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215章 李微微的深入报道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215章 李微微的深入报道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5 13:20:56

李梓琪的身影和那份被遗忘的保温桶,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涟漪尚未完全散去,一个更具冲击力的波澜已接踵而至——她的“假想敌”,那位干练犀利的财经记者李微微,再次来到了明德堂。

这一次,她的到来不再带着初次试探时的功利与算计,而是目标明确,气场全开。她不再是孤身一人,身后跟着一位背着专业相机、表情严肃的摄影师。

“张医生,冒昧再次打扰。”李微微开门见山,笑容依旧职业,但眼神中多了几分郑重和探究,“上次和您聊过之后,我对您这个‘中医临床实战孵化计划’非常感兴趣。

回去后我做了大量调研和思考,认为这是一个极具社会价值和新闻深度的选题。所以,我正式向周刊申请了专题报道,已经获批。今天,希望能对您和您的计划进行一次正式的、深入的采访。”

她将一份制作精美的采访提纲递给张景,上面罗列的问题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聚焦于模式、困境、社会意义以及小雅那个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张景接过提纲,快速浏览,眉头微蹙。他依旧对媒体保持着本能的警惕,尤其是经历过之前的风波。

李微微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补充道:“请您放心,这次的报道将完全立足于事实和深度观察,旨在客观呈现您和您的团队在中医传承困境中所做的艰难探索和取得的宝贵成果。

我们周刊的读者群体高端,影响力广泛,这或许能为您的计划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关注和支持,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资源上的。”

她的话切中了张景内心的需求。孵化计划要发展,要推广,要应对县中医院那样的体制内阻力,确实需要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和舆论支持。

这时,杨主任正好也在诊所(他如今已是明德堂的常客,医院那边的压力似乎也拿他这块“老滚刀肉”没了办法)。

他凑过来看了看提纲,眼睛一亮,低声道:“小老乡,这是好事!《鹿县财经》影响力不小,能上他们的深度版,比我们自已宣传强百倍!只要他们客观报道,对咱们计划绝对是大利好!”

黄彪也抻着脖子看了一眼,嘟囔道:“要是能把老子妙手回春的事迹也写上一笔…”

张景沉吟片刻,又看了看李微微那双此刻显得真诚而专业的眼睛,终于点了点头:“好吧。但我有几个条件:报道内容必须经我们最终确认;保护患者**,尤其是小雅;不能进行任何夸大或不实宣传。”

“没问题!这是基本的新闻伦理。”李微微爽快答应,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接下来的几天,明德堂仿佛成了一个临时新闻现场。李微微和摄影师进行了密集的采访和跟拍。

他们采访张景,听他阐述孵化计划创立的初衷、理论框架、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未来的愿景。

张景沉稳而富有激情的讲述,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芒和务实精神,让见多识广的李微微也不禁暗自赞叹。

他们采访杨主任,听这位老中医痛心疾首地剖析中医教育的积弊和医院体系的僵化,畅谈他对这个计划的支持与期望,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他们采访黄彪,老黄起初有些紧张,但在镜头前说到自己的医术得到认可、能发挥余热时,不禁挺直了腰板,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他们采访王森,记录他如何从“推拿师”成长为“王一手”的专业化历程,拍摄了他娴熟的手法治疗过程。

他们甚至征得同意后,在不打扰教学的前提下,拍摄了学员们进行沙盘推演、激烈辩论的场景,记录了那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

当然,重中之重,是那个标志性的案例——小雅。

在征得赵母和小雅本人(她如今已经能在搀扶下缓慢行走,眼神明亮,可以进行简单交流)的同意后,李微微对她们进行了极其谨慎和充满人文关怀的采访。

赵母声泪俱下地回忆求医的艰辛和绝望,以及如何在明德堂看到希望的整个过程,小雅虽然说话缓慢,但脸上洋溢着的生机和对张景的感激,具有无声的震撼力。(所有影像都进行了严格的**保护处理)

李微微不愧是资深记者,她的问题犀利而深入,不仅关注成功本身,更关注背后的逻辑、争议和困境。她甚至尖锐地问及了县中医院的阻力和“速成中医”可能带来的质疑。

张景没有回避,坦然回应:“我们从未标榜‘速成’,我们追求的是‘高效’和‘精准’。我们用最严格的标准筛选学员,用最贴近实战的方式强化训练,用最保守的‘双签制’保障安全。

我们培养的不是全科大师,而是能解决基层最常见健康问题的合格战士。至于阻力,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遇到,我们只能用疗效和事实说话。”

整个采访过程,李微微表现得专业、克制,甚至对中医展现出了远超其妹的理解和尊重。她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个充满魅力的项目和这群充满理想的人所吸引,之前那点掺杂的个人心思,在职业追求面前似乎暂时被搁置了。

然而,正如大纲所预示,这深入报道,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学术界的审视。

报道刊发的前一天晚上,李微微给张景打来了一个电话,语气稍显凝重:“张医生,报道明天见刊,周刊官网和公众号会同步推送。

效果应该会很好,但我必须提醒您,我们编辑部也收到了一些业内专家的私下问询,有些人对你们‘三个月培养合格中医’的说法表示…保留态度,甚至质疑。

您可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一些…讨论。”

张景握着电话,目光沉静。他早已料到这一点。

“谢谢提醒,李记者。真理越辩越明,我们欢迎一切基于事实的学术讨论。”

挂断电话,张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他知道,明德堂这艘小船,即将驶出相对平静的港湾,进入更广阔的,却也风高浪急的公共海域。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带来机遇,也必然伴随挑战。

李微微的报道,如同一把火,即将点燃关注,也或许会引燃争议。

风暴,或许就在明天。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ixmao)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