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进来的是一对母子,母亲大约三十五六岁,儿子约莫十岁左右。
不用猜,患者肯定是这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只见男孩的母亲径直坐到诊桌前:“您好,您就是张医生吧?”
张景点了点头。
“听说您治小孩的毛病老灵了?”
张景谦虚地笑了笑:“也不是所有的儿科病都擅长,只是对于一些外感咳嗽之类的常见病,有些经验而已。”
男孩母亲听了这话,脸上不禁有些失望。
突然心念一动,问道:“那张医生,你帮我家老大看看,他到底是啥毛病?”
张景当然知道她这是心里有顾虑,也不多说什么,只让小孩过来,将手放到脉枕之上,开始诊脉。
十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用两根手指进行脉诊了。
也就是需要二指对应三部脉。
当然了,这个对于医者要求会更高一些。
脉诊结束后,张景继续为小男孩进行舌诊。
二诊结束,得出的结果是:咽可,舌质偏淡,苔中后薄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弱,右寸稍滑。
此时,张景心中基本已经有了答案。
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答案,又用医用小手电查看了一下小男孩的鼻腔。
果然,鼻腔狭窄,鼻甲肥大,右侧尤其明显,且有黄涕若隐若现。
除此之外,明显能听出小男孩的鼻息欠畅。
于是更加了然于胸,缓缓说道:“你家孩子鼻窦炎多久了,最近是不是伴有额头疼痛?”
男孩母亲一听,顿时愕然:“张医生,您可真是神医啊!一问话不问,就知道我家老大得了鼻窦炎?而且还知道是因为头痛来看病的!”
张景淡淡一笑:“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医看诊,本来就不用像西医一样,先将相关的检查和化验都做上一遍,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怕检查有遗漏导致误诊。”
“我们中医流传了几千年,古代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只能靠医生自己的五官,加上一双手去诊断。”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问,用手指按。最高明的医生,单用眼睛看就能知道患者的病证。当然了,我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不过有了望诊切诊以及闻诊,基本上也能判断出病证的大致方向来。”
听完这话,男孩母亲顿时羞赧道:“真对不起,张医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误认为你只会看感冒咳嗽,抱歉,抱歉!”
张景洒然一笑:“这位大姐,你不必如此。初次看诊,有些顾虑很正常。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个年轻医生。”
“嗯嗯嗯,你真是个德艺双馨的好中医!”男孩母亲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张景微微摇了摇头,继而说道:“你还没回答我,你家孩子患鼻窦炎多久了?”
“哦哦哦,”男孩母亲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回答:“差不多发现有一年了,当初也是因为头痛,去县医院看的诊,后来做了CT检查后,医生说是得了鼻窦炎。”
“呃,都有做过哪些治疗呢,期间有没有看过中医?”张景继续询问。
“没有看中医,一直就在县医院那个贾主任那里吃药治疗。用的药我全都带了,您要不要看一看?”
张景略一思忖,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并不需要看西医用了哪些药,因为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不过,既然男孩母亲带都带来了,肯定是希望自己看一眼才放心的。
得到张景的指令后,男孩母亲立马将手提包里一大袋药盒药瓶倒在了诊桌上。
张景看了看,有内舒拿(也就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辅舒良(也就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
还有羧甲司坦口服液,张景曾经有了解过,这是一种黏-膜稀化促排剂,与医院治疗支气管炎常用的沐舒坦很类似。
除此之外,还有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炎软胶囊等中成药。
一一看完后,张景点了点头,让男孩母亲将药盒药瓶收回包里去。
男孩母亲收拾好后,又接着说道:“张医生,除了这些内服和喷鼻子的药物外,贾主任还让我们买个了鼻腔冲洗器,要求我们每天晚上用海水冲洗鼻子。连着冲洗了一个多月,孩子遭了老大罪,说什么也不肯再冲了。”
“没办法,我们只好又找到那个贾主任,问他啥时候是个头。贾主任说我们这种情况很严重,保守治疗不行的话,需要手术治疗。”
“我可不想孩子这么小就去动刀子,所以就断然拒绝了。反正我听别人说,这个鼻炎也要不了命,没必要去冒险做手术。”
“本来,我们都打算放弃治疗了。可我家老大这个毛病,一到天气转冷,发作就更加厉害,严重的时候,头疼得都不能上学。正好,前两天听小区的邻居妈妈说,您的医术很高明。”
“可是,我们之前也从来没看过中医,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孩子过来了。刚刚多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张医生您多多包涵。”
张景又继续洒然一笑,开始询问一般情况。
几分钟后,四诊资料全部收集完毕,张景开始在小男孩的病历本上书写。
患儿,10岁,鼻窦炎发现一年,天气转冷后,开始反复发作右侧额头痛,此次三天前发作,纳差,怕冷明显,今天大便未解。
查:咽可,舌质偏淡,苔中后薄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弱,右寸稍滑。
诊断:太阳少阳少阴合病(阳虚湿滞证)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炙麻黄6克,炮附片10克,细辛6克,柴胡10克,葛根15克,藿香12克,蓝布正15克,白芷6克,辛夷花12克(布包)、苍耳子6克。
另:自备生姜5片(一块钱硬币大小及厚度),葱白7根(小葱去青),大枣3个(掰开)。
5剂。
病历写好后,张景又拿出一张空白处方笺来,用正楷字认真誊写了一遍处方。
然后,一起交给男孩母亲。
同时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么的,我先给你家孩子开五剂中药,喝完这些药,应该头疼和鼻部不适的症状基本就能缓解了。”
意外之中的,男孩母亲立马小声质疑道:“我家老大这个毛病得了快一年了,您就给开五天的药,会不会太少?”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ixmao)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