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盆地深处,2023年雨季
一支由8人组成的国际科考队深入未开发的雨林区域,研究当地生态系统。¢武·4`墈\书/ ·埂.新?醉?全`
进入雨林第7天,向导马库图开始抱怨眼睛发痒、不停流鼻涕。
“只是花粉过敏。”队医艾玛递给他抗组胺药,“这地方真菌孢子太多了。”
但第二天,马库图的症状加重了:
咳嗽带血丝,皮肤出现细小的出血点,高烧40°C
更诡异的是,他变得异常亢奋。
-
48小时内,症状席卷全队:
中村健太的相机取景框里开始出现莫名红点,后来发现是他的视网膜在渗血。
艾玛在笔记本上记录症状时,鼻腔血流到了本子上。
夜晚的营地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咳血声,像一群垂死的夜枭。
卫星电话接通时,艾玛声音非常沙哑:
“我们……需要……医疗撤离……”
当夜,暴雨如注。
河水暴涨冲垮营地,垂死的队员们被激流卷走。
在窒息的痛苦中,SCP-016做出了选择——
科考队成员进化出鳃和鳞片,在激流中沉浮,但却没有溺死的风险。?x-q^k-s¨w?.\c^o′m′
三周后,上游村庄陆续报告“鱼人”袭击事件
刚果(金),金沙萨郊区某私人诊所
科考队残存的5人跌跌撞撞闯入诊所时,值班医生恩贡贝还以为见到了人鱼——他们的眼白完全充血,指甲缝里凝结着黑红血痂,侧面长着仿佛鱼类的鳃,艾玛的冲锋衣领口甚至结着血痂。
“新型埃博拉?”恩贡贝戴上三层手套,“先抽血化验。”
“这不是任何己知病毒。”艾玛用气管渗出的血在病历本上写道。
午夜,马库图进入末期症状:
他的身体发出气球膨胀般的闷响,随后——
噗嗤!
他身体上所有的孔洞:包括鼻孔,泪腺管,毛孔,嘴,尿道,全部喷出飞溅式的血,含有SCP-016的气溶胶通过空调系统瞬间扩散到全院
18名医务人员在被病毒感染。
黎明时分,金沙萨卫生部终于拉响警报:
第5天
金沙萨国际机场关闭前,一架飞往巴黎的航班上有乘客咳出血,被一群穿着生化防护服的人拉走。
2023年11月,刚果(金)—中国援非医疗队驻地
当金沙萨的疫情失控后,国际社会终于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出血热。-k/u`n.l,u^n.o*i*l,s\.¨c·o m·
中国率先响应,派出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携带移动P4实验室和最新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这不是战争,但比战争更残酷。”医疗队队长王宇(这居然是百科上唯一一个能明确的医疗援助队长,另这话应该不是他说的)在动员会上说,“我们的敌人没有国界,但人类的防线必须守住。”
……………………
1. 中国医疗队的策略
(1)建立三道防线
边境筛查:在刚果与邻国交界处设立检疫站,使用红外体温 眼底扫描(早期感染者眼结膜会先出血)。
重点收治:在疫情核心区搭建充气负压病房,所有医护人员穿戴生化防护服,呼吸器额外加装血沫过滤器,由于感染者普遍有较强的攻击性,还被迫配备了保安。
(2)破解潜伏期难题
潜伏期检测法:中国科学家发现,感染者唾液中的一种免疫蛋白会异常升高,开发出15分钟快检试剂盒。
“以空间换时间”:将刚果划分为红/黄/绿区,强制红区居民佩戴GPS手环,一旦体温异常立即无人机投送药物。
尽管中国方案初见成效,其他国家却陷入混乱:
美国CDC坚持“零号病人”理论,要求封锁整个中部非洲,导致刚果政府抗议“新殖民主义”。
欧盟的抗生素因需-80°C保存,在非洲断电地区变成废液。
最致命的是——
经过4个月奋战,疫情终于出现拐点:
2024年3月,世卫组织宣布刚果疫情结束。
后记:
百科:病毒学档案:猩红瘟疫病原体(SP-16)
分类:
学名:Haemomutans sapiens(智血变种)
科属:未定(暂归入拟病毒目·血源突变科)
危险等级:BSL-5(最高生物安全等级)
发现历史
2023年:首次发现于刚果盆地深处,由国际科考队报告不明原因出血热病例。
2023-2024年:引发中部非洲大流行,致死率达89%,需极大量输血。
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永久监控病原体,样本仅存于中国、美国、俄罗斯的**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