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朱小宝书房里透出的光亮,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醒目。
老朱安静地躺在床上,睡得正香。
朱小宝轻手轻脚地端来一盆热水,将毛巾缓缓浸入水中,拧干后又轻轻放在了老朱的额头上。
朱允熥则静静地站在朱小宝身后,默默地帮着朱小宝端茶递水。
这种照顾病人的场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他和兄弟一起照顾染上了风寒的父亲那般。
“大哥。”
朱允熥轻声唤道。
朱小宝随性一笑,打趣道。
“你这小家伙还挺热络的,你那兄弟可没你这么会叫人。”
“行吧,以后你就是我罩着的小弟了。”
“对了,你今年多大啦?”
朱允熥愣了一下,他已经能断定,朱小宝不记得自己了。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他还是腼腆地答道。
“我今年十五岁了。”
朱小宝点了点头,说道。
“十五岁,是个懂事的小男子汉了!”
朱允熥思索片刻,又小声道。
“我以前听爷爷提起过你,真没想到咱们还能再次相见,这缘分可真是奇妙得很呢!”
朱小宝笑道。
“这有啥奇妙的?”
“我一直想去你家拜访,老爷子也答应了要带我去,可到现在都没去成。”
朱允熥有些惊讶,问道。
“爷爷当真答应带你去我们家啦?”
朱小宝肯定地点了点头。
“是啊!”
“咋啦?你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住着不太舒坦。”
朱小宝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认真地说道。
“你现在也长大了,得学会独立。”
“住得不舒服?是被兄弟欺负了?”
朱允熥听了这话,眼眶微微泛红,轻轻“嗯”了一声,像是想起了那些不开心的过往。
朱小宝对此感同身受。
他想起原身小时候,也曾被一群年长的乞丐欺负过。
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那些受尽委屈的日子,他也都历历在目。
直到有一次,原身鼓起勇气,当着其他乞丐的面,用砖头一下又一下地拍向带头欺负他的那人。
自那以后,便再也没人敢轻易招惹他。
尽管那次原身也受伤不轻,还差点倒在了血泊之中。
“人只有自己变强了,才没人敢欺负你。”
朱允熥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记住了,多谢大哥!”
朱小宝笑着问道。
“谢我啥呀?”
朱允熥满眼崇拜地看着朱小宝,说道。
“大哥,在我心中,你一直都是特别厉害的人!”
“刚刚你训了二哥的话,还使唤了凉国公他们,我觉得你超级厉害的!”
朱小宝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嘿!
没想到,自己还收获了个小迷弟!
突然,朱小宝像是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朱允熥。
“刚才老爷子喊什么焕儿,他是不是有话想跟我说?”
“你知道是咋回事不?”
朱允熥有些犹豫,说道。
“爷爷做事肯定有他的打算,我也不太清楚。”
朱允熥虽比朱允炆还要胆小怕事,但他心里可明白着呢!
他不知道皇爷爷究竟在谋划什么,这些朝廷大事他也不懂。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而坏了爷爷的计划,最后连累了大哥。
“噢!”
朱小宝应了一声,又道。
“那我等老爷子醒了再问他吧!”
朱允熥应了一声,又赶忙问道。
“大哥,这树皮当真能治好爷爷的病吗?”
“二哥刚走,要是没治好,他肯定会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的,你难道就不害怕吗?”
朱小宝笑了笑,他大概能猜到那小子去干什么了。
老爷子这两个孙子啊……
唉!
真是让人头疼!
等老爷子醒来后知道这些事,恐怕会很伤心。
朱小宝满不在乎地说道。
“要是做什么事都畏畏缩缩的,那以后啥大事都干不成!”
“只要你觉得是对的,哪怕所有人都反对,也要勇敢的去做!”
朱允熥不住的点头。
“大哥,你说得太对了!”
朱小宝看着朱允熥,又疑惑地说道。
“你这小子,我咋感觉咱俩以前见过呢?”
朱允熥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问道。
“真的吗?大哥你想起来啦?”
朱小宝愣了一下,看到朱允熥那又着急又期待的表情,突然想起来了什么。
“你是不是坐轿子出过宫?”
“没错!那天在集市上,我见到的就是你!”
“啊?”
朱允熥原本满心欢喜,结果发现大哥只是想起了这事儿,不禁有些失落。
他还以为大哥是记起了小时候的事儿呢!
“咳咳!”
这时,一阵轻微的咳嗽声传来。
朱小宝立刻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查看。
见老朱没醒,便轻轻拿掉了老朱额头上的毛巾。
随后又伸手探了探老朱的额头,感觉没那么烫了,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他转头对朱允熥说道。
“你把毛巾再浸浸热水,换条新的来。”
朱允熥点头应道。
“好!”
等换完毛巾,朱小宝又问朱允熥。
“你可知道爷爷是怎么染上这病的?”
朱允熥答道。
“我听旁人说,好像是与那交趾来的军兵接触后,才染上的。”
朱小宝脸色微微一变。
昨天下午,他与老爷子去火器监,见了从交趾护送铁梨木的宁百户。
宁百户那时便咳嗽得很厉害。
没想到,果然不对劲!
朱小宝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疟疾通常在南方多发,而感染源又来自交趾。
这么看来……
不好!
交趾!
朱小宝心里有些不安。
若是疟疾控制不当,一旦大面积传染,那后果不堪设想!
“你先照顾好爷爷,我写点东西!”
朱允熥见朱小宝神色焦急,也不敢打扰,连忙点头。
“好!”
朱小宝在书桌前坐下,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应对瘟疫的策略,他想了很久才开始下笔。
最终,他写了七条应对措施。
还详细地把金鸡纳树的形状、习性、功效都记录了下来。
得赶紧把这些应对措施送到交趾和火器监那边去!
这个年代,人们对瘟疫十分恐惧。
一旦有人染上,往往只能听天由命,更有甚者,会直接把感染源都杀掉。
(sbqduo/biquge/150_150557/c184631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