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132章 鼻窦炎的中药治疗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132章 鼻窦炎的中药治疗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2 09:04:04

第三位进来的是一对母子,母亲大约三十五六岁,儿子约莫十岁左右。

不用猜,患者肯定是这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只见男孩的母亲径直坐到诊桌前:“您好,您就是张医生吧?”

张景点了点头。

“听说您治小孩的毛病老灵了?”

张景谦虚地笑了笑:“也不是所有的儿科病都擅长,只是对于一些外感咳嗽之类的常见病,有些经验而已。”

男孩母亲听了这话,脸上不禁有些失望。

突然心念一动,问道:“那张医生,你帮我家老大看看,他到底是啥毛病?”

张景当然知道她这是心里有顾虑,也不多说什么,只让小孩过来,将手放到脉枕之上,开始诊脉。

十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用两根手指进行脉诊了。

也就是需要二指对应三部脉。

当然了,这个对于医者要求会更高一些。

脉诊结束后,张景继续为小男孩进行舌诊。

二诊结束,得出的结果是:咽可,舌质偏淡,苔中后薄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弱,右寸稍滑。

此时,张景心中基本已经有了答案。

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答案,又用医用小手电查看了一下小男孩的鼻腔。

果然,鼻腔狭窄,鼻甲肥大,右侧尤其明显,且有黄涕若隐若现。

除此之外,明显能听出小男孩的鼻息欠畅。

于是更加了然于胸,缓缓说道:“你家孩子鼻窦炎多久了,最近是不是伴有额头疼痛?”

男孩母亲一听,顿时愕然:“张医生,您可真是神医啊!一问话不问,就知道我家老大得了鼻窦炎?而且还知道是因为头痛来看病的!”

张景淡淡一笑:“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医看诊,本来就不用像西医一样,先将相关的检查和化验都做上一遍,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怕检查有遗漏导致误诊。”

“我们中医流传了几千年,古代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只能靠医生自己的五官,加上一双手去诊断。”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问,用手指按。最高明的医生,单用眼睛看就能知道患者的病证。当然了,我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不过有了望诊切诊以及闻诊,基本上也能判断出病证的大致方向来。”

听完这话,男孩母亲顿时羞赧道:“真对不起,张医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误认为你只会看感冒咳嗽,抱歉,抱歉!”

张景洒然一笑:“这位大姐,你不必如此。初次看诊,有些顾虑很正常。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个年轻医生。”

“嗯嗯嗯,你真是个德艺双馨的好中医!”男孩母亲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张景微微摇了摇头,继而说道:“你还没回答我,你家孩子患鼻窦炎多久了?”

“哦哦哦,”男孩母亲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回答:“差不多发现有一年了,当初也是因为头痛,去县医院看的诊,后来做了CT检查后,医生说是得了鼻窦炎。”

“呃,都有做过哪些治疗呢,期间有没有看过中医?”张景继续询问。

“没有看中医,一直就在县医院那个贾主任那里吃药治疗。用的药我全都带了,您要不要看一看?”

张景略一思忖,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并不需要看西医用了哪些药,因为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不过,既然男孩母亲带都带来了,肯定是希望自己看一眼才放心的。

得到张景的指令后,男孩母亲立马将手提包里一大袋药盒药瓶倒在了诊桌上。

张景看了看,有内舒拿(也就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辅舒良(也就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

还有羧甲司坦口服液,张景曾经有了解过,这是一种黏-膜稀化促排剂,与医院治疗支气管炎常用的沐舒坦很类似。

除此之外,还有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炎软胶囊等中成药。

一一看完后,张景点了点头,让男孩母亲将药盒药瓶收回包里去。

男孩母亲收拾好后,又接着说道:“张医生,除了这些内服和喷鼻子的药物外,贾主任还让我们买个了鼻腔冲洗器,要求我们每天晚上用海水冲洗鼻子。连着冲洗了一个多月,孩子遭了老大罪,说什么也不肯再冲了。”

“没办法,我们只好又找到那个贾主任,问他啥时候是个头。贾主任说我们这种情况很严重,保守治疗不行的话,需要手术治疗。”

“我可不想孩子这么小就去动刀子,所以就断然拒绝了。反正我听别人说,这个鼻炎也要不了命,没必要去冒险做手术。”

“本来,我们都打算放弃治疗了。可我家老大这个毛病,一到天气转冷,发作就更加厉害,严重的时候,头疼得都不能上学。正好,前两天听小区的邻居妈妈说,您的医术很高明。”

“可是,我们之前也从来没看过中医,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孩子过来了。刚刚多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张医生您多多包涵。”

张景又继续洒然一笑,开始询问一般情况。

几分钟后,四诊资料全部收集完毕,张景开始在小男孩的病历本上书写。

患儿,10岁,鼻窦炎发现一年,天气转冷后,开始反复发作右侧额头痛,此次三天前发作,纳差,怕冷明显,今天大便未解。

查:咽可,舌质偏淡,苔中后薄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弱,右寸稍滑。

诊断:太阳少阳少阴合病(阳虚湿滞证)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炙麻黄6克,炮附片10克,细辛6克,柴胡10克,葛根15克,藿香12克,蓝布正15克,白芷6克,辛夷花12克(布包)、苍耳子6克。

另:自备生姜5片(一块钱硬币大小及厚度),葱白7根(小葱去青),大枣3个(掰开)。

5剂。

病历写好后,张景又拿出一张空白处方笺来,用正楷字认真誊写了一遍处方。

然后,一起交给男孩母亲。

同时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么的,我先给你家孩子开五剂中药,喝完这些药,应该头疼和鼻部不适的症状基本就能缓解了。”

意外之中的,男孩母亲立马小声质疑道:“我家老大这个毛病得了快一年了,您就给开五天的药,会不会太少?”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ixmao)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