉拢!”
“况且,此人实在没什么本事!”
“如今,他能下台,正好这位置有了空缺。”
"我们何不推一个我们的人上去?
听完这话,三皇子躁动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他慢慢回味过来,又坐回到椅子上。
“说得不错!”
此时,吏部的人也便显出了作用。
官员推荐,向来是吏部的工作。
只是,这次,吏部推荐的人选,萧帝迟迟未点头。
而萧承泽那边,也正在筹谋此事。
相比三皇子,他与萧帝接触时间更多,对他这位父皇也更是了解。
他知晓,这几次的安排,让父皇对吏部生了疑心。
父皇只要有了疑心,那么吏部的人,很快也要换了。
然而,当务之急,便是京城巡卫司首领这个位置了。
不过,机会还是要等上一等。
秋去冬来,胭脂醉的生意越来越好。
胭脂醉一直推出各种应季新品,引得城中贵女争相追捧。
终于,姜朗也在最后一个月补上了国库缺少的银子。
萧帝对姜朗这一做法,愈发满意。
毕竟,有姜朗兜底,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挥霍。
姜朗心中也明白,只要自己有这个作用,自己便能一直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稳坐不倒。
他也没有倒的机会,他知晓萧帝这么大的秘密。
若真有那一天,恐怕萧帝,定会容不下他!
边疆战事平息,各国使臣也恢复了往来。
如今,快到年下,各国使臣纷纷进京朝贺。
而宝华寺,一进腊月,山中格外严寒。
太后依旧在寺中礼佛。
萧帝几次派人请太后下山。
终于,太后也决定从宝华寺回宫。
为表孝心,萧帝亲自派御林军去接。
太后在御林军的护送下,一路赶往京中。
桂嬷嬷给太后手中塞了一个暖炉,“太后,您可保重身子!”
太后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这里难道比山中还冷?”
桂嬷嬷笑着又帮太后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车马劳顿,这不怕您累着吗?”
太后撩开车帘,一股寒意迎面扑来,看着城中银装素裹,一时感叹。
“唉,终究是老了,也不知这样的冬日,还能见到几个?”
桂嬷嬷连声安慰,“太后娘娘身体康健,定会长命百岁的!”
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这么多年,就你陪在我身边!”
两主仆之间,正说说笑笑。
突然,马车一个颠簸,马车外传来一阵惊慌之声。
太后向着马车一侧倒去,桂嬷嬷慌张地扶住她。
主仆二人一个对视,桂嬷嬷强装镇定,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只见,一群烈马朝着他们飞奔过来。
一群骏马在大街上狂奔,将街边摊贩全都掀翻在地。
街上场面一阵混乱。
马速十分快,赶车的马夫虽然已经十分镇定了,但难免还是被这些马乱了阵脚。
御林军纷纷拔出剑,挡在太后的车驾前。
然而,那些马儿速度丝毫未减。
桂嬷嬷大喊道,“快,快护驾!”
御林军手持利剑,做出搏击的样子。
然而,马儿太烈,将一群御林军踹得人仰马翻。
马儿飞速地朝着太后这里奔来!
眼见着,马蹄就要踢翻太后的马车。
太后惊得睁大了眼睛,桂嬷嬷牢牢护在她的身前。
突然,那为首的马儿,前蹄扬起,顿在半空中。
“嘶!”
马儿一声长鸣。
再看时,一侍卫已经骑在了马上,手里紧握着马的鬃毛。
那马儿还在疯狂地挣扎着,想要将身上的人甩下去。
然而,那人却不肯撒手。
一人一马就在此处挣扎着,扬起的马蹄,几次没有将人甩下去。
只是,那马儿将周围的摊子,都踢得到处都是!
真是一匹烈马!
几番回合之下,终于,那马儿也认命了。
而身后的马群,竟然也跟着老老实实停了下来。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这人是抓住了领头的马!
此刻,太后已经被扶到了一旁。
看着这一幕,太后的心都要吊起来。
萧帝此时也匆忙赶了过来。
他听说太后出事,迅速带了御林军赶来。
没想到,正好看到这人驯服烈马的过程。
此人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终于,马儿慢慢平静下来。
那人从马上下来,对着萧帝躬身行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