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后,张景照旧回到自己卧室,准备回顾和整理一下近两天的医案。
就在此时,装在口袋中的老人机突然响了。
张景掏出一看,竟然是杨主任。
“喂,杨主任您好!”
“喂!是小老乡吧?”
“对的,我是张景。”
“哦哦,好好好,是这样的,小老乡,我们这儿有个小儿黄疸的病人,住院治疗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效果都不明显,你看能不能抽空过来帮助会诊一下?”
张景略一思忖,虽然说中医儿科是目前自己最为擅长的,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也治好了不少儿科小患者。
但是,县中医院毕竟不是自己这个小诊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况且,杨主任自己就是一位经方名医,他可不敢托大。
于是沉声应道:“杨主任,这个我得先看看患者。”
“那是,那是。明天我派车去接你过来一趟,你看能抽出点儿空来吗?”
杨主任之所以打这个电话,其实就是想问问张景之前有没有治疗这种病的经验,或者说他的师父是否擅长这方面的疾病。
只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没好意思直接问出来。
张景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应道:“可以啊,明天正好我们诊所固定休息。”
“是嘛?那太巧的!明天上午八点就来接你如何?会不会太早?还有,小老乡,你住在哪儿,要不我让司机直接去住处接你吧?”杨主任兴奋地说道。
“杨主任,不用那么麻烦,我自己过去就行了。”
“那怎么好意思。”
“我只是去看看,能不能治还不一定的。搞得太正式,反而不好。”
杨主任一听,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笑着说道:“那好吧,明天上午八点半,我在中医院正门导医台等你。”
“好的,明天见,杨主任。”
挂断电话后,张景忍不住内心有点小激动。
县中医院无疑是鹿县中医界的权威,能与鹿县名中医们面对面的切磋交流,这个机会实属难得。
当然了,激动归激动。
临时抱佛脚是大可不必的,经方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只要掌握了三阴三阳的内核,运用六经辨证治任何疾病都能游刃有余。根本不用过于关注患者所患何病。
像大学《中医内科学》中记载的,一病一证一方,其实应用于临床,往往无效者居多。
毕竟,患者的情况千变万化,绝不是按照“教科书”去得病的,自然也不能一味地照搬“教科书”式的治法。
很快就来到第二天,周一。
休息日,桂翠起了个大早,熬了一锅桂圆莲子红枣粥。
张景刚刚洗漱完毕,桂翠就热情招呼道:“张医生,今早我熬了一点儿粥,一起吃点儿呗?”
张景原以为只是白米粥,一看里面还加了桂圆莲子和大枣。
略一沉吟,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问道:“小翠,你这次例假来了吗?”
桂翠甜甜一笑:“总算是没有把我忘干净,来啦,就昨天晚上来的。果然不出你所料,这次居然一天都没有提前。而且没有一点儿腰酸乏力的感觉,要不,我能大清早起床熬粥哇。”
张景佯装听不懂她的话里有话,只是微微颔首:“那挺好的,你这几天注意观察一下月经量及月经的颜色。据我推测,血块可能反而会增多,因为一些陈年淤血需要排出来。祛瘀才能生新,下次来月经再观察一下,应该就能恢复正常了。”
“嗯。”桂翠用力地点了点头,随即就准备给张景去盛粥。
张景赶紧阻止了她:“小翠,我自己来,别把我惯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巨婴了。”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景就随口这么一说,桂翠却是解读过度了。
她心中窃喜,这个张医生表面上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有时说话也蛮有情趣的嘛。
“对了,小翠,你知道中医院在哪儿吗?”刚刚准备动筷子,张景突然想起自己还没去过中医院。
“当然……没去过,不过,这个简单呀,我用百度地图查一下嘛。”
桂翠刚想说,自己当然去过。
可立马想到自己的身份还保密着呢,万一张景这话问得有目的,可不就有露馅的危险嘛。
于是,话到嘴边,立马改口了。
“呃,那麻烦你帮我查查看吧。”张景淡淡说道。
桂翠一听,赶紧返回自己的卧室拿来手机,打开百度地图APP,马上搜索到目的地。
“你想怎么去?坐公交吗?23路车就在诊所门口上车,可以直达,只不过这路公交车间隔很长,很难等的。还有其它几路车也能到,只不过需要步行一千多米,也不太方便。”
稍顿了顿,接着说道:“张医生,要不你骑我的电瓶车去吧?方便得很,路也很好找,就沿着诊所门口的大路,直接骑行到胜利路右拐,一直骑就能看到中医院的大门。总计用时只需二十来分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