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突然呛声道:“沈主任,要不有机会,你也去我们中医院指导一下工作?”
沈主任尴尬一笑:“杨主任,您就别开玩笑了,你们中医院的陈主任当初还是我的带教老师呢。”
周科长毕竟是代表卫生署的,虽然只不过是医政科的二把手。
即便两位主任都比自己年长不少,但俨然是这次检查团的领队。
为了搞好团结,于是开始分配任务:“两位主任,既然领导交给我们任务了,还是做好本职工作吧。沈主任,你继续检查院感一块,上二楼的针灸推拿室。”
“杨主任,您是中医专家,就辛苦一下,检查他们的处方和中药饮片情况吧。”
“我算是个门外汉,就跟着马老板去办公室等你们,顺便例行公事,翻翻医生的资-质证书。”
“好的。”
“行。”
两位主任一前一后陆续表态。
于是检查团一行三人,兵分三路,各自忙活儿去了。
马惠领着周科长和沈主任直接上二楼,杨主任则径直来到一楼黄彪的诊室。
黄彪见到杨主任,立马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毕恭毕敬招呼道:“杨主任,您好!这次又劳烦您来指导工作啦。”
杨主任微微一笑:“嗨!黄主任,快请坐,别客气,我就是跟着来走走过场,你们诊所各方面都做得很正规,根本不用查。”
话音刚落,突然想起什么似地,问道:“对了,黄主任,怎么发现你诊室上面的标牌换了?”
“对呀,杨主任,才刚换不久。您还不知道吧,我们诊所来了位张医生,医术可高明了。这内科诊室(1)的牌子肯定是要留给他,这才名副其实嘛。”黄彪赶紧解释道。
“哦?来新医生了,在哪儿?怎么没听你们老板说过啊。”
“呃,应该是还没来得及介绍吧。说起这位张医生,医术可了不得,他是中医国手的高徒,和您一样,也是搞经方派的,开方治病那叫一个效如桴鼓。”
“是嘛?”杨主任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因为中医里真正搞经方的并不多,算是真正同道中人。
于是连忙问道:“张医生今天有在上班吗?在哪儿呢,可以帮忙引见一下吗?”
“当然,当然。”黄彪赶紧回应:“杨主任,咱们现在就过去吧。”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快步来到内科诊室(1)门口。
杨主任突然驻足道:“黄主任,这位张医生,脾气不怪吧?”
黄彪微微一笑:“杨主任,您多虑了,张医生非常谦逊,待会儿见到就知道了。”
杨主任深吸一口气,随即伸手轻轻敲了敲门:“咚咚咚……”
“请进!”
杨主任轻轻推开门,打眼一看,怎么都没想到,坐在诊桌后面的居然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起初那声请进,还以为只是声音显年轻呢。
“你……你就是张医生?”杨主任一脸的诧异。
黄彪赶紧对着张景介绍道:“张医生,这位是杨主任,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任,特地来我们诊所检查指导工作的。”
张景赶紧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杨主任,您好,我叫张景,半年前入职的明德堂。”
“好,好,好,后生可畏啊!真想不到,张医生年纪轻轻,居然是中医国手的高徒。说来惭愧,我从医四十余年,连中医国手的面都没见过。”杨主任不无感慨地说道。
“杨主任,您过奖了,其实我也才学到一点儿皮毛而已。”张景谦虚地笑了笑。
“张医生,杨主任可是咱们鹿县中医界绝对的权威,医术非常高明的,而且临证也是以善用经方见长。”黄彪继续从旁介绍。
没想到,杨主任一听,连忙摆了摆手:“黄主任,我那点自学得来的雕虫小技,就别在国手高徒面前班门弄斧了。”
“杨主任,您太过谦了,再这样聊下去,我都不好意思再接话了。”张景一本正经道。
这是他的真心话,绝非客套之辞。
“咳咳……”黄彪清了清嗓子,赶紧陪着笑脸说:“可不嘛,杨主任,张医生的医术虽然高明,但毕竟才刚走出校门没几年,您跟一个小辈说话,千万别太客气。否则,怕是要吓着他了。”
杨主任一听,也就坡下驴,点了点头道:“好的,好的。对了,张医生,既然难得有这个机会,我想请教你一个关于三阴三阳的问题,不知道方不方便?”
“请教可不敢当,一起讨论讨论可以的,杨主任,您请说。”张景毕恭毕敬地回应。
“呃,是这样的。有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怎么弄明白。张医生,你是怎么理解少阳经的呢?”
张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杨主任,您是如何理解的呢?您是前辈,我想先学习一下。”
杨主任会意,他是不想有托大之嫌。
于是略一思忖,缓缓说道:“你看哈,教材上面,一般都讲少阳为半表半里,那么,我原本以为少阳应该是介于主表的太阳,和主里的阳明之间的。可是,后来一想,又觉得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