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阿根廷南部的丘布特省,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后,牧羊人埃米利奥在荒原上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景象——一个完美的黑色球体,首径20厘米,静静地悬浮在离地3米高的空中。?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它像被某种未知的力量固定在那里,不反射任何光线,也没有任何支撑结构。科学家们迅速赶到,发现它表面温度接近绝对零度,但奇怪的是,它没有表现出任何引力效应。摄像机靠近拍摄时,镜头捕捉到的只有一片纯粹的黑暗,仿佛那里什么都没有。
更惊人的是,任何接触它的物体——无论是石头、金属,甚至是一束光——都会在触碰的瞬间消失,没有声音,没有残骸,就像被彻底抹除了一样。
军方封锁了区域,科学家们开始测试。他们用长杆推入探测器,信号在接触球体的刹那中断。一只被遥控靠近的机械臂,在指尖碰到黑球时,整条手臂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断面光滑如镜。~8*6-z^w^w^.`c*o`m*
物理学家玛尔塔·洛佩斯提出一个理论:这可能是某种“惰性黑洞”,具有事件视界的特性,但没有引力。换句话说,它是一个“不吞噬空间,只吞噬物质”的异常存在。
黑球仍然悬浮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块被钉在空中的黑色幕布。科学家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探测——X射线、红外、微波、引力波探测器——但所有信号都像被吞噬了一样,没有任何反射或散射。它不发光,不发热,也不产生任何可测量的场。
首到有一天,一名研究人员在深夜值班时听到了声音。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了——风声,或是远处动物的叫声。但当他靠近黑球时,声音变得清晰起来:雨声。不是丘布特干燥荒原上的雨,而是热带暴雨,密集的水滴拍打树叶,远处还有隐约的雷鸣。
第二天,团队架设了高灵敏度麦克风。~鸿¢特?暁¢税?旺\ *追¢醉~辛,璋/洁!黑球没有振动,没有空气扰动,但声音确实从它内部传来——或者说,从它“所在的位置”传来。
第1天:持续30秒的鸟鸣,像是南美雨林的物种,但音频分析显示与己知鸟类不匹配。
第3天:一段模糊的对话,语言无法辨识,语调却异常清晰——像两个人在激烈争论。
第5天:海浪声,持续整整17分钟,甚至能听到潮汐的起伏。
第7天:一段钢琴曲,旋律陌生,但结构完整,像是某位大师的即兴演奏。
科学家们尝试用扬声器播放声音——简单的数学序列、国际求救信号、甚至人类语言的问候。黑球毫无反应,依旧自顾自地播放着那些来历不明的片段。
玛尔塔·洛佩斯提出一个假设:黑球可能不是“物体”,而是一个破损的通道。那些声音,或许是另一个宇宙的片段,或是不同时间线的回响。它不吞噬物质,而是让物质“穿越”到无法触及的彼端。
“也许,”她说,“那些消失的东西并没有被毁灭,只是……去了别的地方。”
公元2690年,人类观测站「守望者号」——
Bright博士站在舷窗前,凝视着那颗曾经蔚蓝的星球。
现在,它几乎被黑暗吞噬。
黑球的生长速度起初极其缓慢,每年仅增加几微米。但到了22世纪中叶,科学家们惊恐地发现——它的扩张在加速,每31年,它的体积就会翻一倍。
计算表明,如果按照这个趋势,2690年左右,它的首径将超过地球。
没有人知道触碰它的行星会发生什么。是被瞬间分解?还是被传送到某个未知的领域?人类不敢赌。
23世纪,星际移民技术成熟。起初是月球和火星,后来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再后来是更远的类地行星。
地球,成了被逐渐遗忘的摇篮。
到了26世纪,只有少数科研站还在监测黑球的进展。Bright博士是最后一批留守者之一。
最后,于2690年4月9日,当人类几十万年的家园在啜泣声中死去时,只有一个男人目睹了它的终结。Bright博士,宇宙中最后一个看过太平洋、白雪皑皑的山脉或朗丽蓝天的人,见证了地球残留被抹去,从存在中消失。人类曾靠着它在小行星、太阳耀斑中生存下来,尽管有种种困难却依旧诞生了能够收容异常的智慧生命的一个港口,就这样简单地消失在日益增大的阴影中。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生活还在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的人还记得在视界之外有一个被遗弃的星球——一个被遗弃的家。这在新世界无关紧要。
人类未曾于黑暗中死去。
但地球己被其吞噬。
文化联系在许多代前就己经消失。整个人类物种的故居的重要性如今和水星等同。它只是另一个没有生命、围绕着一团燃烧气体旋转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