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詹院长的诚心邀请,张景自然不好当面驳了他的面子。
只不过,考虑到医院门诊大楼还有几位同事一直在等着呢。
于是对着黄彪说:“黄主任,要不您先去门诊和大姐他们汇合,我去院长办公室坐一坐,回头就下来找你们。”
黄彪连想都没想,赶紧回应:“行,张医生,你赶紧去吧。”
刘部长也很兴奋,说道:“太好了!张医生,咱们现在就跟着院长去办公室吧。”
没想到的是,詹院长却说:“刘部长,你从科室里出来也挺长时间了,要不还是先回门诊吧,回头,有事情我再打电话喊你上去。”
刘部长会意,詹院长这是要跟张景单独会谈,不想让第三个人参与。
于是连连点头:“好的,好的。黄主任,那我们就一起先回门诊吧。”
说虽如此,却并没有急着挪步。
作为下属,当然得让院长领头才行。
“张医生,那我们现在走吧。”詹院长对着张景热情地说道。
赵护士长、郭主任及几位小护士,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了句:“院长请慢走!”
詹院长对着大伙儿点了点头,然后就一马当先,昂首走出了111病房。
张景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刚走了十几米,詹院长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走得太快了,于是赶紧停下来候着。
回过头对张景说:“张医生,不好意思,我习惯了走路快,怠慢,怠慢了!”
张景淡淡一笑:“詹院长做事雷厉风行,很值得我们学习。”
“嗨!其实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坐在这个位置上,我的资历又不够老,如果再不表现得强势一点儿,底下人根本就不服你。”
张景点了点头,表示完全认同。
因为张景想起了实习时的一家县中医院,科主任也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姓黎名云。
只不过,黎云之所以能当科室一把手,完全因为老院长是他父亲,而新任院长又是他的亲哥哥。
所以虽然年轻,并且只有初级职称,手底下的人最多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詹院长这显然不同,他作为一院之长,全院的职工都是他的“兵”。
就算他也有非常硬核的背景,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气场和能力的话,在这个位置上根本就坐不住。
正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跟着詹院长走进了电梯里。
直到按好了通往六楼的按键后,詹院长才说:“张医生,你可能不知道,其实通常我和员工们都是爬楼梯的,因为这样可以把电梯让给看诊的患者。”
“这样挺好的,你们这是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了。”张景真心夸赞道。
说过之后,张景突然觉得詹院子这句话有点耳熟。
略一回忆,立马想起来了,这是馨安福利院的朱护士不久之前说过的话。
看来,这也是馨安康复医院员工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由此,张景愈发觉得这两家同名的福利院和康复医院,极有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
很快,两人就来到六楼。
詹院长领着张景径直来到院长办公室门前,用拇指按在指纹锁上。
“嘶嘶嘶……叮咚,锁已开启,请按把手。”
听完指纹锁的提示音后,詹院长按下把手,打开门,将张景让进里面,然后随手关上门。
“嘶嘶嘶……”锁已关闭。
“张医生,请随便坐。”詹院长一指沙发,热情地招呼道。
张景扫了一圈,院长办公室很大。
虽然不像明德堂中医诊所一样,办公室内还设有小型会议室。
但是三面合围的宽大高档真皮沙发,至少可以坐十个人。
沙发的中间,是一个黑色的茶几。
茶几的上面,是一套茶具,包含许许多多的小器件,这些器件张景完全叫不上名字。
张景慢慢走过去,选了一个单独的沙发缓缓坐下。
这时候,詹院长已经从柜子里取来一罐包装精美的茶叶。
笑嘻嘻地说道:“张医生,这是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平时我都舍不得拿出来的。”
言外之意很明显,那就是把张景当作贵客,所以才取出了珍藏之品。
张景对茶叶没有任何研究,不知道武夷山大红袍到底有多珍贵。
对于茶道,自然更是一无所知。
因为,他平时只喝白开水。
于是微笑着说道:“詹院长,您不用那么客气,我自己倒杯温水就行。”
“啊?”詹院长显得有点诧异:“张医生,听说你们中医不是最讲究养生的吗?品茶应该也是一种养生方式吧?”
张景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我从不喝茶,对这些也没有关注过。不过,我个人的建议是,任何饮品都不可能代替白开水。”
“那是那是。”詹院长连忙附和道:“毕竟,水才是生命之源嘛。”
紧接着,又话锋一转:“不过,张医生,您平时不喝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正宗武夷山大红袍可稀有了,为华夏茗苑中之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