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临睡前,张景躺在床上。
回顾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直觉得无比的充实。
就在此时,系统来消息了。
“叮~”
张景赶紧闭上眼晴,好家伙,这次还远远不止一条。
“嘀嘀嘀~系统消息:恭喜宿主,成功治愈一名女子崩漏患者,获得临床经验值 3。”
“嘀嘀嘀~系统消息:恭喜宿主,成功治愈一名咳嗽患者,获得临床经验值 3。”
“嘀嘀嘀~系统消息:恭喜宿主,成功治愈一名咳喘患者,获得临床经验值 3。”
“嘀嘀嘀~系统消息:恭喜宿主,成功治愈一名哮喘患者,获得临床经验值 3。”
“嘀嘀嘀~系统消息:恭喜宿主,成功治愈一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获得临床经验值 1。”
刚刚看完,画面又继续变换。
以下是你的最新个人属性面板。
宿主姓名:张景
性别:男
年龄:25岁
职业:纯中医
医德评价:优秀
医术等级:县级名医(综合评定)
擅长科室:内科(县级名医)、儿科(市级名医)、针灸(小有名气)
临床经验:3017
看完这些,张景感觉脑子有点儿懵。
还记得上一次收到系统消息是在前天,也就是周六的时候。
由于成功帮助老中医黄彪“改邪归正”,系统特别奖励 2000,当时的总经验值为3004。
除去之前成功帮助王森走上中医之路,获得临床经验值特别奖励 1000之外。
剩余的4点临床经验值,分别来自于四位患者。
即第一位温针灸患者白冰,第一位内科高热不退患儿,以及欢欢妈母子俩。
因此,张景一直以为每治愈一位患者就只能获得1点临床经验值。
或者说,只要不是疑难杂症,就没有额外的奖励。
可是,刚刚收到的那五条系统消息,显然不符合这个规律。
张景仔细看了看,大部分都是加了3点临床经验值,只有最后一个今天会诊的那位许老太,才加了1点临床经验值。
一位患者对应一点临床经验值的计算方法,这个首先得排除。
而且,要论病情的严重性及治疗的难度,很显然,许老太并不低于其他三位。确切的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系统会给治愈疑难杂症额外奖励的猜测,也根本不成立。
既然如此,那么系统究竟是怎么评分的呢?
张景不禁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
对了,应该是处方的剂数!
张景记得很清楚,当初那位医疗纠纷的女子崩漏患者,自己给开的就是三剂黄土汤。
而周六那三位看咳喘的小朋友,也都是分别开了三剂小青龙汤加减方。
至于今天刚刚会诊的那位许老太,只开了一剂小青龙汤加味。
再往前推,高热不退的小朋友是喝了一次大黄通便颗粒退热的。
白冰的落枕是一次温针就治愈的。
欢欢的腹泻也是一剂附子理中汤治好的。
只欢欢妈一个人,由于肝气横逆之证并不重,因此只开了一瓶中成药柴胡疏肝丸。
虽然中成药不会是一天的剂量,不过,系统完全可能将之看作一次的处方。
这么一来,张景就完全想明白了。
看来,系统评分奖励临床经验值的标准,其实非常简单粗暴。
那就是,开了几剂药并且喝完显效后,就给予几点临床经验值的奖励。
至于中成药,则一瓶就当作一剂的量。
除此之外,帮助身边的同事回归中医正道之类的,由于对于复兴中医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系统会给予相当可观的特别奖励。
终于破解了系统的评分规则,张景心中顿时无比振奋。
看来,国医培养系统还真是个大聪明!
把原本不太好评判的标准,直接就给笼统地制定了清晰规则。
从其种意义上讲,这个规则非常人性化。
不过,很显然,也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很快,张景就利用这个漏洞,想出了一个快速提升临床经验值的方法。
张景心想,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在每看诊一位患者的时候,同时开具较长时间的调理方剂。
如此一来,自己的临床经验值岂不就能够成倍成倍地增涨了吗?
那样的话,离点的小目标还会远吗?
一旦达到了临床经验值要求,就可以获得再次跟师学习的机会。
张景想想就激动!
然而,这种念头只在脑中停留了不到半分钟。
立马被自己脑子里另一个声音“骂”醒了!
为了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值,就给患者多开药,这是一个真正中医干得出来的事儿吗?
试问,医德何在?!
虽说调理的中药对于患者的身体有益无害,而且自己想更快达到点临床经验值,只是为了跟着名中医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术,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